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晚,贝因美(002570.SZ)发布2021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2021上半年贝因美主营收入11.21亿元,同比下降24.59%;净利润3352.47万元,同比下降21.85%。据悉,奶粉类产品营收下降是贝因美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资料显示,贝因美成立于1999年,是一个国产婴幼儿乳品品牌,主要面向母婴提供营养食品,包括孕期、哺乳期、断奶后恢复期奶粉和各种婴幼儿奶粉,并提供相关咨询、预包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批发兼零售。旗下有爱加奶粉、绿爱奶粉、可睿欣奶粉、冠军宝贝米糊、成功妈咪孕妇奶粉、童臻益生菌等产品。 其中,奶粉业务作为贝因美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却不足以支撑起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贝因美奶粉类产品营收约10.07亿元,同比下降25.46%,占比89.81%;而米粉类营收则为1200万元左右,同比下降34.15%,营收占比为1.08%。 各品类收入下滑的背后,贝因美的经销商、直供客户、电子商务等在内的多个渠道收入也有所波及。其中,经销商渠道收入4.22亿元,同比下降21.12%;直供客户渠道收入约7700万元,同比下降73.95%;电子商务渠道收入1.82亿元,同比下降17.47%。 此外,由于产品销量不佳,贝因美产能出现利用不足的情况。资料显示,贝因美现有的6家乳品加工厂的设计产能均高于实际产能,其中有三家每年实际产能不及设计产能的1/2(含)。宜昌贝因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北海贝因美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吉林贝因美乳业有限公司实际产能分别为15000顿/年、6000吨/年、4000吨/年,而设计产能为30000吨/年、20000吨/年、10000吨/年。 "贝因美之所以沦落至靠卖地存活,是因为这些年贝因美没变,而飞鹤等国产奶粉变了。"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表示。 尽管贝因美后来确定了以"贝因美"品牌统领全系孕/婴/童/成人配方奶粉——以"冠军宝贝"品牌统领婴幼儿辅食,以"Kidsclub"品牌统领儿童健康零食,以"Beingmate"品牌统领母婴营养品和以"贝佳满"品牌统领其他乳制品的五大品牌矩阵。但近年来,国产奶粉品牌也抓住了提升市占率的机会,成长性角度形成三个梯队,并成功将"国产奶粉第一股"的贝因美挤下"神坛"。 相关数据显示,第一梯队为飞鹤、蒙牛、澳优,其中飞鹤市占率从2010年的4.3%提升至2019年的13.3%,蒙牛2019年市占率达到7.6%;第二梯队为伊利市占率保持平稳,合生元市占率有小幅提升;第三梯队则是完达山、贝因美市占率持续下跌,目前已经没有贝因美市占率的数据披露。 另从多年营收数据来看,2016-2020年,贝因美的净利润分别为-7.807亿元、-10.57亿元、4111万元、-1.031亿元和-3.243亿元,累计亏损超20亿元。在此期间,贝因美不仅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也从前三跌出前十。 且值得注意的是,自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进口奶粉就成为中国家庭严重依赖的母婴消费产品,近年来国内对进口奶粉的依赖度和需求量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1-5月中国奶粉进口数量达77万吨,进口金额达254.64亿元。 尽管如此,母婴仍然不失为一门值得进入的行业。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5-6月中国母婴行业运行双月报》显示,在过去一年间,母婴行业每月的投资数量不超过三起,但平均投资金额超过一亿元,部分企业甚至拿到数千万美元的高额投资,说明资本市场依然对母婴行业保持青睐。 该行业报告分析指出,随着三孩政策的出台与落地,配套政策措施的完善,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母婴行业将迎来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的小高潮。 与此同时,中国母婴产业链还将不断向两端延伸,且母婴产品更加垂直细分,市场前景广阔。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母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0850亿元,同比增长16.9%,预计2021年将以19.1%的增速增至48660亿元。 面对如此机遇,贝因美若能抓住"三孩"政策这个风口,在产品上更加细分化、多元化、品质化、高端化,且在细分领域不断挖掘新的用户需求和助力产品品质的升级,其或将孕育新的发展机会,寻得另一个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