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未必沉默

暮年孤寂,少年无知,两个都靠青壮年养活,而青年偏又浑浑沌沌,壮年未免愤愤不平,虽然总打扮成个君子模样,但“君子兮不素餐兮”,眼见自己已志之有倦,好歹也是该做点事情的时候了,但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做,因为c""""est la vie (这就是生活),无可奈何下,百无聊赖中,只能黑着一张大脸,对那刚欲张口的青年吼道:也有你说话的份儿? 

于是那青年就“沉默在幸福里了”。 

中华果然文明上国,具体到说话上也规矩繁多,搞得连朋友间谈天也是慎之又慎,礼貌不已,生恐犯触天条,为保险计,其实倒不如沉默不语,反正洋人早也说过:silence is golden。而洋人说的话,想来是不会错的。 

沉默中低下头去,没有事做,只好拿古书来看。翻阅古籍时不幸发现,我们规矩多得往往失了分寸,总是慎如何如何,不如何如何,莫如何如何,却从未听过谁说该如何如何。那么,该如何如何呢?答曰:不知道。 

于是不免疑惑,静坐苦思,想到头皮都快破掉时再也忍耐不住,张口欲问:这…… 

同时便听到长辈教训说:也有你说话的份儿? 

自然,中国人总有中正调和的精神,不愿出那风头。况且又是最怕“不思而立言”,因为韩非早盖棺定论过了,不知而言,“不智”。还有一句也需牢记心头,奉为行事准则的:不自见也,故明。然而可惜的很,说这话的人自我表现欲显然相当旺盛,因为真正“不自见”的人根本从来不发一言,更不会别人称赞几句就美得不行,于是笔杆频挥,将自己认为高超精妙的逻辑写得荡气回肠,编成本叫《道德经》的册子以流传后世。 

话是不可说的,或者至少不可多说,因为多言多败。但如果真有问题在,不论多不多言都是要坏事的,毕竟掩盖着问题并不等于它不存在,欲盖弥彰,反会令人疑心那沉默背后的未知。所以也未必要沉默,不论青年还是壮年,又何必为求全身而退而沉默呢?做出个冷面的样子来,每说话前都先在心底盘算十万八千遍,偏要语不惊人死不休似的,难道就真能怎样不成? 

对于青年,老头老太们说得清楚:你们还小,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然而,就因此不说话么?况且我们平日听到的空言妄语也不算少了,说那些话的人又有着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年轻人未必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古代便是如此,又何况是二十一世纪?更何况有些人一辈子也不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而另一些人则恰恰相反。用这样的所谓理由来堵住青年的嘴只有表明了这些人的无能,在各个方面的。 

没有理由的话根本没有理由相信,因为如果这样便轻易中招,从此沉默,那不久就会发现,除了吃饭睡觉发牢骚之外,我们无事可做。 

有什么理由沉默?想想,忠言往往逆耳。中国“文明”数千年,自古便有“不言人之恶”的好习俗,然而中国人又好为人师,总是有很多言语埋藏着等待教训别个,那可如何是好呢,思来想去,自然只能笑幼而不议老,訾下而不谏上,讽内而不言外,而且还偏要为自己开脱一下,同时告诫他人:不能受谏,安能谏人?使对方哑口无言,而自己心中暗喜非常,充满了“智慧的快乐”。以年龄和经验的优势压下来,那自然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了,但有什么意思呢,只会让人从中闻到一丝“卑而言高”的味道。 

我们又何必听这些言辞?青年未必沉默,即使沉默安全而不沉默危险,因为只有在紧张肃杀的险境中,人才会迸发出蓬勃的精神和无穷的活力。当然,我们却也未必不沉默,但总要有不沉默的权利,正象我们一直所以为的那样。 

需要补充一点:我并非吃饱了没事而在这里闲得发牢骚消磨时间,那也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不仅不喜欢,而且还相当地厌恶。我只是希望那些早就享受过青春滋味的老家伙们趁早闭嘴,过他们该过的好日子去,这样我们就不用除了吃饭睡觉发牢骚之外无事可做了。 

然后我们才可能有机会真正用心体验青春所带来的无限欢乐和悲伤,在我们还抓得住它的时候。 

注意注意注意:看完后去看看(猜猜,写的是什么)这篇文章,去猜一下,测试一下你们的文学水平,谢谢!!!!!!!!!!!!!!!!!!

“理财帝”经典语录及精彩解说不容错过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未必沉默  未必  未必词条  沉默  沉默词条  未必沉默词条  
故事

 有一种故事叫泪流满面

那年,她十六岁,喜欢上一个男生,可是那个男生比她大多了,他不算很高,也不算斯斯文文的,但很喜欢车,成绩还算好,常是单位的前几名。虽然在当时,早恋已经不是什么大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