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称心的女婿》
1956 彩色片 90分钟 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 米·施维采尔 编剧: 弗·田德里亚柯夫 (根据本人小说《不受欢迎的人》改编) 摄影:维·法斯托维奇 主要演员:尼·雷布尼科夫(饰费多尔) 诺·莫玖尔柯娃(饰斯切莎) 尼·谢尔盖耶夫(饰里亚什金)
【剧情简介】
拖拉机手费多尔入赘农村姑娘斯切莎家成了苏哈布里诺夫村一件大事。虽说现在已是50年代了,但是在农村,女婿入赘还是很少见的。其实费多尔入赘丈人家的原因很简单:斯切莎不愿离开父母。他们家比较富裕,她从小有点娇生惯养。费多尔思想开放,对他来说,住在谁家都无所谓。何况,他是真心爱着自己的未婚妻,对她总得迁就一点啊。
费多尔和斯切莎的婚礼轰动了全村。多少年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了。参加婚礼的人都兴高采烈,唱啊,跳啊,大家尽情玩乐。宴席也很丰盛,人人都很满意。当然最幸福的还是新婚夫妇。
大概,在婚礼中惟一感到不自在的只有斯切莎的父母里亚什金夫妇了。他们当然也为自己的女儿找到了心爱的人而高兴。但不知为什么,面对着热闹欢快的场面,他们总有点不舒服。也许因为,多少年来他们一直很少和邻居来往。由于生活比较富裕,他们总把自己“包”得很紧。现在他们家中突然出现了这么多人,这使他们多少有点厌烦。再说,这场婚宴花了多少钱啊!虽说可以在同村人面前摆摆阔气,但花出去的钱可是收不回来了。
不过,婚礼总算顺利结束了。一家人可以照常过日子了。
转眼到了冬天。
根据里亚什金家的习惯,冬天是晒衣服的日子。费多尔作为女婿自然得帮忙。让他吃惊的是,老丈人家那些笨重的箱子里藏着那么多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旧衣服。费多尔瞧着一堆又厚又大的皮衣服对岳父说:“爹呀!这是古董店里的吧?真厚!是哪辈子做的?”
老丈人不无得意地说:“跟别人家比一比,我们够过了。箱子里东西越多越好啊!”
费多尔又翻出一条样式古老的长裙子对岳母说:“妈,要这些东西干什么!穿这条裙子上街一走,准叫人笑破肚子。干脆送给区文化馆,也许演戏能用得着。”
女婿的话让丈母娘很不高兴,她开始数落费多尔,说年轻人应当知道爱惜东西,唠唠叨叨说个没完,直到女儿打断她的话。
第二天费多尔到拖拉机站去,请求把他调到本村来工作。结果他被调到本村当拖拉机队队长,在农庄主席瓦尔瓦拉手下工作。
瓦尔瓦拉是个很能干的妇女,领导农庄有方,但与区拖拉机站的关系却有点僵。因为区拖拉机站那帮人工作吊儿郎当,经常误事。瓦尔瓦拉索性不指望拖拉机了。比如现在该把肥料运到地里去,她就打算用马车拉。
费多尔开始说服瓦尔瓦拉,还是应当用拖拉机。他说:“肥料堆得像小山,靠几匹马怎么行。”他并且保证,有他在,拖拉机运肥绝不会误事。
瓦尔瓦拉说:“那用什么往地里拉?普通爬犁不能往拖拉机上挂,得用专用爬犁,可农庄又没有。”
费多尔知道自己的岳父就会做这种爬犁,便主动请岳父帮忙。
里亚什金是干木匠活的好手,尤其会做拖拉机专用的爬犁。就在前一天,他还刚卖了一付给邻村,当然要价很高。现在听女婿说希望他给本村做一付,他知道这里头没什么油水可捞,便一口回绝。他的理由是,绝不给农庄卖命,“你怎么干瓦尔瓦拉也不会给你发奖金”。当费多尔说,不能让拖拉机闲在那里时,他说: “那有什么关系,反正不用喂草料。”他最后的结论是: “给农庄干活,自己必定吃亏!”
