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代名将的千古奇冤:探秘岳飞死因之谜

岳飞是宋朝的忠良大将,他的死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众所周知的是岳飞是被秦桧这个小人冠于“莫须有”的罪名害死的。但“莫须有”到底是何意?岳飞真是死于“莫须有”的罪名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一代名将的真正死因吧。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的记载:一代名将的千古奇冤

  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夜,抗金名将岳飞被押解到杭州大理寺狱中的“风波亭”下。狱官端上一杯毒酒:“请吧,岳将军。”岳飞面不改色,要来纸笔,秉笔书就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然后长啸一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死时年仅39岁。

  此后,岳飞的养子岳云、副将张宪一并被押往刑场,腰斩示众。一代名将,就此殒身,结局惨烈,令人扼腕。

  岳飞出生在一户农家。自幼喜读《左氏春秋》和孙吴兵法。相传他天生力大无穷,还没成年时便可拉动300斤力道的大弓,且射术精湛,可以左右开弓。岳飞的青年时代,正值两宋交替、金兵肆虐。立志报国的岳飞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金的队伍中,因为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而不断得到擢升。

 

岳飞出生在一户农家

  靖康之变后,岳飞担负起收复中原的重任,率军北伐,与北方的伪齐政权(金人扶植的傀儡政权)和金兵进行了数度决战,收复了大片失土。

岳飞精通兵法,敢为士先

  岳飞精通兵法,敢为士先,他所率的部队作战英勇,连战连捷,经常以少胜多。敌兵中的汉人一听是“岳爷爷的部队”,都纷纷来降。同时,岳飞的部队军纪严整,赏罚分明,对百姓秋毫不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民间百姓都亲切地称之为“岳家军”。

  南宋绍兴十年(1140)春,金大将完颜宗弼奥(女真名金兀术)率金兵大举南侵,“岳家军”与其在郾城进行决战。岳飞巧用谋略,大破金兵王牌部队“铁浮图”(连排重装骑兵)和“拐子马”(最精锐的骑兵部队),一举歼灭完颜宗弼的数万精锐。继而,“岳家军”又在颍昌大败完颜宗弼,兵临朱仙镇,包围了故都开封。

  就在收复中原有望之际,一心乞和的宋高宗接连发了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岳飞无限怅恨,长叹道:“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然后饮恨撤兵。

  岳飞回朝后立刻落入了秦桧等人早已编制好的罗网之中,以谋反罪名被逮捕审讯。在多次审讯毫无进展的情况下,秦桧暗自命人于狱中杀害了岳飞。宋孝宗即位后,下诏为岳飞平反,以礼改葬。后世帝王追封岳飞为“鄂王”,谥“武穆”。#p#分页标题#e#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莫须有”之谜

  世人皆知岳飞死于冤案,秦桧一句“莫须有”的罪名,残害了一代忠良。却很少有人探究,这“莫须有”从何而来?又有何深意?

  其实,“莫须有”的典故出自《宋史·岳飞传》:岳飞父子被下狱,将要处死。与岳飞同为抗金名将的韩世忠心中不平,前往秦桧处责问原因。秦桧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听后气愤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这段记载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首先,“莫须有”真实的意思是什么?通常对“莫须有”的理解是“大概有”或者“或有或无”的意思,有人还将“莫须有”解释成“根本没有”的意思。

 

秦桧

  从对话情境看来,秦桧面对韩世忠的责问公然说出“大概有”或者“没有”,等于是承认自己枉杀忠良。一国宰相说出这种话是很不合情概有“或者”没有“,等于是承认自己枉杀忠良。

一国宰相说出这种话是很不合情理的

  一国宰相说出这种话是很不合情理的。这一疑问多次被后世学者提到过,一些学者根据宋代当时的语言用法去比对”莫须“的含义,得出的结论是:”莫须“的含义是”难道不“,”莫须有“的真正含义是”难道没有“!而把这种解释还原到对话中,也更合情理——秦桧反诘一句”这事难道没有吗“,这更像是一种回应韩世忠责问的态度。

  更为重要的是第二点——把”莫须有“安到岳飞身上是”乱点鸳鸯谱“。

  从原文我们可以看出,秦桧回答韩世忠追问的问题是关于”飞子云与张宪“,即岳云与张宪的罪名,而非岳飞!也就是说,韩世忠对于岳飞的罪过并没有提出异议,而是针对岳云和张宪的无端获罪而愤愤不平。而真正被”莫须有“害死的,其实不是岳飞本人,而是岳飞的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

