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妻子,只被判刑3年,她用30年时间惩治家暴男,如今怎样了
曾发生过这样一起震惊全国的家暴案件:新婚仅10个月的董珊珊,被丈夫殴打致死。
年仅26岁的她,奄奄一息地躺在ICU病房,随着体内器官衰竭,再也没能睁开眼,看看守在门口的父母。
但,谁能想到,仅仅三年后,"杀人魔"王某,董珊珊的丈夫就走出高墙,"洗心革面",得以再续人生。
而这也成了孙晓梅心头,永远抠不下来的伤疤。
当时,鉴于情节严重,一众律师认为,应该判故意伤人罪,但法庭上,法官还是以不起眼的"虐待罪"定性,以被告方6年的有期徒刑给案件收尾。
听到判决的那一刻,董珊珊家人万念俱灰,两位家暴案件的志愿律师,也着实不甘,胸中怒火腾腾燃起。
他们一块找到孙晓梅,孙晓梅是研究中国家暴现状的领军人物,而且此时,她还当上了人大代表,说话更有分量。
不幸的是,当时,孙晓梅刚刚做过化疗,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
听到话筒里传出的求助声音,孙晓梅的眼泪顺着眼角,浸湿了鬓角。
而王某在狱中因表现良好,获得减刑,三年半后就得以重见天日。但他不知道的是,中国的"反家暴草案"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公示。
当时没治得了你,现在绝不会放过你。
孙晓梅,调研家暴现状近30年,先后9次向全国人大提交反家暴立法议案和建议,连续三年催促立法进度。
最终把"打媳妇"由家长里短的私事,搬到严肃法官面前,赋予被打者公正,予以保护。
要问,孙晓梅为何要这么坚持,独自前行在这条阻碍重重,"自讨苦吃"的路上?
只因为,她不想让悲剧再次发生,不想再听到这样的声音:
用拳头打她,用脚踢她,从卧室门口,一直踢到床上,哪都打、哪都踢,直到她倒在床上为止,也不知道踢了她多少脚。
这段话,正是王某在法庭上的自白。
1958年,在安徽庐江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孙晓梅出生了。
父母看着女婴白白胖胖,体格结实,好养活,十分欢喜。
俩人都是新华社记者,经常跑外地,本来还为无暇照顾孩子苦恼,现在一旦出差,就把孙晓梅交给亲友托管,回来朋友都夸孩子乖巧,以后忙了还送来。
在父母身边时,就一块看书,谈天说笑;在"别人"家,就安安静静做个不让人操心的"美女子"。
这样的生活,多少影响了孙晓梅的性格,好学、沉稳、热心肠。
像是为孙晓梅准备的20岁成年献礼。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孙晓梅一举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史专业,主攻妇女运动史。
在学校,孙晓梅以坐得住冷板凳著称,常常辗转几站,乘公交车来北平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分馆的文津楼)查文献。
窗外夜幕降临,也没留意,一直到被保安大爷催促,才愣愣神,恍然如隔世。
搞研究,不能光"纸上谈兵",还要经常下乡搞调研。
1980年,22岁的孙晓梅和同学一干人来到井冈山,为的是调查1949年前的妇女运动。
偶然碰到老人谢梅香,当时她80多岁,走路依然颤颤巍巍,独身一人住在养老院。
老人的丈夫本是高级指挥官,却在32岁因受人诬陷被杀。
爱人的死讯,比胜利号角早到一步,老人成了寡妇,身边也没个一儿半女,本就十分可怜,还因为妇女身份,无法享受革命先烈家属的待遇,形单影只地在养老院挨日子。
此情此景,让本就心软的孙晓梅泪流满面,她赶紧背过身抹抹泪,然后扭头忍住泪花,握了握老人的手。
老人指尖的凉意,撞上了孙晓梅的热心肠,她又不住哭了起来。
从那之后,孙晓梅不再把自己当学生,她想扛大旗,为女同胞做些实事。
也不再把"妇女运动"当毕业通行证,而是心火之地,目之所及。
毕业后,孙晓梅直奔位于北京的中华女子学院,一边继续女性课题,一边教女学生。
对这份工作,孙晓梅很满意,因为一个是面对过去,思索症结,一个是铺垫未来,托付希望。
而好多孙晓梅的学生,至今都以她为傲,只因为她做了这样的事。
1990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在21个省份开展"中国妇女地位的调查","家庭暴力"是调查的一小项,结果却显示,有五分之一的女性,遭遇过家庭暴力。
不过当时,还没有"家暴"这个说法,妇女们只知道自己"挨打了",所以调查时,也统一口径,问的是:有没有挨过打?
