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灼人》
1994 彩色片 90分钟 俄罗斯特里泰制片厂/法国开麦拉奥诺耶影片公司联合摄制 导演:尼·米哈尔科夫 编剧:鲁·伊布拉吉姆别科夫 尼·米哈尔科夫 主要演员:奥·缅什科夫(饰德米特里) 尼·米哈尔科夫(饰谢尔盖) 伊·达普库娜(饰玛露霞) 娜·米哈尔科娃(饰娜佳) 本片获199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95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外国语片奥斯卡金像奖,1995年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国家奖金
【剧情简介】
1936年夏天的莫斯科凌晨。克里姆林宫教堂的圆顶在黎明的雾霭中闪亮。
一个身着白色亚麻布套装的男子从一辆黑色轿车里出来,走进一座多层楼房台阶上那扇沉重的大门。这个男人在电梯里思考着什么,同时往镜子里打量自己,他很帅气:一双黑眼睛炯炯有神,弯弯的眉毛也很漂亮,长长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在他那晒黑了的脸上,从眉毛到鬓角处有一道细细的伤痕。
电梯到了7层,那男子走出电梯间,从上衣口袋掏出一串钥匙,然而他面前的那扇门自动启开了,门旁出现了一个肥胖笨重的老头儿。老头儿叫菲利普,是影片主人公德米特里·安德烈耶维奇家在革命前的家庭教师。
德米特里准备去浴室洗澡。屋里响起了电话铃声。菲利普告诉德米特里,电话铃几乎响了一整天,但遵照德米特里的吩咐,他一次也没有去接。
德米特里边脱衬衫边向电话机走去。在他的背上,观众可以看见,在肩胛骨下面,有一条深深的疤痕。
德米特里光着上身,坐到电话旁的椅子里,最终拿起了听筒。
德米特里:“那么我能说什么?为什么恰恰是我?好吧,我同意!但这确实是最后一次了。”
菲里普在读报:“不请自来的客人……最近两周在莫斯科郊外曾有两起突然出现球状闪电的记录……给劳动者的生产、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很大的损害……”
红军师长谢尔盖·柯托夫一家在莫斯科郊外别墅区休假。谢尔盖的妻子玛露霞温柔美丽,小女儿娜佳活泼可爱。时值斯大林飞艇制造节和航空飞行节。别墅区的人们也忙着搭建节日的观礼台,挂标语口号。
几辆坦克从公路上径直驶向村边一大片庄稼地。谢尔盖那时正在浴室洗澡。他把短裤套在湿漉漉的身上,从浴室飞奔而出,骑上马,消失在尘埃中。
谢尔盖的喊叫声企图压过坦克的隆隆声:“都得上法庭去!怎么,打仗了?人们种庄稼、收庄稼。这是集体农庄的粮食,你明白吗?”
一名军官在这半裸着身子、赤着双脚、双眼疯狂地闪烁着怒火的男人脸上认出了传奇英雄师长。他接受了师长的劝阻,命令坦克改变队形。
别墅里,玛露霞的母亲和几位客人正在准备早餐。白色咖啡壶口上雾气缭绕。油煎吐司热气腾腾。一派契诃夫小说中的田园风光。
小娜佳哼着《疲倦的太阳》的曲子,擎着双手,与想像中的舞伴共舞。后来,她那幸福的小脸出现在栅栏后面。少先队的队伍沿着栅栏走过。一个很奇怪的大胡子老爷爷戴着墨镜,挽着两名少先队员的胳膊,非常起劲地高唱:“更高,更高,更加高……”
娜佳饶有兴味地看着瞎老头用棍子探着路,来到栅栏边,并请求小姑娘把他带回家。瞎老头坐到钢琴边,敲击着琴键,开始用意大利语歌唱。玛露霞的母亲奥尔加认出了德米特里——她丈夫多年前的得意门生,玛露霞的初恋情人。玛露霞则克制着激动,介绍谢尔盖和米佳(德米特里)相互认识,但谢尔盖却说他俩是老熟人。玛露霞迷惑不解,而米佳却说:“哦,这是很久以前的事,在另一种生活里,而且是一面之交……”
米佳和玛露霞并排躺在沙滩上。他看见她的腕关节上有一条白色的疤痕。这是玛露霞因为米佳8年前的突然消失割腕自杀留下的印记。当米佳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时,她回答:“理由很简单……一个你爱他胜过自己生命的人,你的第一个男人,几乎是你的丈夫,在一个美妙的日子拿起箱子说,到婶婶那儿去几天,就永远消失了……”玛露霞还告诉米佳,她自杀未遂是因为不知道应该在水里割腕,在水里,血是不会凝固的。
下午,在凉台上,米佳以给娜佳讲故事的方式向大家叙述他的过去。他说,他见过太多的鲜血和苦难,他不愿意不幸和流血发生在这个他热爱的大家庭里。他那时才27岁,他很想活,于是他被一个大人物派到了一个陌生地方。米佳暗示,娜佳的父亲谢尔盖就是那个驱走他的人。谢尔盖是在国内战争时期认识米佳的,当时米佳是个白军,柯托夫召降了他。
下午,在阁楼上的房间里,谢尔盖向玛露霞承认,是他派米佳走的,并且说: “10年过去了,我不记得了……那时候,我们向国外派了多少人?! 大使馆,代表团,贸易处,记者……他有经验,懂许多种语言……”当玛露霞问他,如果派他走,他是否会离开她和娜佳时,谢尔盖说:“当然会走,我是军人嘛。”他还说:“我如果走,是因为我爱祖国,而他是因为害怕,想要救自己的命。”
