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四溢的老缸房街 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清军趁着明末农民起义之际,发兵长驱直入关内。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占领明朝的都城北京,取代了明朝的统治。清朝政府为了加强对归化城的管理,在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命侍卫内大臣费扬古为安北将军,来到归化城兼职归化城将军,总管归化城官兵。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亲自征讨噶尔丹主力军,回銮时驻跸归化城,并且在城内留下了七十九尊大炮,还留下许许多多关于康熙和这个城市的传说故事。不难看出,当时的呼和浩特在军事上的地位多么重要。 老缸房街街名的由来 当时的清朝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归化城城区很小,虽然进行了几次扩建,但还是不能抵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为了镇守北疆边陲,巩固清朝政府在西北地区的统治地位,同时保护内地人民和政府与蒙古、俄国之间的商路,清朝雍正皇帝议定在归化城旁建造一座八旗官兵驻扎的军事驻防城,它就是现在的新城。这座城市于乾隆二年二月动工兴建,历时两年零四个月,动用二十万全国各地的工匠建造,于乾隆四年四月全部竣工,清朝朝廷赐名"绥远城"。 绥远城建好以后,清朝政府调集了八旗官兵驻守绥远城,城内除了驻守官兵三千多名,还有随军家属一万多口。当地政府为了解决兵民生活日用的需要,建城后即招来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商人经营主副食,这些商人来到绥远城后散落在城内的大街小巷,服务着整个城市的生活供需。 老缸房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形成,因为清朝末期这条街上有油酒缸房,所以人们俗称这条街道为老缸房街。民国20年,这条街道正式被命名为老缸房街,因为历史原因,1975年街道更名为粮站南街。后来,人们认为改后的街道名字没有文化内涵与历史积淀,1982年街道名称又恢复成了原来的老缸房街。1985年的《呼和浩特地名志》里记载,老缸房街南起南门里前巷东口,北至新华东街,全长550米,宽6米。 记者之前没有到过老缸房街,只是听人们说老缸房街就在鼓楼将军衙署的周边,可不是吗,绥远城在建成的时候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是一个正方形,整个城市的中心就是鼓楼将军衙署,不大的城市里所有的街道都距离这个中心点不远。老缸房街又是绥远城的一条老街,所以,老缸房街肯定距离将军衙署不远。走到劝业场,记者询问路边年龄大一点的老太太:"知道老缸房街怎么走吗?"老人顺手指给记者:"顺着这条巷子(水源街),往里走,顶到头南北街就是。"不到五分钟,记者找到了传说中的老缸房街,这里已经没有了过去的影子,宽阔的柏油马路,马路两旁各式各样的商铺,商铺后面是高高低低的楼房。走到马路上,记者不禁想,老缸房街以前是什么样子呢? "中间的路都是一码色儿土路,除了几家油酒缸房,周围全是菜地。"43岁的杜先生这样描述记忆中的老缸房街。 清朝老缸房街上的油酒缸房 "我听老人们说,清朝末期的老缸房街上有四五家油酒缸房,当时一条街上有四五家相同的买卖字号,说明这里的买卖已经相当有规模了。"今年76岁的高金声老人说。 旧时的油酒缸房也称作"六陈行",所谓"六陈",指的是米、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等六种粮食,这些粮食可以长久储藏。老缸房街上的缸房做的是大酱、酱油、醋、烧酒等东西,做这些东西的时候,作坊都需要很多大缸来酿造,所以,这些店铺被叫做缸房。"我记得当时的缸房里还卖麻糖、糖稀,他们卖的东西都供应城市中心的旗人。"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八旗官兵的饷银,由山西布政司的"藩库"支拨,据《绥远通志稿》记载,年约20余万两,八旗官兵因为月月能领俸禄,所以大都要吃尽花光,不积存余粮,更不自己制造醋酱油,也不腌菜,只要需要的东西或者是吃食,都到街上去买,于是在当时的绥远城有很多的铺面,其中的油酒缸房最多。 