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家暴"一词,在全国普及,还是2001年,冯远征献出神演技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据冯远征说,那部剧播出后,他被大妈扔鸡蛋,被路人警告恐吓:以后不能再打媳妇了!
也算是,牺牲他一个,惠及千万家吧。
紧跟妇女现状的孙晓梅,目光凝固在那份报告上。她有些不敢相信,原生家庭和睦的她,鲜少听闻谁家妻子挨了丈夫的打。
但白纸黑字,还有触目惊心的数字,让她不能不信。
那一刻,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在学校着手组织"中国反对对妇女的暴力问题研究"项目。
要知道在当时,上至高校教授,法院警局,下至平民百姓,街坊邻里,还是把"打妻子"理解为两口子的小打小闹。
开山鼻祖不好当,孙晓梅也是后来才渐渐清楚。
三年后,孙晓梅联手中国管理科学院妇女研究所(现红枫热线)做了一项调查,从农村和城市各找来30个女人。
她们有个相同点,就是惨遭丈夫殴打,并且下手很重!
孙晓梅负责农村这组,做一对一交流。去之前,她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农村比城市严重,她研究妇女问题多年,怎会不知道!
但真实的访谈内容,还是令她咂舌,目之所见,更是触目惊心。
不过最让她意外的是,一开始,就吃了闭门羹。
"你为什么问这些?"
"你怎么不上班,天天到我们村里来?"
一方面是受害者羞于讲家事,然而最根本的,是她们自己根本不当回事。
见"挨打"俨然成了平常事,孙晓梅心里更不是滋味,但她不打算放弃,思索着转变战术。
就在这时,她遇到一个"强劲对手"。
刚一见面,孙晓梅以为找错了人,这女人虽瘦小但模样干练,衣着整齐,脸上也没留下挂落。
但她一开口,就让孙晓梅打消疑虑。
因为刚一聊到家暴话题,女人就立马警觉,绝口不提。
孙晓梅不急,开始打起太极,和女人聊了些家常话,问她孩子多大了,最近在忙些什么……
此时,35岁的孙晓梅和儿时一样,脸肉肉的,说起话来,轻柔得让人如沐春风,没一点攻击性,像邻家大姐。
第二天再去时,女人已经卸下戒备。当话题来到"挨打"时,也不再躲闪,而是当着孙晓梅的面,解开了衣扣。
那一幕,孙晓梅今生难忘。前胸和后背满是伤痕,整个上半身,找不到一处完好的皮肤。
孙晓梅见有些地方还鼓着包,焦急地问,怎么不去看医生?
女人说得云淡风轻:等它慢慢好吧,旧伤还没好,新伤就又来了。
孙晓梅一时语塞,此时无论说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仅是个隔靴搔痒。
然而,还有更惨的。
有被丈夫一边骑在身上,一边连扇十几个耳光,最后摊在床上一周,不能动弹。
有被丈夫在7年时间里,殴打50余次的,而且越打下手越狠,最后打到癫狂,已然恶魔附体。
案例见多了,孙晓梅常常无奈叹气,但她又不甘于此。
"反家暴"这条路,哪怕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也一定要闯出一番天地,这面大旗,我扛定了!
但要做点什么,能让这些姐妹儿得到保护,让悲剧不再发生?