费多尔没有办法,只有找同村的拖拉机手别佳和苏波金商量。他们三人经过一番努力,居然自己制作了一付拖拉机专用的爬犁。
运肥的任务解决了,但费多尔和老丈人之间的裂痕也产生了。
春耕快开始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有些庄员只顾自己的自留地,对农庄的地并不关心。瓦尔瓦拉召开了全村大会,宣布先公后私,只有干完农庄的活,才能侍弄自己的地。她宣布了一条纪律: 谁也不能用农庄的马耕自留地。
对瓦尔瓦拉的决定,里亚什金自有对策。他知道负责管马的耕作队长菲多特嗜酒如命。只要谁请他喝一顿,在半醉的情况下,他什么都能答应。里亚什金便按计划行事。可是这次他没有成功,菲多特虽然默许了,可是马匹却被别人拉到农庄地里去了。
斯切莎看见父亲的计划落了空,便在夜里和费多尔说,让他找瓦尔瓦拉借一匹马。她知道农庄主席很器重费多尔。可是费多尔说,应当先把农庄的地耕完,再来耕自己的地。斯切莎说: “等你们农庄的地耕完,自己的地就荒了。”
费多尔听到斯切莎管农庄叫“你们的”,心里很反感。可是他还是耐心说服她。他说: “我不能去借,我的良心不让我这样做。”
“良心!”斯切莎尖刻地说: “你在我们家吃饭的时候,也不觉得良心有愧?!”
费多尔没想到斯切莎会说出这样的话,他被深深刺痛了。这天晚上这对年轻的夫妻第一次分开睡了,虽然谁也没睡着。
可是第二天里亚什金竟背着费多尔去找瓦尔瓦拉,说费多尔用拖拉机运肥,为农庄做出了突出贡献,农庄应当照顾费多尔,借给他一匹马。瓦尔瓦拉想到这次运肥工作确实由于费多尔的努力才提前完成了,便破例借给了里亚什金一匹马。
当费多尔知道老丈人打着自己的旗号弄到一匹马后,非常生气。他跑到自留地和正在犁地的里亚什金吵了一架,把马牵回了农庄。
费多尔的行为把岳父、岳母和妻子都惹翻了。回到家中,他受到三个人的围攻。他受不了这种吵闹,决定离开这个家,可是斯切莎在吵骂中突然说自己已经怀了孩子。费多尔呆住了。显然,现在他得考虑做父亲的责任,现在已经不是提出分开另过的时候了。
于是事情又回到了原来的老样子。
从表面上看,里亚什金一家又恢复了平静。自从吵过一架以后,岳父岳母对女婿反而和气多了。斯切莎也是爱着费多尔的。她的柔情经常令费多尔心动。可是费多尔越在这家里住下去,心里就越别扭。一切都是那么格格不入。有些事也许不算大问题,但却使费多尔非常反感。比如有一次费多尔和岳父出去割草。为了多割点草,里亚什金宁愿走十公里远。他确实是干活好手,那天他们爷俩满载而归。可是当晚队长来让他们过两天为农庄割草时,里亚什金却死活不答应。他只同意当天为大伙做饭。他故伎重演,把队长灌得大醉,队长果然派他当了炊事员。里亚什金还得意地对女婿说,他就是不为农庄“卖命”。又比如有一次,一头不知谁家的山羊跑进了里亚什金家的菜园子。老头子捉住羊后,用绳子把山羊的两只角紧紧地绑在一起,这使山羊疼痛异常,哀哀叫着。当里亚什金看见山羊连蹦带跳地窜出菜园时,满意地哈哈大笑起来。费多尔目睹这一切,感到非常震惊。他没想到自己的岳父除了自私外,还这样狠毒。费多尔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他终于搬到拖拉机手宿舍去住了。
斯切莎找到费多尔大吵大闹,要他回家去。费多尔则劝斯切莎离开父母,搬出来和自己一起住,斯切莎对这个建议当然听不进去。这使两个人都非常痛苦。费多尔在考虑离开农庄,而斯切莎则在母亲的唆使下跑到区团委去告费多尔——因为费多尔是共青团员。
区团委为费多尔夫妇的问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一开始团委书记批评费多尔不该遗弃妻子。费多尔说他并没有遗弃斯切莎。他只是要她搬出来和自己一起住。他是再也不会回到斯切莎家了。他不仅不能适应他们家的生活方式,而且不能忍受这个富裕农民家庭的那种生活态度——狭隘、自私,处处打小算盘;对农庄抱着敌意,却时时想着从农庄捞好处,占小便宜。费多尔说:“跟这样的人怎么生活?我试验过,可是不行!”他对同志们说:“斯切莎的痛苦你们都看见了,可是谁理解我的痛苦?”
