研究生毕业四年后,他决定在菜市场里摆摊
利民农贸市场连门头都没有,市场里每天买菜的人倒是络绎不绝。于洪涛的工作室就藏在市场最角落的一个小房子里,门的外面,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于耳。门的这边,很静,那里只有于洪涛一个人。
小摊
没人能想到,可能也不会有几个人知道,于洪涛是这个菜市场,或者说是全乌鲁木齐的菜市场里,学历最高的人。
于洪涛的小摊开在碱泉街利民农贸市场一进门的地方。摊位并不大,简单的陈设,普通的摆柜,后面的墙上贴着一张简易的产品介绍:聚盆友大盆拌菜。
他的这个摊位主营以无骨鸡爪、钵钵鸡为主的大盆拌菜。每天早上八点半,他会准时出现在这里,进入与摊位相隔几米处的加工间,开始当天的准备工作,加工食材,调配料,一直要忙活到中午一点钟。
于洪涛在加工室
前阵子天气慢慢转热,夜市逐步开放,市场的人流量变少,于洪涛把摊位搬到了市场外面。聚盆友大盆拌菜有荤素两个品类,荤的大概有十来种,素的也有十几种,加起来总共是二十几个菜。晚上六点开始摆台,等到六点半的时候开卖,按公斤称,荤菜以前卖116块,现在108,素菜以前卖35块,现在28。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二十几盆拌菜几乎能全部卖光。
我问他怎么还降价了,他说现在就想做个活动,"因为有些人会觉得贵,然后又想吃,虽然在我看来不是降低价格就能改变什么,但我心里面还是想照顾一些更多的消费者。"
开业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于洪涛的这个拌菜在附近也算是小有名气,辐射了包括日月星光周边两三公里的小区,尤其以年轻人爱吃。就在昨天还有顾客一个人来买,买完之后嫌不够吃,又跑回来买第二次。有些住飞机场的顾客,团结路那边的,再远点家在新市区、甚至米东区的,经常大老远的特地过来买,还有很多新面孔,那都是老顾客介绍来的。
别看是小小的鸡爪,在自己的品牌聚盆友大盆拌菜上,于洪涛可是下了不少功夫,才使得无骨鸡爪从品相和形状上保持与脱骨前一致。
聚盆友大盆拌菜
一般市面上类似的产品,是以串串的方式,放在一个瓷碗里,上面浸上汤汁,直接拿来串上吃。新疆美食哪有小碗装的?于洪涛直接换成银色大盆,看着爽,吃着也过瘾。但鸡爪好不好吃,最重要的是口味,他想既然新疆椒麻鸡做得那么好,不如结合本地的饮食习惯,改酸辣为麻辣。最初的麻味太重,一些顾客受不了,后来调了两三次,好多了。光是配制调料,他就研究了快一年,如今的味道,也称得上是新疆独一家。
顾客的反响不错,平常老顾客多,回头客也多,很多人吃过一次,基本上就会来第二次,这给了于洪涛很大的信心。今年他对于自己的产品有一个规划,就是开设两到三家直营店,通过这两三家直营店来进行品牌的推广和宣传,等到明年,再逐步开放加盟。这些都是他早就计划好的东西,包括产品 logo、门头设计,店面的装修效果图、施工图,还有一些VI的设计、包装等等,一切都在他的准备之中。
研究生
于洪涛记的很清楚,那是2019年12月26日,圣诞节的第二天,他再次回到了乌鲁木齐,这个陪伴他学生时代生涯的地方。
那个时候在老家上学,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学前班,于洪涛辗转于各个亲戚家,他记得光是一年级就上了好几个。1997年,父母从老家安徽来到乌鲁木齐做生意,两年之后,他们把儿子也接到了这里。彼时正在读四年级的于洪涛又重新回到了二年级,也因此,他的年龄会比周围的同学大上个两三岁,但这样他还是跟不上学习进度,小时候没少挨过打。
利民农贸市场外部街道
"我还是挺感谢我父母的,要不是他们把我带到这边,我可能跟我们老家的同龄人差不多,现在孩子都十来多岁了。"他够努力,他考上了海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又继续考研,第一年没考上,他没放弃,选择二战,第二年成功上岸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于洪涛所学的专业名称叫"体育人文社会学",这是一门综合且交叉的学科,而他主攻的方向是体育运动心理学,团队主要从事水域安全方面的研究。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向上,大多是继续深造后到大学任教,又或者进入相关体育企业,也可以进入与体育有关的行政部门任职。
于洪涛也曾想过,如果当时没有那个电话,如果老家的叔叔没来找他,他几乎肯定会继续留在高校里了。
研二那年的清明节,他回安徽老家扫墓,见到了从广东回来的叔叔,叔叔说想搞个农业生意,于是鼓动还在武汉上学的侄子,两人一起合伙做。于洪涛当时没答应,后来回到学校的几个月里,叔叔隔三差五地给他打电话唠嗑,"哎哟,我可是做梦都想跟你搞事情啊。"这件事,一直快说到了他升研三。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在生意场上长大,说没有耳濡目染那是假的。他有些心动了,自己心里其实也有那么一点创业想法的,经不住叔叔的再三邀请,应了下来。
