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因何朱元璋居者有其屋的仁政会失败

  洪武六年冬,京城南京(应天府)突降大雪,气温骤降。大雪后的第二天,牵挂百姓的皇帝朱元璋带着几个随从,微服前往京城各处查访。只见城内滴水成冰,凛冽的寒风像要吹进人的骨头里,朱元璋冻得直打哆嗦。南京地属江南,气候虽然不至于四季如春,但是如此天寒地冻的天气还是几百年来头一回。在城内转了大半天,心急如焚的朱元璋眼见不少无家可归的百姓冻死在街头,心情更加沉重。

  

  回宫之后,朱元璋立刻指示大臣开展救济工作。期间几次因为官员们汇报工作不及时,朱元璋都在朝堂上动了怒、发了火。对于出生贫农、早年有过讨饭经历的朱元璋来说,他深知穷人在恶劣天气中无立锥之地的窘迫与困苦。在他的心里,不仅要解决百姓当下大雪造成的缺衣少食的困境,更在谋划着一个“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长远之计。

  

  根据《明太祖实录》92卷记载,在洪武七年农历八月,朱元璋给工部尚书和应天府尹下了一道圣旨:“京畿民庶之众,鳏寡孤独废疾无依者,多旧养济院,隘不足容,命于龙江择闲旷之地构二百六十间以处之。从之。”意思是京城里孤寡老人、无家可归的百姓太多了,命令你们在龙江找一块空旷闲置的土地,盖上260间上好瓦房,免费提供给没有住处的京城百姓居住。

  

  皇帝降旨,催的又急,谁敢不卖命?工部尚书和应天府尹亲自上阵指挥。仅半年的功夫,260间上好瓦房便造好了。朱元璋亲自视察后非常满意,重赏了相关人等,并昭告南京百姓,无家可归者均可来此免费居住。有劳动能力者,官府提供工作机会并且管饭,但不发工资;没有工作能力的老弱病残,全部由官府养起来,无偿提供一日三餐。一时间京城百姓无不欢呼雀跃,磕头谢恩,称颂“千古第一明君”。

  

  在一片的颂扬声中,唯独缺少了刘伯温的身影。因为刘伯温向来特立独行,朱元璋也没放在心上。但是第二天,刘伯温单独拜见了朱元璋。刘伯温说:“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陛下,我大明朝建国不久,根基不稳、国库空虚,此时应无为而治,与民休养。”刘伯温直指为百姓免费提供住房这件事不妥,应该选择“无为而治”,“此仁德事,不可多为”。#p#分页标题#e#

  

  对于刘伯温的劝诫,朱元璋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他对刘伯温大加训斥,并申明自己要做一个有为之君,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洪武七年九月,朱元璋又下一道圣旨,命华亭县(今上海)官员对宋朝遗留的年久失修的居养院进行翻修,修好后提供给华亭县百姓免费居住,并让刘伯温亲赴华亭县监工。刘伯温只得领旨前去。

  

  四个月后,翻修工程顺利完成,刘伯温即刻回京缴旨。朱元璋在御书房接见了他,问道:“爱卿此去华亭县,那里民生如何?”刘伯温摇头叹息道:“华亭百姓生计艰难,多有卖儿卖女,甚至饿死者,臣深感心痛!”朱元璋又问:“百姓生计如此艰难,爱卿还坚持无为而治吗?”刘伯温答道:“无为并非是不作为,而是为官者不要乱发号令,让百姓自己解决生计问题,这看似残酷,却是陛下最大的仁爱。”朱元璋刚想发怒,刘伯温接着又说:“仁政不可滥施,否则必定国虚民懒,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刘伯温的意思很明确,如果皇上滥施免费提供住房的仁政,虽然初衷是好的,但这项仁政必定会导致国库空虚,百姓变懒,到那个时候,一切都将变得不可控。

  

  被“怜爱百姓之心”冲昏头脑的朱元璋显然不会采纳刘伯温的意见。当月,他又下旨给中央官员,要求全国各州各府立刻行动起来,积极筹钱给无家可归者造房,并给老弱病残者提供一日三餐直至终身。这项仁政以今天辩证的眼光看,很有些当代“实现共同富裕、全民奔小康”的雏形,但是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实现。

  

  建造免费房,提供免费餐,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多年不断的财政投入,其间所要花费的银两不计其数,面对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开始各地官员叫苦不迭。但官员毕竟是官员,很快他们发现可以在财政预算上做点手脚,既然各州府倾其所有也不可能完成工程,不如大伙把财政预算的钱分分,中饱私囊。

  

  结果显而易见,几年过去了,朱元璋的这项仁政根本无法施行下去,反而养肥了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朱元璋得知事情的实情后,悲愤交加,转而开始整饬吏治,逮捕并处决了大批的官员。朱元璋再次召见了刘伯温,感叹地说:“不入民间不知民间苦,朕的仁政竟变成了扰民、害民、掠民的暴政,当下之际,无为而治方为上策。”#p#分页标题#e#

  

  尽管轰轰烈烈的“居者有其屋”计划失败了,但是朱元璋作为一位真正为民着想的好皇帝已经深入人心,从普通百姓角度出发,举全国之力为穷苦人民解决衣食住问题,千百年来的帝王,也只有朱元璋做到了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朱元璋  朱元璋词条  仁政  仁政词条  居者  居者词条  失败  失败词条  
野史

 韩信在胯下之辱的刺激下成为奇才

 说起韩信,谁都知道他是历史上的奇才,是军事家,也是西汉开国名将,更是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月下追韩信是历史上的典故,说的就是韩信最初并未被汉营重用,后因为涉嫌犯军...(展开)

野史

 被骗千年:历史上罕见真相大曝光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点我并不否认。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史料记载都是正确的,现在很多史料的记载错误被以讹传讹,以至于我们这些大众都差点将错误的历史认为是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