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特水电站,2号机转子成功吊装,推动中国标准走向国际市场
"巴铁"这是对中国和巴基斯坦友好关系的最好形容。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首个海外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自2015年开工到2021年8月8日,卡洛特水电站已经完成2号机组转子吊装。
而在卡洛特水电站设计方案中,最早采用水电站由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溢洪道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但最后,在通过模型试验、结合实际以及借鉴以往经验,将原方案改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
卡洛特水电站2号机组完成吊装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卡洛特水电站方案的再次修改?工程建设又遇到哪些难题?1.泥沙问题
吉拉姆河属于中等含沙河流,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约 3 315 万吨。而水电站设计的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为 1.52 亿 m3,因此库沙量较大,水库库沙比约为 5.2。这样会导致,水电站建成后,库区泥沙淤积较为严重。
因此,在借鉴我国在多沙河流上的研究成果,结合工程所在位置的实际特点,以及整条河流流域的开发时序。按照1:100的物理模型进行研究试验,试验选用"蓄清排浑"方法,也就是在汛期的主要来沙期间,当入库流量超过拟定的排沙流量,则将水库水位降至排沙水位运行,以增大库区水面比降和水流流速,从而利于水库排沙走沙。
卡洛特水电站
最后试验结果显示:坝区河段泥沙基本达到动态平衡,电站取水口和排沙中孔口门前仅有少量淤积,能满足坝前冲沙和电站进水口"门前清",基本可保证电站正常取水。2.主要建筑物方案
卡洛特水电站坝址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造山带西构造结南侧。区域内构造活动及地震活动强烈,区域构造稳定性差。距离坝址26 km处,2005年曾发生过7.6级地震。
经综合比较,选择了能较好适应坝基工程地质条件,且基础处理工程相对较为简单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型。
卡洛特水电站
卡洛特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高95.5 m,是目前在建的世界最高全断面沥青混凝土心墙软岩堆石坝。筑坝材料主要为新近系陆源碎屑沉积的砂岩为主,泥质粉砂岩补充。由于地质时代较新,岩石总体成岩胶结程度较差,岩石以软岩为主,其特性就是,软化系数较小,浸水饱和后损失强度较大。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很强,现场刚开采的各种软岩料尚有一定强度,但稍经风雨、日晒,其强度就会迅速降低,颗粒加剧破碎。软岩筑坝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
随着水电站2号机组转子吊装完成,按照计划,2022年1月,卡洛特首台机组具备投产发电条件。
卡洛特水电站
对我们来说,建设卡洛特水电站的意义是什么?
拉洛特水电站作为"一带一路"首个水电项目,考验着中国水电建设能否走出国门的重要参考项目。也是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项目。因为水电站设计、施工、装备和建设管理整个产业链,都是采用的中国标准,来建设水电站。
项目采用建设—运营—移交的投资模式,先由中方运营和维护,30年运营期满后无偿转让给巴基斯坦政府,在实现本土化的同时,也为巴方的后续运营留下宝贵的管理经验、人力团队和相关技术。在项目施工高峰时段,共为当地提供近2300个就业岗位。此外,中国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认同持续提升。卡洛特水电站是中国水电走向国际的示范性项目,对今后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具有深远的意义。
卡洛特水电站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