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冷遇到爆红——贝多芬陈酿,越久越香

  作为一位世所公认的音乐巨匠,贝多芬的伟大体现在方方面面,抛开他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和为全人类团结而呼喊的人文关怀,仅从音乐技法角度而言,他也在涉猎的每一种体裁中进行着影响深远的创造。

在此前“音乐相伴·聆听心灵”的微信推送中,剧小院与各位爱乐朋友们一起赏听了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今天的微信就让我们一同走近“乐圣”的小提琴协奏曲吧!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唯一一部完整的小提琴协奏曲。1806年12月在维也纳剧院首演,小提琴家克莱门特在他的义演音乐会上演奏了此曲。那场音乐会中,占主要位置的曲目是法国作曲家梅于尔的序曲和克莱门特自己的一些变奏曲,贝多芬的协奏曲则处于节目单中缓和疲劳的位置。维也纳剧院在首演第二天的报道是:

“克莱门特拥有魅力、力量和音准保证演奏艺术获得赞赏。至于贝多芬的协奏曲,评论的看法比较一致:认定它美丽但有些牵强,作品结构很弱,无休止的重复某些无趣的部分可能导致了疲劳。”

从评论看来,这部作品当时没有受到听众和同行的广泛认可。贝多芬在篇幅巨大的《第三交响曲》之后创作的这部协奏曲也篇幅甚长,25分钟的第一乐章几乎相当于莫扎特同类协奏曲的全曲时长。主题多次重复,单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就重复了五次之多。这让当时习惯于莫扎特、维瓦尔第音乐模式的听众难以接受。另外,由于此作在首演前的两天才创作完成,克莱门特上台几乎是视奏第三乐章,演奏质量无法保证,过多的加花处理也掩盖了不少作品的光芒。

从历史记载来看,克莱门特可能没有再次演奏该作,贝多芬也很可能没能再于公共场合听到这部作品。贝多芬离世的几年后,巴约、维厄当虽然成功演绎了这部作品,却依然没有唤起其他人对这部作品的共鸣。那时公众的“审美趣味”正被另一种风格的协奏曲所吸引——当时欧洲小提琴界,以帕格尼尼为首的新一代小提琴家所刮起的炫技之风大行其道。

*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于1815-1830年创作了六部协奏曲,这些协奏曲顺应了协奏曲体裁形成之初追求演奏技巧的定位,将炫技发展到一个高峰。相比之下,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遵循了莫扎特的古典协奏曲的结构,吸收了法国学派的风格,延续了严谨磅礴的德奥传统。其演奏难度不大,虽然拥有深刻的内涵和严谨的逻辑,在当时看来显然没有“炫技派”那么“吸引眼球”。

*门德尔松

时过境迁,1844年,门德尔松和约阿希姆卜合作,将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重新搬上舞台,大获成功。门德尔松自己创作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被誉为“炫技展示和严肃写作之间抗争的和解之作”,所以他很能理解《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价值。而此曲翻身的根本原因在于,那时听众的审美趣味已经变得多元化,在炫技作品不断涌现的阶段过后,人们也开始渴望听到内容更加深刻的音乐,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也被重新认识与接受。

事实上,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对小提琴协奏曲在当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贝多芬笔下独奏小提琴的地位是空前的。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中,只存在“独奏组”而没有单个的独奏乐器;而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虽然确立了独奏乐器的独立地位,但独奏声部很难与乐队抗衡。

如果说,莫扎特的协奏曲乐队和独奏的关系是“众星捧月”的话,那么在贝多芬的这首协奏曲中,这两者已经发展到相辅相成的平等地位。《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乐队是交响化的,不像过去那样只起到伴奏作用。乐队音色丰富多变,不但起到维护协奏曲竞奏原则的职责,还承担了重要的“戏份”,具有自己的主题和性格,例如,常以庞大音响突然打断平静的气氛,又或是抒情婉转地将主题娓娓道来,通过多次对话与独奏乐器共同实现空前的交响气势。

至19世纪后半叶,这部作品逐渐成为了大多数小提琴家演奏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作品,还影响了之后很多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作曲家纷纷摆脱帕格尼尼的纯粹技术展示,将技巧与思想性结合在一起。在柴科夫斯基和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中都能看到贝多芬这部作品的影子。如今,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已经成为音乐会中高频出现的曲目,也成为了演奏家心中一座崇高的丰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贝多芬  贝多芬词条  陈酿  陈酿词条  冷遇  冷遇词条  
音乐乐曲

 古琴指法及符号图表

古琴指法及符号  减字谱的指法符号,是由文字谱的谱字减笔缩写而来的,开始较繁,各谱使用也不一致。经历代琴家的改进,废弃不用的,归并同类的,简化复杂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