下午,玛露霞在阁楼上看见米佳和谢尔盖在交谈,娜佳站在他俩中间。谢尔盖在认真地听米佳说话。娜佳并不知道,米佳的造访实际是肃反委员会的安排。他是来执行逮捕谢尔盖的命令的。
谢尔盖已经意识到米佳的到来是不祥之兆。他问:“车什么时候来?”他要求米佳不跟任何人说一个字。对于大家,米佳只是一个不速之客而已。
大家在花园里玩踢足球的游戏。米佳走到荨麻丛深处找足球时,突然与谢尔盖碰了个照面。谢尔盖审视着米佳的眼睛,似乎在等他。米佳问谢尔盖:“……这很奇怪……您怎么,什么都不明白?您只剩一小时了……您为什么还要把它浪费掉? ……”
谢尔盖佯笑着说:“你以为我会跑去烧文件?……或者企图自杀?……你这个讲故事的人!你为什么不在自己的童话故事里叙述你在1923年就已经是被苏联人民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安局招募的暗号叫 ‘钢琴家’ 的秘密特工了!……”米佳说: “我是被迫的……他们允诺,不再碰我,但他们骗了我,把我的一切都夺走了,这一掠夺你也参加了: 生活,爱情,玛露霞,专业,祖国,信念——所有的一切!……”当谢尔盖说他以后会考虑米佳把他投入监狱这一行径时,米佳说:“关于这一点,我可以提醒你,5天之后,在自己的号子里,你将自愿承认,从1920年起你就是日本间谍,1923年起又充当了德国间谍,你还是破坏分子和谋杀斯大林同志的组织者!……如果你不签字,那么有人会提醒你,你有妻子和女儿!……”被米佳的威胁激怒了的谢尔盖猛抽米佳的脸,把他打倒在地。
傍晚,娜佳看见一辆锃亮的黑色轿车亮着微黄的前灯向他们家驶来,以为它是来接米佳的。一个肃反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在车窗口问娜佳:“小姑娘,这是17号别墅吗? ……”
娜佳非常兴奋地向房子那边喊道:“米佳叔叔……他们来了!……很漂亮的车……”
米佳和谢尔盖的目光相遇: “那么……该走了……”
谢尔盖对玛露霞说,他要和米佳一起回莫斯科。玛露霞在告别时,请求米佳 “不再消失”。
娜佳拉起玛露霞和米佳的手,拽着他们向栅栏那边走去。谢尔盖把一封信交给了他们家的一位亲戚,请他明天早晨转交玛露霞。
谢尔盖在玛露霞的脸上留下一个轻吻后,便坐到后座的位置上,肃反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紧挨着他坐下。一丝不安的阴影在玛露霞脸上闪过。
米佳答应娜佳试着开车,小姑娘竭尽全力用小手握紧方向盘,谢尔盖看见女儿那发卡下露出的一绺淡褐色的柔软的卷发,听着她的笑声,自己也不由自主地陶醉地微笑了。
娜佳从车上下来,“砰”的一声关上车门,车子平稳地启动。所有的人,除了谢尔盖,都变得严肃起来。在车后镜里,谢尔盖看见女儿那小小的身影。娜佳在向他们挥手,轿车掀起的尘土渐渐地把她淹没了。
谢尔盖建议大家为节日干杯。可车里所有的人都拒绝与他同饮,他用军用水壶里的酒把自己灌醉,并被肃反人员缴了枪。谢尔盖说:“没什么……明天你们就得把手枪还我,还得向我道歉……把我送回家……”
……谢尔盖醉醺醺地微笑着,又做了个向车门去的动作,立即有一只钢铁般的大手抓住他的衣领并猛地把他按下。狂怒的谢尔盖扭过身去,威胁地举起手,但这时坐在前排的大个子扇了谢尔盖一记耳光,这一击把他打倒在座位背上。
……谢尔盖戴着手铐背靠着车座坐着。他的军装被撕破了,还染上了鲜血。
远处,树林的上空,斯大林的画像在阳光下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突然,谢尔盖的胸膛里爆发出一声可怕的呻吟,这呻吟几乎像喊叫。渐渐地,呻吟变成了绝望的号啕大哭。
别墅里,娜佳在自己的小床上幸福地入睡,而隔壁房间可以听见玛露霞压抑着的哭声。
清晨,一辆轿车驶近莫斯科河畔的一幢房子,德米特里下了车,向驾驶员挥挥手,便消失在台阶上。
球状闪电在德米特里家徘徊,缓缓地飞入卧室……它飘过墙上的照片:米佳和小玛露霞,米佳和玛露霞的父亲,米佳在巴黎,米佳和肃反工作人员在一起。
球状闪电渐渐接近盥洗室。从那里传来米佳的口哨声和水流声……
客厅里传来了固执的电话铃声。
镜头拍摄米佳的肩部特写。水下,他的胸部均匀地起伏着。而那水却不知怎么慢慢地变红了……窗外,克里姆林宫教堂的金顶在晨曦中闪亮……
画外传来一个妇人衰老的声音:“米佳叔叔自杀后几个月,爸爸被枪杀了……妈妈和我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55年,在爸爸平反之后,我们又回到了莫斯科。这时妈妈已经病得很重,她喝酒,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她死于1964年,就在赫鲁晓夫下台的那一天……可是我还活着……”