团委会并没有就费多尔夫妇的问题作出什么决定。可是一个发言者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他说:“如果费多尔在这样的家庭里过得很自在,他就不是共青团员。”
费多尔的出走给斯切莎带来很大震动。村里人对这件事的反应也让她深思。她问母亲:“为什么村里人不喜欢咱们?”对母亲的回答——“全是因为嫉妒”她并不满意。她开始想得多一些,深一些了。她甚至说了一句让她爸爸大吃一惊的话:“你们对我的‘关心’把我的生命给毁了!”
斯切莎生了一个女儿,费多尔到医院去看望她,并告诉她,拖拉机站分给自己一间房子。他希望斯切莎出院后带着女儿回到自己的新家去。
斯切莎对费多尔还是有点怨恨,对自己的父母还是有点依恋。可是犹疑了一下后,她对费多尔点头笑了。
费多尔和斯切莎的新生活开始了。
【鉴赏】
《不称心的女婿》是50年代苏联著名的电影作品之一。这是一部农村题材影片。准确地说,它表现的是农村家庭生活,在当时,被称为“小题材”作品。可是影片作者却能通过一个家庭内部的矛盾,反映出时代的变化。这个家庭内部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矛盾的反映。费多尔的岳父里亚什金是个典型的小私有者。他狭隘、自私,只顾眼前利益。为了占点小便宜,他可以不择手段。自私的心态使他变得冷酷无情,显然,这种人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在他的影响下,妻子、女儿也都不同程度地变得自私了。费多尔和这样的家庭格格不入是很自然的。他在这个家庭中的出现,引发了一次又一次冲突。这些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是新生活和旧制度的斗争的反映。从表面上看,旧制度早已垮台了,可是在生活深处,它的影子却无处不在。因为旧制度的思想基础就是私有观念。而和私有观念的斗争则是很长时期的任务。费多尔最后把妻子带出了家门,这可以说是他的胜利,但也可以说是他的逃避。因为如果继续住在岳父家,他恐怕是对付不了那一家子的。不过,他和妻子分开另过,虽说是一种逃避,但也给里亚什金带来巨大冲击。他在家中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他今后的生活是否会发生变化,影片没有暗示。因为生活是复杂的。但生活也不会因为有里亚什金这样的人存在就变得停滞不前。这一点,观众也是能体会到的。
因此,影片的成功首先在于它的真实性。影片没有把生活简单化,它没有表现费多尔一出现就改变了里亚什金一家。它只是展现了新旧思想斗争的无处不在。里亚什金可以算得一个典型:这种人在生活中处处可以看见,他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私利,并且还常常能够成功。当然,影片也表现出,未来不是属于里亚什金的。
和里亚什金比较起来,费多尔的形象显得单薄一些。银幕上的费多尔开朗、乐观,充满了青春活力。和岳父比较起来,他的精神境界显得崇高。但影片对他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展示得不够。不过,这个形象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被拔高,费多尔并不显得处处高人一等。他也是普通青年,只不过对生活有追求,对自己有要求。这使得这个形象显得亲切。因此,尽管形象的深刻性还有所不足,但仍是使影片获得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
影片的风格十分朴实。这是使影片获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影片想要展示的是表面上平静生活中尖锐的内在矛盾。影片作者想要观众体会到平静生活其实并不平静这一现实。因此影片作者尽量不运用外在表现手法。影片节奏平稳,虽然影片表现了一次又一次冲突,但情节的发展并没有给人大起大落的感觉。影片的高潮也不明显,但观众能体会到影片情节的内在紧张性。影片的摄影角度、布光等也都手法平和,没有任何惊人之笔,力图造成一切和生活一样的效果。这是影片总体构思所要求的。
影片导演米·施维采尔 (1920~ ) 1944年毕业于苏联电影学院,是谢·爱森斯坦的学生。《不称心的女婿》是他独立执导的首部作品。他以后的名作还有 《复活》 (1962)、《马克·肯利先生逃亡记》 (1975)、《死魂灵》(1984)等。施维采尔非常重视文学剧本的作用。他的许多影片都是根据著名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使他的影片都具有一定深度。同时,他的作品表明,他是一位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发展的艺术家。他考虑的是人在时代发展中的作用。因此,他的作品,不管是什么题材,总能提出一些尖锐的道德问题,而令观众深思。
在《不称心的女婿》中,集体农庄是作为先进事物而出现的(主人公及其岳父的冲突就是围绕着对待集体农庄的态度而产生的)。今天,在俄罗斯,集体农庄早已不存在了。但是影片对私有观念、对极端利己主义的批判,对小市民阶层心理状态的揭示,仍有其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讲,影片并没有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