他没有过多赘述农业生意是如何失败的,事实上生意还没有开始就被迫宣告了结束。他和叔叔的生活年代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价值观也不同。叔叔的想法常常变来变去,即使某件事情两个人事先商量好,却还是会出现问题,根本无法推进下去。于洪涛有些无奈,"连一个最基本的认同都无法达成一致,那样的话又怎么能做成事情。"
一晃就是12月,当时正值研三的关键时期,各大企业开始招聘,又恰好赶上考博的时间。他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机,继续考博还要再等一年,压力实在太大了,他不敢赌,还是决定先做点事情。经人介绍,他去做了半年工程,因为妻子怀孕,没人照顾,他便辞了工作,夫妻二人一起回到新疆。
于洪涛在做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
在上研究生以前,于洪涛都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读研期间受到的教育,包括个人的成长,是他时至今日都难忘的一段经历。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回到新疆不久后,一接前团队打来的电话,就义无反顾地选择再次返回武汉。
团队的人在电话里说他们在读研期间关于中小学生青少年防溺水的研究,引起了湖北省领导的重视,国家一直提倡产学研一体,光有理论没用,还需要应用到实践当中去。但他们所研究的领域几乎都是从零开始的,根本没有相应的企业来落地。
怎么办,只有团队自己注册公司。起初大家也想着怎么好好干一番,可在实际执行落地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毕竟除了于洪涛之外,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有时候团队开个会都要十来天才能开始,那公司还怎么运作,怎么盈利?
大家都忙,也实在抽不开身,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于是所有人开心地商量了一番,好聚好散嘛。于洪涛只是觉得可惜,他为这个项目不光投了钱,还投了整个人进去,这对于他来讲,是全部。所以他还是把公司接了下来,最终转到自己一个人头上。再往后,就是他回到乌鲁木齐的故事了。
对抗
一个研究生跑到菜市场里摆摊,即使不想在意别人的看法,但他首先要做到的,是和自己内心深处的" 对抗 "。"你要先把自己认同了,先把自己说服了才可以。你说有多少人愿意做我现在做的这种事情,是吧?在很多人看来可能都是犯傻。"
按一般人的正常轨迹,读了二十多年的书,学有所成,自然是要找到自己所擅长的东西去做。于洪涛却跳了出来,结果就是,"这五六年来,一路的摸爬滚打,真的很痛苦。"在他看来,跨行创业是有门槛的,更是有条件的。你要有资金、有团队、有资源、有社会人脉、有项目经验等等,你会发现这其中所涉及到的任何一个问题,如今只能通过自己一个人来解决。因为之前圈子里的人给你提供不了什么经验,这是两个独立的,毫无关系的体系。
"但如果是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作为有着这样一段经历的过来人,我可能不会让他选择我走过的路线,这完全完全就是两个路线,两种截然不同的路线。"这是于洪涛在开始讲述他的经历前,和我说下的第一句话,我注意到,他说了两个"完全"。
也是因为之前走过的弯路,让他的选择变得更加谨慎。这一次的选择,需要不受资源和人脉的束缚。调研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后,于洪涛终于重新在这个再也熟悉不过的农贸市场里,摆摊创立了聚盆友大盆拌菜。
于洪涛的工作室
经历过这么多,于洪涛现在创业最看重的事情,需要同时具备两个特点。第一,这件事情要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要具有不可替代性,不管它是大是小;第二,当然也是人之常情的一点,就是收益要快,能够解决日常家里的生活支出。但他更看重第一点,他相信自己的品牌可以做大,不是仅限于去看个摊子,虽然现在生意不错,但如果只是这样,他就只能做到这里了。
于洪涛的压力也来源于此 ,"一直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感觉每天都在跟另外一个自己对抗。"除了每天一个人完成工作,拿货做菜,外出选址,他还要筹备接下来规划好的一系列事情。以前他从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只有忙完了才能有点时间,最近改到晚上出摊,上午得以有一会的空闲。他会像往常一样,回到只有他一个人的工作室,坐在电脑前,打开小度音箱,听语音播报的当日新闻,看些财经信息,再看会NBA比赛。所有的这些信息,他只能靠自己来获取。