个人力量有限,除了做调研,让受害者有机会发声,孙晓梅别无他法。
于是她想到,一定要让"家暴"问题走出充满油烟味的犄角旮旯,成为大众深思的社会性话题,归政府监管的社会性事件。
孙晓梅将采访资料做了详细整理。力透纸背,对30名农村妇女的悲惨遭遇详实叙述。却常常写到半截,泪水就要打湿纸张,不得不换张纸,缓缓劲儿,再从头接着写。
一年后,1994年,30万字的手稿终于完成,孙晓梅长长舒了口气。一刻工夫都不敢耽误,赶快给上面交过去。
之后,孙晓梅便每天等着被人传话。谁知,几个月过去,还迟迟不见消息,后来实在等不及,她亲自跑去问。
"上面的人"一脸茫然,不知道孙晓梅在说什么。后来大家才搞清楚,原来是手稿被弄丢了。
如晴天霹雳一般,孙晓梅顿时头晕目眩,身子在原地晃了一下。她没想到要留底稿,也没钱留,这一丢,一年的心血,瞬时烟消云散。
她喃喃嘴,没多言语,就转头回去了。
面上看,是政府人员疏忽丢了文件,看例子,还是因为,这个问题不被重视,不然,岂敢说丢就丢!
孙晓梅好几天吃不下饭,常常一个人愣神,迟疑还要不要继续往下去。
但一想到那些对她倾诉的姐妹,就誓死断了自己的后路。
孙晓梅再一次埋头开始调研。因为离北京近,她先去到北京郊区的农村,挨家挨户地"暗访"。
但那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还未播出,"家暴"一词还没普及,"打妻子"依旧是寻常事,孙晓梅照常不招人待见。
但她想了个法子,带着北京的医科、妇科,一块去。
女人们一见这架势,都拉扯着孩子凑到孙晓梅跟前。
孙晓梅和上次一样,用"邻家大姐"的人设和姐妹们,一通热聊。
处于水火之中的女人们,并不是不想说,而是没地说,见着有这么个知心人在眼前,便把挨打的事,一五一十,细枝末节,都给孙晓梅倾诉了一番。
但此时的孙晓梅心情却很复杂,没人讲述时,她着急找不到案例;
现在有人讲了,她又频频想打断——太惨了,能不能先不要讲了。这工作像是在自我折磨。
但她还是硬着头皮听下去,"姐妹们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这是孙晓梅脑子里频频闪过的话。
当时她还没想到,有一天,竟会有亲身经历。
1997年时,孙晓梅不想再局限于北京,开始做全国调查。但因为没钱,只能调查800个人。
哪想到这800份问卷调查,就惹恼了施暴者。这天孙晓梅收到一封匿名信,上面写着:
砍死你们算了,一了百了。
后背透着丝丝凉气,这是孙晓梅人生中第一次被威胁,但她转念想到,那些每天活在恐吓威胁中的姐妹,该是何等煎熬!
家人知道后,都替她担惊受怕,力劝孙晓梅换个课题。但她却越战越勇,更加坚定要与千万姐妹肩并肩,誓死把家暴男钉上耻辱柱!
世纪初,她再次把调查资料集结成册,准备出版,试着引起普通百姓的重视。
"上面"的路走不通,孙晓梅打算改道,走"群众路线"。
但校验时,出版社将书中的所有数据搞错,"结果书出来全当废纸卖了",孙晓梅人前说得漫不经心,背后却是把生活的苦辣无常,混着泪吞下。
越发坚韧的孙晓梅依旧笔耕不辍,在期刊上发表大量文章。但是一转眼,十几年过去,孙晓梅的著作,却仿若阳春白雪,被人民群众束之高阁!
没人知道,它分明事关每一个烟火气中的人;它的笔墨,勾勒的就是寻常巷陌里"隐秘的角落"。
上面人不重视,让孙晓梅那些"伤痕累累"的故事,喘不过来气;
下方群众冷眼旁观,让想振臂高呼的孙晓梅,只能黯然收场。
孙晓梅的"反家暴之旅"何时能走到台前,引人凝视?
