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事务所#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延庆一段吐槽"给女儿辅导作业难"的视频上了热搜,引发社会广大关注。 他的吐槽:"不辅导作业父慈女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更是道出现代父母的教育现状。 他和妻子均为高材生,然而女儿却在学渣道路上越跑越偏。 无独有偶,随后,与丁延庆有着同款烦恼和焦虑的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小强也因为"教不好孩子"上了热搜。 在其学院官网的教师介绍里,张小强的个人资料写着,"虽然指导的研究生已超过70名(含在读和毕业),依然对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 此介绍一出,也刷新我们对教授的认知,原来子女教育问题不仅是普通父母要面临的问题,连高学历的教授也拿孩子没办法。下面我们看看网友们的评论: "完全没想到,连教授都拿自己孩子的教育没办法,真是太意外了!", 还有的网友觉得这样的介绍非常有趣,"这是个自我介绍吗,好可爱啊,哈哈哈!"、 "张教授是因为辅导女儿作业崩溃了吗?" 6月20日父亲节,这位重大教授张小强在网络平台发文谈教育焦虑: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太高,和"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有很大关系。如果有三个孩子,恐怕家长的心态会好很多,也许三胎真的能拯救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以下为原文: 大家好,我是前段时间因为"指导过70个研究生却对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上热搜的重庆大学教授张小强。 我是个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前我一直认为,我会比我小学文化程度的母亲更会教育孩子,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 拿我刚中考不久的女儿来说。上初中后,我首先发现自己在学习上教不了她。不仅数学题解不出来,语文英语也不一定能做对。 今年中考语文题,有一道给"草木的芬芳、泥土的芬芳"标注重读和停顿,我认为芬芳不该重读,但却错了。孩子觉得问爸爸还不如问互联网。重庆大学有的老师,学一遍初中课程再教孩子,费时费力。 我和女儿间最大的问题是,青春期的她不接受我的指导。这就跟驯马一样,你没有找到跟她的契合点时,满身激情和关爱不仅无法传导,还会让她紧张。你越发力,效果越差,最后人仰马翻。 初一我还努力试图指导孩子,后来我就完全不过问学习了,只给她做饭、陪伴。没想到孩子反而愿意主动跟我聊点什么。 后来我发现,高学历的父母往往容易自以为是,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加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期望值也更高,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我母亲因为自认为没有能力,所以早早就放手,反而让我独立自信。 我小学一年级留过一级,英语最差考过17分,母亲并没有为此着急。孩子在某些方面落后一点真的不必过度焦虑。 我的经验是,给自己和孩子时间空间,多一些等待和陪伴,度过最难的那段时间。总有一天,我们和孩子的契合点会到来,那时就容易引导孩子。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太高,与少子社会也有关系,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如果有三个孩子,恐怕家长的心态会好很多。 这也是我在前两年,对待孩子和对待研究生心态不同的原因。研究生人数多,这个不行那个行。对于独生子女,父母担心的是这个不行,那就真不行。也许三胎真的能拯救家长们的教育焦虑。 今天是父亲节,父亲和孩子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经过初中三年和女儿的"战争",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是教育不了孩子的。取得孩子的信任,让他愿意接受我们的指导更重要。而这,是需要运气,不是靠努力能实现的。甚至越努力,效果越差。 最后,给大家提个问题,假如回到青春期,你希望父亲承担什么角色? 看完张小强教授的原文,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几个重点。辅导作业是父母一大难题 现代学生课业压力的确很重,而且作业难度比以前增加不少,导致家长辅导孩子作业"鸡飞狗跳"成为社会普遍现象。这是个难题啊。 越来越多的新闻也表明,辅导孩子写作业,是全天下家长的难题。 为此,建议父母们应该给予孩子多一些耐心,与孩子制定好作业计划,把作业分解成大小目标。既然大环境,我们暂时无法改变,只有改变自己的心态。把辅导孩子作业当作自己的一次重修,在陪同孩子写作时多一些耐心和宽容,别把孩子逼得太紧。如何才能更好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上初中的孩子,正值青春的叛逆期,此时的他们独立意识更强,自我情绪管理还不够成熟,如何与他们更好地相处,是每一位父母面临的一大考验。这时如果父母还继续沿用子女小时候教育理念,去处处管教他们,效果是不理想的。 如何更好地引导青春期的孩子?著名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也给出了3点建议: (1)父母对孩子的正常交友不必过分担心,要给予其足够的自主空间,鼓励他多交积极进取的朋友。父母和孩子多做心灵上的沟通。 (2)父母一定要努力克制自己总想管教孩子的冲动。父母应当对孩子放手,孩子的事情要多听孩子的意见,不妨适当让孩子当家做主。 (3)孩子的青春期也是家长成长的一个重要机会。青春期也是孩子寻求独立的过程,如果父母配合孩子的成长,能够把一些权利交给孩子,孩子在逐渐学会独立的同时也会使亲子关系往前一步。 此外,父母可以提前去阅读相关孩子青春期的书籍,提前了解孩子的青春期心理 ,做到未雨绸缪。当孩子真正到了青春期,彼此沟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些。高学历的父母往往对子女的教育更为严格 高学历的父母,本身各方面素质都不差,他们往往更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甘接受孩子的平庸。但现实往往是,你把孩子逼得越紧,孩子的逆反心理越强。进而影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孩子是个哲学家》一书中,作者皮耶罗费鲁奇,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庸,不抱不切实际的幻想,摆脱教育的焦虑,专注地活在当下。不逃避,不空想,才能做好该做的事,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真正地过上幸福的生活。 生三胎就真的缓解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吗? 我看未必。不可否认,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家长会更多倾向把自己所有的期望都压在一个孩子身上。再加上目前教育环境,社会竞争力大,父母更焦虑。但这不意味着,生三个孩子就能分担这些焦虑的。 生三胎意味着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 教育成本更大,有可能还会加重家长的焦虑。 "痛苦来源于比较之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让自己和孩子都活在竞争的焦虑中,得不偿失。 所以,如何缓解教育焦虑,关键还是要从父母自身出发,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结语 有句话是这样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觉得这应用在孩子的教育身上也很恰当,作为父母应该放下所谓的焦虑,活在当下,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多一些高质量陪伴,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良心创作,会持续奉献优质好文,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分享关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