  由此可知,岳飞之死,另有原因。

 

  一代忠良的致命缺陷,也许这正是岳飞的真正死因。

  岳飞自小仁厚寡言,性格内向,又因为心胸坦荡,一心为公,所以不善心机,显得过于率真。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对岳飞的评价是”岳飞恃才不自晦“,可谓中肯。#p#分页标题#e#

  早在岳飞年轻时,就曾因个性过于耿直而多次与上司发生矛盾。他曾以低级将官的身份给刚刚登基的宋高宗赵构上书,痛陈克复大计。信中称一些高级将领”不足系中原之望“,并要求皇帝御驾亲征。这一行为固然是出于岳飞的满腔赤诚,但信还没到宋高宗手中就被扣了下来。岳飞也由于越级上书违反法纪,被开除出了军队。

  岳飞成名后,宋高宗赵构非常欣赏他,除了不断给他加官晋爵外,还亲手书写”精忠岳飞“四个大字,让人做成大旗赐予岳飞。宋高宗对岳飞的领兵能力更是充分信任,不断划拨军队交给岳飞统领(”岳家军“常备部队从最初的数千人扩充到10万余人),还要求其他将领”听(岳)飞号令,如朕亲行“。

 

得到皇帝如此”隆恩“的岳飞,在性格方面却依然如故

  得到皇帝如此”隆恩“的岳飞,在性格方面却依然如故,甚至恃才乘宠,越发意气用事。

岳飞心胸坦荡,对于内心的想法毫不遮掩,也不顾及后果

  一次,皇帝准备将将领王德的淮西兵马划归岳飞指挥,却遭到主和派秦桧的阻挠,最终作罢。岳飞竟一气之下上表辞职,将军队安排给属下统领,连招呼都不打就步行上了庐山,给母亲扫墓去了。皇帝累次下诏令他回来,都被他强硬地拒绝了。

  忍无可忍的高宗只得给岳飞的幕僚下了死命令:”不找回岳飞,你们也别想活!“这样,岳飞的部下以死相求,才死说活说把”岳太尉“给”请“了回来。

  类似这样在皇帝面前耍脾气的事情,岳飞还做过很多,而这些都是做臣子的大忌啊。

  岳飞心胸坦荡,对于内心的想法毫不遮掩,也不顾及后果。

 

  宋高宗赵构因为南逃时受到惊吓而丧失了生育能力,他唯一的儿子也早早去世,于是将宗室子赵(即后来的宋孝宗)收为养子。岳飞一心为国着想,加之自己非常欣赏赵,于是屡次上书谈论立储事宜。

  要知道,古代皇家立储是皇帝的私事,大臣是没有资格过问的,而稍有染指便是杀头之罪。岳飞一片忠心,却幼稚地触碰了权力的禁区,皇帝对此自然十分厌恶。

  除此之外,岳飞还屡次上表陈词,提到要克复中原,迎回被金军掳走的两位先朝皇帝。可他没有替高宗想过,一旦真的迎回了”二帝“,如今的皇帝又摆在哪里呢?

 

宋高宗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就曾有词点透:”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只怕中原复。“而不明深意的岳飞一再提及皇帝心中的”大忌讳“,又怎能不让皇帝产生杀心呢?#p#分页标题#e#

能力令人畏惧却缺乏政治头脑的岳飞 成为皇帝和奸臣第一个清除的对象

  绍兴七年(1137),南宋大将郦琼杀死兵部尚书吕祉,率数万精兵投降了伪齐政权。这一事件让宋高宗赵构痛下杀心:这些拥兵数十万的将军,才是对自己宝座最大的威胁。

  于是,统兵十万,民望甚高,能力令人畏惧却又缺乏政治头脑的岳飞,就成为了皇帝和奸臣们第一个清除的对象。

  也许真是岳飞在政治上的极度幼稚与性格上的过于直率,才成为了他被杀的真正原因。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比自己牛逼的武将啊,如果你是皇上也不会让一个武将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奇冤  奇冤词条  死因  死因词条  探秘  探秘词条  名将  名将词条  千古  千古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