【鉴赏】
在俄罗斯著名电影艺术家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创作道路上,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太阳灼人》(1994)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意义。这样评价这部作品,并不是因为1995年奥斯卡最佳外国语片奖和戛纳电影节大奖对它的青睐,而是因为,在《太阳灼人》一片中,尼·米哈尔科夫作为一个俄罗斯电影艺术家的才华得以充分发挥,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太阳灼人》在获得上述两项大奖之前,已经在俄罗斯境内获得巨大的票房价值,尔后又成为1995年俄国境内最卖座的影片。被称作“尼·米哈尔科夫现象” 的《太阳灼人》在世界影坛的成功,给近年来受好莱坞电影冲击而处于危机中的俄罗斯电影带来了复兴的希望,而尼·米哈尔科夫本人也成了俄罗斯当代影坛的风云人物。
《太阳灼人》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俄罗斯一个优裕幸福的家庭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一天。影片的题旨深藏着历史的经纬以及革命家和知识分子在那段特定的历史中的悲怆。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与该剧本的合作者鲁斯塔姆·伊布拉吉姆别科夫一道,以爱情的纠葛、嫉妒、阴谋及背叛为颜料,以田园诗般的莫斯科郊外别墅村的夏日为背景,挥洒自如地描绘出一幅策划于特定历史层面上的政治风云与爱情悲剧的图画。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1971年毕业于莫斯科电影学院罗姆工作室。他出身于莫斯科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父亲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母亲娜塔莉娅·冈恰洛夫斯卡娅都是著名的俄罗斯作家。他的曾祖父瓦西里·苏里科夫和外祖父彼得·冈恰洛夫斯基是著名画家,而他的哥哥安德烈·冈恰洛夫斯基则是享誉当代世界影坛的著名导演。艺术创作的氛围早在尼·米哈尔科夫的童年时期就熏陶着他,而与一些经常造访他家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人物的交往对年轻导演的艺术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太阳灼人》里,作为导演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表达了他一如既往的对生活的感受,并表现出他对于逝去生活特征的准确把握和富于忧郁之美及诗意的再现天赋。在《一首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1997)、《奥勃洛莫夫生活中的几天》(1980)等在国际上频频得奖的影片中体现出的怀旧风格,跳跃的,有时又是无间断的剪辑特点,以及镜头处理上的绘画特质,在《太阳灼人》里再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用开阔的银幕空间吸引观众,带领他们去经历1936年的一个夏日。从日出到日落,爱的激情与政治的风波交织在一起。影片开始是郊外别墅优裕闲雅、甚至有些慵倦的生活氛围。晴和的天气,尚未被政治风波触及的琐细恬适的家庭欢乐,还有同主人公一家邻近的少先队夏令营的活动、集体农庄田野上的军事演习……人们穿着白色的夹克和布拉吉,品尝着丰盛的食品,吉他曲那快速有力的节拍伴着休闲的人们,他们轻佻、放纵、淘气……这一切虽然略有一些颓废的感觉,然而却很温馨,富于幽默感,叙事上也很和谐、贴切,导演为观众提供了无忧无虑的心灵感受。然而,随着情节的展开,不速之客德米特里的到来及黑色轿车的出现,导演又让观众从对主人公们的自由懒散的生活的沉醉中间离出来——别墅并没有远离尘世,生活其中的人们通过各种途径为社会和政治所左右。那在影片片头就出现过的转动着的左轮手枪,那慑人心魄的不时在空镜头中游弋着的球状闪电,使观众隐约地预感到悲剧即将发生,而那些可爱的剧中人很快就会消失。就这样,尼基塔·米哈尔科夫那带有讽刺意味的蒙太奇对接、渗透到镜头内部的完美无缺的斜阳光线的运用,在描绘主人公们生活中一个个瞬间的同时,让观众为触及历史上那恐怖的一页而震颤,从而诗意地传达了影片深邃的历史内容和思想意念。