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柳亚子先生前去探望。毛泽东回访时,送给柳亚子先生一首题为《沁园春·雪》的词。这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率领红军东征,到达山西省石楼县留村时所写的。全词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柳亚子先生看了这首词,推崇备至,便也和了一首,表达出自己对毛泽东的钦佩:"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在柳亚子先生的眼里,黄州太守苏轼跟伟人毛泽东的词相比,岂止是输了气概;而那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也只会在困难面前发发牢骚;至于那个叫纳兰容若的词人,更是不值得一提。在柳亚子先生的眼里,毛泽东才是中华古今词坛第一人! 柳亚子甚至用了八个字来评价说:"横绝六合,扫空万古"。东西南北天上地下,此为六合,指的是空间;万古,指的是一切时间。就是说,柳亚子先生认为毛泽东的这首词之高妙,已达亘古极顶,无人能及。 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登载了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雪》,一时间,人们都争相传诵。就连老蒋也被这首词的磅礴气势给吓得不轻,连忙组织了一班子文人,绞尽脑汁写了大量类似的词,企图压倒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雪》。只是,他们中就是没有一人能写出如此大气魄大手笔的词来。 《沁园春·雪》这首词,上半阙描写了祖国北方壮美的雪景,纵横万里,大雪茫茫,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下半阙则豪迈抒情,畅论评价诸多历史人物,赞颂当代英雄,抒发出无产阶级要做天下主人的豪情壮志。全词因雪而发、以雪冠名,却并非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刺中每一句都意有所指,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这首词也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代表作,全词融景、情、议于一体,意境壮美,气势恢宏;通篇遣词精准,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豪放雄健。 赏读毛主席诗词,不仅看到祖国山河的壮美,更使人爱国之心油然而生,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毛泽东的这首词,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种深邃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上也有类似的诗词,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有杨升庵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但两首词的结尾,由于历史认知的局限,都不免落俗于惆怅的虚无之中。苏东坡感叹了三国周瑜的伟绩后,最后却发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之上,这就显得作者在境界上的欠缺;而杨升庵也有相似的感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所表达的也是作者惆怅的人生观。 而毛泽东所表达的,却是一种欣欣向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毛泽东在词中,通过对五位统一天下的帝王的犀利评价,预示着中国必将会成为人民的天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历史上,却曾有许多诗人在诗词中表达出豪迈的气概,但纵观上下五千年,其心胸之宽广,气度之豪迈,所占位置之高,尚无一人可与毛泽东比高。 毛泽东的书法,挥洒自如,游走龙蛇,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