老缸房街上的油酒缸房一般分为铺面和作坊两部分,前面的铺面卖东西,后面的作坊制作供前面铺面卖的东西,铺面里放置着油酒罐以及米面箱柜。作坊在铺面的后面,一般在一个大院子里,分别设置有酒坊、缸房、粮房、库房、马厩、车棚等。但是缸房的后院主要是酒坊,其中设置木质的蒸馏桶和锅灶,上面有木板盖,分成多个格子,里面是贮藏高粱、麦子、豌豆和酒曲等酿酒原料的发酵窖,这也是曲房酿酒的必备设置,缸房一般由自己来做曲,制作酒和制作醋的曲是一样的。 油酒缸房后面院子里最壮观的景象就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大缸。"我见过那些大缸,缸是扁的,两个人手拉着手能抱起来,上面有盖子捂着。那些大缸特别脏,上面爬满了苍蝇,这是我记忆中的缸房后面的大缸。"家住正白二甲街的高老先生说。"小时候,我家就住在现在的位置,但是那时候是平房,我们居住的巷子正好和老缸房街对着,我常常给家里打酱油,拿上个粗瓷大碗,冻得哆哆嗦嗦,在缸房的铺面里等着打酱油。那时候没有瓶子,见个瓶子稀罕得不行,打上酱油小心翼翼地端着碗回家,或者买半斤酱,回家母亲给做炸酱面,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在那个年代吃顿炸酱面就是改善生活。"高老先生回忆:"我的大姨夫特别能喝酒,现在还记得他打上半碗烧酒,边走边喝,踉踉跄跄地往家走,等回家了,酒也喝完了,然后呵斥他的孩子‘给我打酒去’,这时候,我的哥哥姐姐哆哆嗦嗦地不敢说话。"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缸房街 老缸房街最早是一条土路,路两旁是低矮的土房子,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没钱的老住户,因为有钱人不住在这里,他们都住在城里,虽然现在这里算是市中心,但是在过去,这里已经有点偏远了。1965年,自从河西公司的家属区搬到这条街上,这条街道的样子改变了,以前的土路被硬化成了水泥路。 "记忆中,这条街道再往南就没有人家了,往北路上路下没有人,晚上过了10点,我们就不敢出门了,周边都是菜地,我们小孩子淘气就在菜地里偷菜吃。"生在老缸房街、长在老缸房街的杜先生回忆说。"老缸房街挨着水源街,水源街上有一口长流水井,周围的人们吃水都到这里打,夏天的时候,水常常漫过水源街,流到老缸房街上,那里总是泥泞不堪的。冬天的时候,又成了一个大冰滩。"因为清朝末期这里有几个老缸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延续过去的传统,这条街上出现了一个粮站,叫东街粮站,因为老缸房也叫"六陈行",除了经营大酱、酱油、醋、烧酒,还包括面粉类和米豆类。"我们买面都到这里,粮站的铺面门上面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是这个粮站的标志,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这个粮站供应周边市民的米面油粮。那时候还是凭票供应,现在还记得当时排队买米买面的情景。" 粮站的南面是一个卖早点的摊子,"小时候最奢侈的事情就是大人给一毛钱让我们吃早点,这顿早点就相当于现在早上去麦香村吃最贵的烧麦一样,两分钱一碗豆浆,七分钱一根油条,剩下一分钱再买一根麻糖,那一天真是最幸福的一天了。一碗豆浆一个小孩喝不了,我们常常搭一个小伙伴,两个人喝一碗豆浆,省下钱多买一根麻糖,两个人掰着吃。一个人坐在长条凳子上,一个人排队等饭,那日子美极了,现在虽然吃得好,穿得暖,但是没有当时的满足和幸福感。"杜先生一边描述,一边乐呵呵地回忆着小时候在老缸房街上的生活,即使只是回忆,杜先生看起来也是那么享受,他表示,那日子虽然艰苦,但是满是快乐。"最丢人的事情是,我们吃完油条后,趁着周围人不注意,把抓油条的手使劲往头上抹,感觉这样头发就油光铮亮了,认为头发特别黑,整个人特别美,然后和小伙伴开始一天的‘害人’,把柴火棍塞在住家户的锁孔里,去菜地里偷颗土豆烧土豆,就这样,在地里、巷子里滚一天,晚上回去依然美滋滋地认为今天特别美。"杜先生说到这里,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老缸房街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