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凯尔的归来》
1981 彩色片 123分钟 法国SEPC制片公司/SPFMD制片公司/法国电视三台联合摄制 导演:达尼埃尔·维涅 编剧:让—克洛德·卡里埃尔 达尼埃尔·维涅 主要演员:热拉尔·德帕迪厄(饰阿尔诺—假马丁·凯尔)娜达莉·贝依(饰贝尔唐) 比埃尔·唐纳迪厄(饰真马丁·凯尔) 本片获1983年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编剧、最佳布景、最佳音乐奖
【剧情简介】
1542年8月的一个星期天,农民青年马丁·凯尔与贝尔唐在阿蒂卡农庄庄园结合。新婚之夜,马丁不愿与新娘同房,两人感情上有了芥蒂。在圣诞节的夜晚,村里的人们取笑马丁没有生育能力,鼓动贝尔唐换丈夫。两人都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后来,经过巫师治疗,他们终于有了孩子。
战争爆发了。一次,马丁外出归来因为一袋米的事挨了父亲的揍,他忿忿不平。回到家中,妻子为他做好一条白裤子,让他穿上试试,马丁毫无心绪,看也不看,妻子只好把它收入柜中。此时他已拿定主意,当晚,马丁离家出走。战事连年,马丁从此再无消息。
几年后,马丁·凯尔回到了阿蒂卡,亲朋好友走上前来,马丁与他们一一相见,在众多的人里,马丁认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将儿子抱在怀里,格外欣慰。晚上,他向村人讲述自己离家后的境遇和战争期间的经历,很晚才休息。这一天,他主动要求妻子拿出那条白裤子来,妻子感念丈夫还记着自己的一片痴情,对他百般恩爱。马丁读了书,识了字,又很懂得对妻子的疼爱,从此两人耕耘劳作,生儿育女,生活十分美满。
邻村的人传言说马丁的真名是阿尔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冒牌货。消息传到马丁的叔叔的耳里,遭到叔叔的断然否认,后来马丁要求分得自己的田地产,与叔叔发生财产纠纷。叔叔无奈,便假意同意出让财产,并将马丁骗往谷仓,他纠集了同族的几个男人,将马丁狠狠揍一顿。从此两人大伤和气,他也大肆渲染马丁是个冒牌货的传言。
法官接案前来调查,他详细盘问了主要的当事人—贝尔唐和叔叔,两人各持己见,针锋相对。法官只好召集全村的人来作证,由于贝尔唐坚决站在马丁不是冒牌的证人行列中,法官宣告马丁无罪,当场释放。并正告马丁的叔叔不得再滋发事端,如再纠缠,便以诬告罪对他起诉,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当晚,正当马丁与妻子在床上亲热时,马丁的叔叔带人闯进门来,他们出示了有贝尔唐亲笔签名的证书,证明马丁确属冒牌。马丁不解地望着妻子,贝尔唐望着被带走的丈夫,心似刀绞,有口难言。
法官开庭审问马丁,全村的人又一次出庭作证。有人证明马丁为真,有人证明马丁为假,马丁也作了自我辩白,贝尔唐终以自己被其叔父所迫、违心签了假证书和夫妻生活的细节为马丁辩护。就在法庭将要宣布马丁胜诉、叔父败诉的一霎间,一个瘸腿男人出现了。
来人的出现使贝尔唐十分不安。此人口口声声称自己才是当年出走的真马丁,而站立在法庭上受审的男人是假的马丁。瘸腿男人说受审的男人的真名叫阿尔诺。是自己同一战壕的战友。战争期间,他们是在一起出生入死的好朋友,他曾经把自己家中的详情一一告诉过阿尔诺。他万万没有料到阿尔诺竟然背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冒充自己。当他得知这一消息时,本已下定决心永不回头的他无论如何也要拆穿阿尔诺的把戏,夺回原属自己的家庭和财产,所以他又回到了家乡。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场面,马丁反驳说这一切都是他的叔叔安排的伎俩,而他自己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于是两人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最后在法官的连连盘问下,受审的男人突然出现了口误,暴露出自己确实和来者相识。
瘸腿男人走到贝尔唐面前,贝尔唐俯身跪下。至此,假马丁的面貌终于被揭穿。一直扮演马丁的阿尔诺终于低下了头……阿尔诺真诚地请求得到法庭与全村人的宽恕。刑场上围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群,阿尔诺不顾一切,高声对贝尔唐说了句:“你曾经是我的好妻子”。阿尔诺终被推上绞刑架,处以绞刑和火刑。大火熊熊地燃烧起来,贝尔唐含泪与情人告别。
事经多年过后,又爆发了宗教战争。曾经调查和处理此案的法官因异教徒的罪名被判处了死刑,也被推入熊熊烈火之中。临死之前,他想方设法将自己的日记保留了下来。
【鉴赏】
影片的剧作很有特色,它以单线式的传统叙事法为引,中间却以贝尔唐的心理活动和法官的查访与推理为主,形成多侧面的叙事视角。此外,影片还把历史性的顺时序叙事(马丁·凯尔的出走与归来)和心理性的逆时序叙事(法官与贝尔唐在查访中的交谈)浑然交织在一起,并行展开,使真实(历史画外音)和人性(审询回答)形成了两个强大的声音。
影片中的叙事视角主要有以下三个:
(1)画外音——它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片头告诉我们此事发生在1542年8月的一个星期天,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故事。片尾告诉我们在这个故事结束了若干年后那位法官的下场。这是一个客观视角,是一个历史的声音。它代表的是“历史真实”。
