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好一位奇葩的元朝皇帝 既好酒色,又讲“诚信”

 [回味元朝(四)]既好酒色,又讲“诚信”的元武宗端木松容

元武宗海山是元朝第三位皇帝。虽然他在位期间,并没有将国家治理得多好,但他却算得上是一位守“诚信”的人,因为他死后并没有将皇位传于儿子,而是遵守了当初的约定……

1305年,身体日益虚弱的元成宗知道自己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于是在这年夏天立独生子德寿为皇太子。

 

#p#分页标题#e#

安排好了接班人,解除了后顾之忧,成宗的心里踏实多了,精神也好转了。

然而,世事难料。没过多久,皇太子就病危了。皇后卜鲁罕请吐蕃僧来作法事,她困惑不解地问:“我们夫妇俩崇信佛法,敬你为师,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难道就没有办法延长他的寿命吗?”

吐蕃僧回答说:“佛法就像是灯笼,可以遮风避雨。可是一旦蜡烛烧尽了,就无济于事了。”

回答得还真是“滴水不漏”。卜鲁罕无话可说。#p#分页标题#e#

到了冬天,皇太子去世了。成宗比他儿子多坚持了一年,在1307年正月驾崩。父子俩撒手西去,宝座空了。由于成宗在病故前没有再将皇位的继承人确定,这就使朝中诸权贵再次展开激斗。

当时皇位的争夺之战主要在两个人之间展开:一个是成宗之侄海山,一个是成宗堂弟阿难答。海山是成宗的二哥答剌麻八剌的长子,1299年奉命北御海都,在朝廷重臣月赤察儿和名将床兀儿等人的协助下,为平定北方诸王之乱立下了大功,1304年被封为怀宁王。

海山十分受成宗的重用,论功劳,论血统关系的亲疏,海山均比任何人更有资格作成宗的继位人,但他要想成为新皇帝也并不是那么地容易。

当时,蒙古权贵们争夺皇位的擂台,已经由漠北草原转移到了全国的政治中心大都。宫内掌握实权的是成宗皇后卜鲁罕,她在成宗末年已经控制了宫中大权。为了继续保有她的大权,1305年7月,她和成宗把自己的儿子德寿立为皇太子。为了保证德寿能够平稳地继承帝位,宫廷中所有潜在的对手都被剔除。#p#分页标题#e#

 

 

卜鲁罕皇后是个权利欲很强的女人,在她代替成宗主持朝政期间,不断安插自己的亲信,这让大臣们非常不满。成宗刚去世时,卜鲁罕原本封锁了这个消息,但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却立刻采取了行动。一方面,他派出密使,向海山和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及二人的生母答己发出信息,邀其兄弟火速赶到大都来。另一方面,则在大都收缴百官印信,令其机构无法行使职权。自己又借口有病,虽经卜鲁罕皇后多次催促,皆不予理会,以此拖延时间,等候海山兄弟的到来。#p#分页标题#e#

驻守怀州的爱育黎拔力八达和母亲答己先于驻守漠北的海山抵达大都,他们探知阿难答有称帝的打算后,便先行发动政变,逮捕了阿难答。

爱育黎拔力八达成功地清除了政敌,取得了对选举大会的控制权之后,剩下来便是召开传统的忽里勒台大会正式确定新的皇位继承人。当时,宗王阔阔出、牙忽都等人为防止再发生意外,皆请爱育黎拔力八达登基为帝,但爱育黎拔力八达不为所动,再遣使至漠北,请其兄海山南下,以即皇位。5月,海山和诸王都到了。海山随即被拥戴为新皇帝,是为元武宗。据史书记载,胜利的海山按照成吉思汗的口吻问道:“大位应属于谁?”

众人齐声回答:“忽必烈既立其子真金为皇储,仅命阿难答之父镇守一方,则大位应归海山。”

在“功劳总结会”上,因为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的宫廷政变中充任了重要角色,立有大功,又得到太后答己的钟爱,故而被立为“皇太弟”。武宗与其约下了“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誓言。也就是说,武宗去世后,其皇帝之位由爱育黎拔力八达继承;爱育黎拔力八达去世后,其皇帝之位由武宗的儿子和世瓎继承。随后又废除了成宗皇后卜鲁罕之位,将其迁往东安州,并在半路将之处死。真可谓成王败寇。#p#分页标题#e#

 

海山继位为武宗后,朝廷中枢用人,差不多都在西北从征的蒙古、色目将领中挑选。武宗又感悟到,成宗后期以来,元代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正逐步恶化,所以他开始调整成宗时期的做法,采取了“惟和惟新”的国策。

应当说,武宗执政时期的各项措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的才能似乎有些不足。他的所谓“惟和惟新”的政策,其实是想用大量赏赐笼络群臣,发行新钞,实行重利经济,以满足政治上的需要。这种政策一施行就出现了问题。比如,武宗主政不久,就开始对诸王大加赏赐,结果赏赐的朝臣还不到一半,国库的钱就已用光了。以后,请赏者仍络绎不绝,财赋不支,武宗只好用滥封爵位的办法作为补偿。忽必烈时非嫡系子孙从不封“一字王”(封号为一字的王爵,多为亲王)。武宗时,晋封一字王位的人多达十五六人,甚至驸马也给封了一字王。这一时期朝廷中官吏的数量增多,官职提高,朝纲混乱,名位不清。有记载说,“天子即位,加恩近臣,佩相印者以百数”。这一时期,什么道士、僧人、唱戏的名角,只要武宗高兴,都被授予左丞、平章、参政一类的官职。一时间国公、司徒、丞相满朝都是。当时人评价说:“自有国以来,名器之轻,无甚今日。”#p#分页标题#e#

 

这种选择官员的混乱必然会促成吏治的紊乱。朝廷制诏变更无常,地方官吏往往擅自离职,去经营自己的买卖。朝中正在讨论未决的事情,也经常泄漏到民间,甚至到了诏书的稿子还没写完,民间人士却已能倒背如流的地步。

武宗通过各种途径开辟财源,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做法与传统儒家中的注重节流的观点正好相悖。儒臣们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批评和阻挠武宗错误的理财措施,但都毫无效果。1309年8月,因元钞贬值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武宗下诏立尚书省整顿财务,铸尚书省印,进行财政改革。可由于尚书省乱发“大银钞”,反而造成了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后来改发“至大通宝”,重新进行货币改革,才稳定住局势。#p#分页标题#e#

虽然国家治理得不怎么样,武宗却是一个讲“诚信”的人。他的亲信宠臣们三番五次劝说他废掉弟弟,改立儿子为皇位接班人。武宗却每次都教育他们做人要厚道,说话必须算数,终究不愿意食言。

和元成宗等人一样,武宗也终日沉迷于酒色之中。1311年初,由于酒色无度,在位仅四年的武宗病死,享年31岁。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帝位,是为元仁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酒色  酒色词条  元朝  元朝词条  奇葩  奇葩词条  皇帝  皇帝词条  诚信  诚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