2001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电视上循环播出,男女老少各色观众都是边看边骂,直想冲进屏幕,把家暴男绳之以法。
同一年,孙晓梅以中央妇委会主任的身份,向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提交了"反对对妇女暴力行为建议"党派提案。
成为中国"反家暴"第一人。
搞研究的同时,孙晓梅也一直在叠加身份。
既然要和"上面"的人玩,就得先成为圈子里的人。
果然,还是这年,1981年颁布的婚姻法被修改,将"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加了进去。
"反家暴"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
但孙晓梅却觉得现在高兴还为时过早,"得寸进尺"认为"禁止"和受到"惩处"还有着一步之遥,更加坚定地,要把起草"反家暴法"提上日程。
她继续向"上面"拱了拱头,终于,2008年,孙晓梅迎来曙光,当选人大代表,直接参与修法和立法工作!
紧赶慢赶,好不容易在2009年的人大会时,提交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谁承想,皮球居然又踢给了自己。
"上面"的人觉得,该草案事关妇女权益,那就交妇联管。但发起人孙晓梅本就是妇联的人,难道要自己管自己?
这对孙晓梅打击很大,晚上焦躁失眠,白天除了上课,就闷在书房不愿出来。
然而祸不单行,也许是积劳成疾,或是郁气堆积,2010年5月,孙晓梅被查出乳腺癌。
医生告诉她必须马上化疗,孙晓梅只好在医院住下来。
但她闲不住,每次放疗结束,但凡能动弹,就一定拿起书来啃,护士小姐劝她多休息,孙晓梅还"反驳"道:
难不成要每天瞪着天花板。
一直到后来,因为化疗剂量加大,孙晓梅头发全部掉光,全身浮肿,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也是这时,她接到董珊珊的案件。
却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帮上忙,孙晓梅心里一直作痛。
到了放疗阶段,还在病床上的孙晓梅,又接到求助。
是同样轰动全国的"李艳杀夫案"。
44岁的下岗女工李艳,2010年,在与丈夫的冲突中,将丈夫,杀死,分尸,烹煮,弃于厕所与河中。
而之所以如此"心狠手辣",是因为长期遭受家暴。
法院直接判处李艳死刑,且立即执行!
李艳家人及志愿者"气不过",明明她也是受害者,决定上诉。但平民百姓说话无力,于是想到找人大代表孙晓梅。
孙晓梅此时已稍稍能坐起来,一接到求助,便马上开始看资料。
当发现李艳曾多次报警,眼睛一亮,这分明是"以暴制暴"。
像憋着一股劲在爬山,终于到山头,瞬时感觉到了疲惫。
孙晓梅出了一身的虚汗,笔都握不住,又不敢耽误事,硬撑着给志愿者打了电话,说自己晚会儿会写封信,明天一早你来拿!
最终,这封信交到法官上手,李艳由立即执行,变为死缓。
孙晓梅很欣慰,也更加意识到自己不能停下来,既然出面有用,就要多"抛头露面"。
老百姓找到你,你要去做!
2011年的人代会,孙晓梅带着羸弱的身子步入人民大会堂,一同进去的,还有她的"反家暴立法议案"。
这年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破天荒地刊登了孙晓梅的照片。
但不是因为"反家暴",而是她戴着假发,一只胳膊耷拉着,右手手腕上挂着磁疗环。
孙晓梅好生无奈,朝思暮想的关注竟然出在自己的装扮上!
与2007年,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以一条"破洞"牛仔裤出道,如出一辙。
然而热度散去之后,孙晓梅继续铩羽而归。
在10年人大代表的生涯里,孙晓梅先后9次,向全国人大提出反家暴立法议案和建议,连续三年催促立法进度。
网友戏称她为"硬茬"代表。
当记者问她,认不认同自己是硬茬时,孙晓梅却否定了。
她说自己平日很温和,做这些只是因为工作!
2014年11月25日,一年一度的反暴力日,对孙晓梅意义非凡。
那天,国务院法制办终于公布了"反家暴草案"。
激动之余,孙晓梅更多的是较劲。
她一条一条认真比对,除了看上面有什么,还比对哪些建议落选,淘汰的,她要立马再提上日程。
2015年12月,专注"反家暴"25年的孙晓梅,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
反家暴法进入二审,虽然有些地方还不甚满意,孙晓梅还是勉勉强强看着它通过。
2016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
眼见大获全胜的孙晓梅,却继续硬茬,把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社会真相,由幕后搬到台前。
如今,她依旧和千万姐妹站在一起,又提出很多"毁三观"的提案:
男女同龄退休、代孕合法化、为农村妇女争取两癌筛查、呼吁废除嫖宿幼女罪,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像30年前一样,别人不敢说的,孙晓梅一一提出,甚至包括,将同性恋人间的暴力行为列入家暴法内!