(2)贝尔唐——主要在影片的前半部。这是一个内向型的和主观化的视角。这是“爱情”的视角。
(3)法官——主要在影片的后部。这是一个界于主、客观两者之间的视角。与第一视角相比,它更多的是主观化的视角,而与第二个视角相比,它则带有更多的客观性。这是“良知与理性”的视角。
影片中三个视角来源于历史、亲历者和旁证人。它们的交叉融合,使影片的叙事结构富于立体化。影片叙事的展开是从整个事件的中部开始的。法官接到对马丁的指控骑马来到阿蒂卡农庄,然后对贝尔唐进行了调查与询问。从贝尔唐的口述中闪回到她与马丁新婚之夜的种种情景。因此,影片的前半部分基本以逆时序展开叙事。这一部分的叙事直到宣布叔叔败诉,马丁无罪释放为止。这样的结构设置为观者提供了女主人公的主观视角,既可以让编导者尽情地做素材选择,把有关情节遮挡起来,又为观者造成了中断他们的投入与认同,随时出戏因而也显得更为静观的立场。
影片的后半部分——法庭开审到结局一则完全采用顺时序的叙事,如果说前半部分是从历史的画外音走向审讯问答的话,后半部分则恰恰倒过来,从审讯问答走向历史的画外音。这一主观、客观视角的不同转换和跳跃,构成了此片独有的魅力。
由于使用了这样一种叙事结构,影片中便相当自由地两次出现了情节上的“遮挡”。一次是马丁到家后没有认出童年的朋友尼柯拉来,他毕竟是假的,他不可能对真马丁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这类的事情在马丁刚回来时一定会出现的,但影片中没有表现。第二次出现在公判后叔叔败诉、马丁与妻子在床上作乐。此时的妻子已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冒牌的,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们一起在床上会谈些什么,但也是不难想象的。影片中又一次没有表现这一切。所有这一点,都为影片造成了一种扑朔迷离的色彩。
编导者们把故事的叙事法提到与故事情节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种笔法的巧妙融合,使影片结构层次丰满,条理多变,立体感强,为影片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我们所知的中国影片里,有两部合拍影片是采用类似“马丁·凯尔的归来”结构的,是从事件中部展开叙事的。一部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影片以况易山到日本去寻找儿子的逆时序叙事和日本棋圣到中国来参加比赛的顺时序叙事完成了整个剧作的结构。另一部影片是《末代皇帝》:影片以溥仪作为战犯被押解回国路上的回忆——逆时序叙事和改造为公民的溥仪的生活——顺时序叙事这样两部分组成全片的剧作结构。这两部合拍片的先后出现,无疑为我们开扩了现代电影剧作的视野。
这部影片的编剧之一是让—克洛德·卡里埃,这位年逾六旬的电影家曾做过导演、演员,但他对电影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编剧方面。他的剧作充满个人对社会独特的视点和某种超现实主义的色彩。他与众多的导演合作过,为国际银幕留下了许多重要作品。其中有:路易斯·布努艾尔的《女佣日记》(1964)、《欲望的隐晦目的》(1976),路易·马勒的《窃贼》(1966)、米洛斯·福尔曼的《拿开》(1971),戈达尔的《人人为己》(1980),瓦依达的《丹东》(1982),施伦多夫的《斯万的爱情》(1983),大岛渚的《情侣马克斯》(1985)等等。与其相比,导演达尼埃尔·维涅倒显得成就平平,仅有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
《马丁·凯尔的归来》以人道主义与理性对家庭、宗法、战争与爱情等诸多道德观念施行再矫正。以传统的宗法道德为标尺来衡量:假马丁是个背信弃义的战场逃兵,他竟然夺人妻室、占人家财,是一个大骗子,他的行为为道义所不容,实属十恶不赦。
但是以人道主义与理性为准绳来检测:假马丁的弃军从农、牺牲自己、保护家室、献身爱情又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是勇敢与忠诚的象征,是自由博爱的化身。“你曾是我的好妻子”,他最后的话呼唤着人道与良知。总之,马丁一方面是英雄、另一方面又是孬种,他的作为虽与道义格格不入,却能为天地所容,正像他的那两位审判法官对他的行为评论时说得那样,他是“魔鬼和上帝的化身”。影片中的假马丁英俊、高大、火热、完美,而真马丁则丑陋、矮小、冰冷、残缺,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这一倒置,是否可被看作是编导者们的道德矫正呢?
有趣的是,影片中青年时代的马丁扮演者,从外部长相来看酷似假马丁的扮演者热拉尔·德帕迪厄,而不像真马丁。莫非仅仅是为了确保这一以假乱真的效果吗?影片编导甚至用演员德帕迪厄的声音来为年青时代的马丁配音。他们的意图和立场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准确复原中世纪的法国农村风貌,影片编导请大学教授做顾问,以法庭文献为素材,用农民做群众演员。影片在画面上追求中世纪绘画的棕黄色光调,受到欧美人士的广泛注意。另外,片中的音乐设计也相当考究,它出现在马丁归来,马丁重获自由、马丁向全村人呼吁出庭作证和马丁与贝尔唐诀别几处,有效地渲染了气氛。
《马丁·凯尔的归来》是当代西方青年书写在人道主义大旗上的“要作爱,不要作战!”的有声有色的注脚。在一个互相残杀、充满敌视的世界里,他们渴望归来的是人性,是人道主义,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