压力有,焦虑也会伴随着产生,于洪涛说,"最怕的就是胡思乱想,越想压力越大,压力越大就越怕,越怕这个事就越干不了,越干不了你心里就越焦虑。"而缓解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忙起来,好在现在的工作本身就很忙,平常连想事情的时间都没有。他在慢慢地调节自己的焦虑,但他觉得那个东西一直在,这是" 自己和自己对抗的压力,还有自己和环境对抗的压力 "。这个压力,终究需要他自己来消除,等到压力什么时候能够消除,那份焦虑也会很大程度,甚至彻底地被解决。
利民农贸市场
于洪涛小摊的斜对面是他妈妈经营的干果铺子,小摊背后紧邻市场进口的第一家店铺,则是他两个妹妹掌管的水果店"天山果最"。打小在这片儿长大,这个市场里,70%的人于洪涛都认识。有位年纪挺大的阿姨,一年四季每一天,准时准点地做着她的事情。即便她在市场里只有一个小菜摊,她还是每天都会推个板车,把菜收拾好再摆到外面,从不管别人怎么说,也从不嫌麻烦。于洪涛打心里敬佩她,他觉得自己还不算是一个很自律的人,但他一直在强化自己,少见无关的人,少做无关的事,按照自己的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下去。
利民农贸市场连门头都没有,市场里每天买菜的人倒是络绎不绝。于洪涛的工作室就藏在市场最角落的一个小房子里,门的外面,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于耳。门的这边,很静,那里只有于洪涛一个人。
作者 | 偝驰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西游记里的搞笑对话1唐僧施主,贫僧乃从东土大唐而来,恳请在此借宿一晚哎?施主?施主您开开门呐,施主?操!2唐僧悟空!你丫这泼猴!得亏你没妈没大爷,不然看为师怎么骂你!我他妈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但凡女妖
穆棱镇的森林由沙俄人于1897年开采哈尔滨最有标志性的建筑原教堂始于1899年奠基,1900年落成,1908年始称圣尼古拉大教堂,1922年成为俄国东正教哈尔滨独立教区大主教所在地,是老哈尔滨城市核心区域位于南岗区东
为了争夺家产,弟弟竟然在大冬天留老母一人在家挨冻受饿永强与永达(均为化名)系亲生兄弟,1971年大年三十晚上,常年疾病缠身几乎丧失劳动能力的永强父亲将养家的重担交到当时只有17岁的永强的肩上。永强从13岁时参加队里的生产劳动,17岁
新蛋中国成为上海洋山特殊综保区105亿20家重点项目签约企业据悉2021年1月20日,国家重点项目,我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上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二期)正式验收。上海市政府对于本次验收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携手国内
冬季的黄河,干涸荒凉,可烂泥里藏着不少大鱼黄河虽然泥沙俱下,可是水产确实非常丰富。夏天有烧河,野鱼抓到手软(烧河是因为夏季水中溶氧降低,加上泥沙冲击,大量野鱼浮头,随手可抓)不过,到了冬季,河道干涸,更是抓鱼的好时机,简直
二十万斤放生鱼,引发苏杭钓鱼热潮,有人一天钓两百斤冬季是钓鱼的淡季,然而最近苏杭一带,却掀起一阵钓鱼的狂潮。这几天,天天有人说钓到大鱼,基本只要去钓的,收获都不小。鱼这么好钓?这些鱼都是哪钓的,黑坑?还真不是,这么些鱼,都是在野生
菜地小泥塘,钓起怪餐条,一百二一斤工地附近的一块菜地,有一个小泥塘,水色很浑,不过听说鲫鱼很多。工地没事就去钓鱼,然而鲫鱼没钓到,却钓到一窝奇怪的餐条,村民说市价一百二一斤!吃口很凶,下钩就咬口。。但是怎么都拉不起
出水口大鱼浮现,110厘米长,认不出是什么鱼传说出水口必有大鱼,近日,就有市民钱塘江边钓鱼,路过出水口的时候,发现有条大鱼浮在水面!早上七点多,好大一条,黑乎乎的,身上一层泥巴,不知道什么鱼。。大江大河从来不缺大鱼传说,然而
天寒地冻,老伯草洞里摸鱼,看着都冷,鱼获很美干枯的草塘,岸边芦苇枯黄,水也很浅,几位老伯半边身子钻进草洞里,这是在干嘛?原来,冬天气温很低,草塘里的野鱼,都躲进芦苇从中过冬,他们这是在捕鱼呢!可是,就这样徒手,能抓得到鱼?还
村民在山涧烂泥里,刨出珍稀野鱼,看起来像蛇哇撒,这是什么东西,是蛇还是鳝鱼?农村长大的都知道,烂泥里常能挖出泥鳅,鳝鱼,并不稀奇。可是这位村民,在山里小溪旁的烂泥里,挖出的野物,模样奇特,肯定不是条鳝鱼泥鳅,甚至不知道是蛇
死海鲜变活海鲜,鱼贩有魔法眼前这如垃圾处理的场面,很难让人跟高大上的海鲜联系到一起。这些年海鲜越来越被推崇,海鲜大餐已经成为奢华饮食的标签,特别是现在海鱼资源锐减,越稀少,越稀奇,价格更是水涨船高。抛开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