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相信很多人一定不会陌生。这首歌篇幅短小、旋律明快,具有浓郁藏族民歌风格,登上舞台不久便传遍了大江南北。如今,这首歌已经被好几代人传唱了近六十年,仍然是百听不厌、常听常新,不少人都能跟着这悠扬酣畅的旋律哼上几句。今天,我们就给您解密这首藏歌背后的故事。
照片上这位老人,名叫常留柱,是一位男高音歌唱家,出生于上海。1960年,26岁的他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他远赴西藏支边。
来到西藏后,常留柱在西藏歌舞团担任独唱演员和声乐教员,他当年创作并演唱的西藏歌曲《我心中的歌献给解放军》,被录制成唱片,曾一度风靡全国。那么,这位老人与藏歌《北京的金山上》有什么关系呢?
红歌经典《北京的金山上》原唱:常留柱
作为一名专业音乐人,常留柱来到西藏以后,就成为了藏族同胞的“知音人”。他深入基层、踏访各地去采风,虚心向藏戏老艺人和民歌手学习藏歌特殊的演唱技巧。他常说:“一方面我向老一辈学藏语,另一方面我又向老民歌手学民歌,当时我就学了很多优美的民歌。”
一次偶然的机会,出外采风的常留柱,从一位叫扎西的藏族老艺人那里,听到了西藏山南地区一支古老的祝酒歌。这首曲子原本是经常在当地的宗教仪式中演唱,但是老艺人却别出心裁,编进了新词。歌词大意为:“在北京的金山上,吹起了金色的号角,不知是谁在吹啊,听得人心里非常高兴。”
老人给这首歌重新取名,叫《北京的金山上》,以此表达藏族人民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深情厚谊。这首歌的雏形,就是这么来的。不过,也许您要问了:这北京哪来的金山呢?
原来,藏族是一个尊重大山、高山的民族。在藏民心目中,雪山永远是神秘而崇高吉祥的。因此,藏民们将一座座高山尊为“神山”,他们为“神山”供奉哈达、遍插经幡,还垒起一堆堆神秘的玛尼堆祭坛。山,在淳朴的藏民心中,具有图腾的神圣意义,他们想象伟大领袖毛主席居住的北京城,一定有着比他们敬仰的雪山更高大庄严的山,那就是金山。
玛尼堆
常留柱从老艺人那里听了这首祝酒歌以后,心情非常激动。因为这首歌不但旋律清新悠扬、地域风格鲜明浓郁,而且里面还使用了西藏民歌特有的一种演唱技巧---“跳音”。什么是“跳音”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快速急促而又时断时续的发音。比如这首歌里面的“照四方”的“方”字、“太阳”的“阳”字。
常留柱被深深地吸引了,他心中升起一个迫切的念头,那就是把这首歌搬上舞台。但在当时,这首歌的歌词并不十分成熟,而且只有藏语、没有汉语, 怎样才能把这首优美藏改编完美、推向全国呢?常留柱想到了一个人。
照片上这位,名叫马倬,是一位作曲家。他曾先后在陕甘宁边区文工团和西北文工团工作过。1960年,他作为援藏工作队队长,和常留柱一起进藏。当听完常留柱唱的这首歌之后,马倬的心情也非常激动。自信满满的他,当即对常留柱打下包票,说:“太好了,我非常喜欢这民歌,这是一块最好的璞玉,我一定要把它雕琢成一首全国人民都喜欢的好歌!”
就这样,常留柱和马倬两人开始对这首藏歌进行最初的编创。马倬首先按照原来的民歌,加了两句前奏,改了最后一句的音调,然后让常留柱试着用藏文演唱。第二步,马倬再着手把歌词改编成汉语。这个困难比较大,因为将汉语谱到藏族民歌上,既要兼顾汉语的音、韵,又要注意间奏和音调的多方面结合,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马倬最初创作出来的谱子,只有一段,也就简简单单六句词,却充分表达了翻身获得解放的百万农奴对党和毛主席淳朴、真挚的感情。以后每年春节慰问演出、下部队、到基层演出,或者到藏民家里去贺节贺喜,常留柱都会唱起这首歌,并且受到了藏族同胞们的热烈欢迎。 这样,常留柱就成了这首歌歌名副其实的首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