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善于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实现导演的创作构思。在《太阳灼人》里,他要求演员注重心理描写,通过细微的形体动作来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例如,女主人公玛露霞面对突然出现的昔日恋人德米特里的不安心绪通过女演员用手指下意识地弹击玻璃杯的特写得以确切地表现;玛露霞为自己倒水时,竟没有发现水已溢出杯子,这样的细节处理也很见功力。男主人公柯托夫因德米特里的到来而不安的情绪,以他在客厅门前徘徊来表现;而当德米特里成为柯托夫一家人的注意中心时,男主人公则独自退到餐室的桌旁默默地喝茶,以掩饰其茫然无措的心情……
奥列格·缅什科夫扮演的德米特里一角颇具丰采。这位在近年来的俄罗斯话剧舞台上创作颇丰,被称为欧洲最出色的演员之一的年轻人,在影片《太阳灼人》中把一个内务人民委员会的特工表现为一个善于伪装、带着残忍的幽默感的知识分子。他装扮成一个奇怪的老人,讲着过去的故事出场,而这个老头儿的出现,就是即将发生在这座别墅里的一场骇人听闻的“假面舞会”的前奏。奥列格·缅什科夫以明澈动人的钢琴演奏、热情奔放的康康舞步,娓娓道来的童话故事,在高水平的情绪化表演中,把德米特里这个将红军英雄柯托夫永远地带走的死亡使者的虚伪、空虚、软弱的本质刻画得意味深远。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小女儿娜佳·米哈尔科娃把剧中人小娜佳那超凡的个性与令人惊叹的童真结合得完美无缺。影片中,小娜佳的形象简直就像费里尼的经典作品《甜蜜的生活》里那个被称为“翁布利亚教堂的天使”的纯朴的浅发姑娘。她的纯洁、她的天真,还有她那令人忘情的感染力,只属于无忧无虑的平凡日子。影片的结尾处,小娜佳那么欢快优雅,那么充满希望地把亲爱的父亲永远地送走了。这一戏剧性冲突所造成的强烈的艺术效果,使观众的心在隐隐作痛。
作为演员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表演天才在《太阳灼人》里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扮演的男主人公红军师长柯托夫没有丝毫的造作之态,就像在生活中一样。一如以往的表演作品,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主人公的语调、动作、步态都带着演员本人的印记;奇怪的是观众恰恰喜欢尼·米哈尔科夫这种“千人一面” 的表演特点。
《太阳灼人》剧本的合作者,著名电影剧作家鲁·伊布拉吉姆别科夫曾强调,这部影片不是应景之作。的确,尼基塔·米哈尔科夫选择这一题材的勇气和在影片中所表现出努力进取的创作立场是值得称道的。今天的俄罗斯观众,在看过了 《悔悟》 (1984)、《53年寒冷的夏天》(1988) 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反思历史影片之后,已不再能被什么打动。现实生活的沉重使他们转而到通俗轻松的娱乐性影片中去寻找暂时的慰藉;许多导演也纷纷改弦易辙,放弃了对那段特定历史的思考。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在《太阳灼人》里拒绝评判他的人物或形成这些人物的体制,他无意感怀某种早已逝去的世外桃源,也不想卷入对苏联“功过”的时髦论争。作为一个思想深邃的俄罗斯人,他感兴趣的是祖国的历史,呈现给观众的是一道被暴风雨冲刷过的、但并没有彻底冲毁的风景。影片的创作者把出身于贵族家庭的知识分子德米特里设计成一个内心苍白、自私虚伪,为功利而背叛爱情的机会主义者,而把布尔什维克斗士柯托夫描写为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并以他那不同凡响的英勇、浪漫、热爱生命,更珍惜理想的个性感染观众。这样的角色设计,恰恰是这部作品超越时空的价值所在,也使观众深切地领会到这部艺术作品道义上的感召力——与其说一个人的高贵品质源于其出身,莫如说来自自身的修养与素质;一个人的高尚与否取决于做人的原则,取决于他所继承的传统。
《太阳灼人》是一部感人的影片。一段历史,一个阴谋与爱情的故事就这样被浓缩在1936年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夏日里。观众从影片那几近白热化的紧张的戏剧性冲突、丝丝入扣的细节设计、史诗般恢宏的构架中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感受到了影片所传达的历史苍凉感,并深切地理解了影片创作者对沧桑的记述和对岁月的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