女本柔弱,孙晓梅也从不说自己强,就连学生也讲:"孙老师确实是这样,讲话是和你慢慢讲,心平气和。"
像随风飘扬的柳枝,孙晓梅不靠雷厉风行,不以气势夺人,却是以柔克刚,一点点磨出自己的底色。
学生说:作为女院毕业的学生,为有这样的老师而自豪。
我们想说,作为中国人,为有这样的人大代表而骄傲!
重庆有个避暑露营宝藏地,夏季平均气温19。7,自驾只需2。5h打游妹儿喊你出游啦!打游妹儿不是打酱油的,也不是打汽油的,而是专门打听各地应季景点及线路的,让你即刻出游,说走就走!气温直逼35的重庆主城,打游妹儿离开空调就感觉待不下去了,近期又
想买B级车?你肯定绕不开这三款马上要过年了,又到了收钱换车的好季节。如果你想买一台靠谱有面的B级车的话,肯定绕不开这三款车型,而且都是保值率比较的。上汽大众帕萨特去年帕萨特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表现较差,在网上受
众多选择,唯有你是我心头所爱从事汽车修配行业已经34年了,从最初的小小的修理店,到后来可以修车和洗车,到现在的可以修理,改装,随行,道路救援等等,慢慢地扩大起来了。经手的车辆没有上千也有几百,各种品牌也略有了
试驾全新i5,实用又有乐趣相信最近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夏天的亲密问候了,我明显感觉自己已经被晒黑了两个度了,像我这种怕热的人实在扛不住,之前就想买辆车犒劳犒劳自己,可惜实力不允许,这个夏天我觉得无论如何都要给
挺有意思!原来还可以这样控制家里电器车子提示该保养了,于是就预约了4S店保养,正好可以去看看新款RX5PLUS。我是RX5的首批车主,用车这么久,对于车子非常满意,当然也一直关注荣威车子的升级改款,对于新款RX5PL
总有人为你的舒适默默奉献着在浙江温州温岭的石塘镇,为渔船进行检查任务的验船师和他的工作小组顶着暴晒在摆渡艇上准备登船作业。他们为什么不能避开烈日呢?根据工作人员介绍,因为中午的时候才有潮水,这样才能够通过摆
润肺止咳效果好,3步就能端上桌,家里有它,一周七天不愁吃要说秋冬季最有代表性的水果,第一个想到就是秋梨。尤其有宝宝的家庭,自从入了秋,没少喝梨膏梨水吧,之前咱们团购的润肺止咳的莱阳梨膏我家都已经喝完一盒了,就怕小哥俩因为天气干燥喝水少而
对于大逃杀广电总局持有否定态度,将难以获得出版运营许可有观点认为大逃杀类产品有机会成为王者荣耀这样现象级的产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业务主管部门也注意到了大逃杀类游戏的火爆,今天下午,游戏工委官方网站发文阐述了对大逃杀类游戏总局业务主
好客山东北京游客青岛之旅,发了个长视频火了近日,北京游客阿珠深夜发长视频,讲述在青岛旅游经历的视频火了!视频中,北京游客阿珠讲了三件小事,但是处处都给她带来感动第一件事,阿珠在青岛住民宿,孩子想喝牛奶,她给前台打电话,问哪
青岛里的小青岛今天天气不错,带着老婆孩子一起逛逛小青岛吧!开车过去时,路过很多漂亮的小姐姐在网红路上自拍,都是一对一对的,小姐姐们一看拍照都很专业,那动作,角度都需要弄好久,小姐姐们的美照没敢照
青岛开海了,吃货的口服来了我的花样生活作为一个青岛人,9月开海了,我们青岛本地人的幸福生活来了,吃货的口服也来了,昨天朋友说想吃螃蟹了,我说,那不要吃南方螃蟹了,我们去吃青岛本地的螃蟹,于是乎,我和朋友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