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宏杰
【乾隆的成功在于他的统治纵向看是中国历朝历代最成功的,他的失败在于他的统治放在乾隆所处的18世纪的人类历史上看,又变得黯淡无光。在复兴论坛第103期讲座上,历史学者张宏杰用生动的史实,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乾隆。------张茹】
乾隆的政绩
我们今天之所以不停地提到乾隆皇帝,主要就是因为乾隆的统治成绩非常厉害。从纵向说,乾隆时代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最富强的一个时代。从横向对比,乾隆统治的大清帝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种强大有以下的这些数据做支撑:
第一,经济总量非常大,国家财力也比较雄厚。虽然对那个时候GDP计算的方法有各种争论,但是用大家比较认可的计算方式算出来乾隆时期的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总量的30%多,远远比今天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要多。乾隆时期,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份额是当时英国的8倍,俄国的6倍,日本的9倍。
第二,乾隆朝的军事实力也非常强。乾隆的一大功绩就是统一了新疆。乾隆24年统一新疆之后,中国的疆域达到了1453万平方公里,正好是今天960万平方公里的1.5倍。所以乾隆朝的疆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除了元朝之外第二大的疆域。而且和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不一样,清朝对整个疆域内的实际控制力是最强的。
第三,乾隆朝的人口数量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在中国历史上,以前朝代大部分时间人口都徘徊在几千万之间,少数那么几个时点突破了一个亿,像明朝末期就达到了一亿多,到了清朝由于前面有康熙、雍正两代的统治,所以乾隆继位的时候,中国人口是1.4亿,到乾隆退位的时候,人口达到2.9亿。就是说乾隆用54年的时间就让中国的人口翻了一番。在中国古代,人口多少一直是统治者统治成绩的最有利的证明。乾隆朝用10亿多亩的土地养活了当时世界上30%的人口,这在当时是认为非常了不起的统治成绩。
成功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当然跟乾隆本身的天资有关。乾隆智商特别高,情商也很高。他从小特别喜欢历史,把整个中国通史研究了很多遍。这样他就能够有效汲取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经验,把它们集大成。而且乾隆又特别聪明,特别会运用政治手腕,所以乾隆统治下,他消灭了中国历朝历代对皇权的几乎所有威胁。#p#分页标题#e#
中国历史上对皇权威胁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敌国外患、农民起义、权臣专政、后妃外戚干政、太监擅权、皇族干政、朋党之争、地方割据势力——历朝历代几乎都有这八种势力兴风作浪,好像在乾隆之前还没有哪个朝代把这个八种势力完全都镇压下去了。只有到乾隆朝,他汲取历代的统治经验,用高明的政治手腕把这八种威胁几乎都消化于无形,达到了空前的政治稳定。
当然实现这个过程是很不容易的,我可以举两个例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乾隆是如何消除后妃干政的威胁。首先乾隆要防范的是他母亲,老太后。有很多历史资料记载,乾隆是一个孝子。在老太后活着的时候,他每次南巡都要带着太后。在宫中的时候,他每天都要给太后请安,尽可能的跟太后一起吃饭。老太后过生日的时候,他每一次都花很多钱。但是乾隆绝不允许太后干扰他行政。乾隆在继位之后第三天就给太后身边的太监、宫女发布了一道谕旨,他说:“凡国家政事,关系重大,不许闻风妄行传说,恐皇太后闻之心烦。” 实际上,就是对太后进行了信息封锁,防范她有任何干预朝政的可能。
当然这个圣旨颁布下去不见得每个人都能遵守。后来过了几年之后,太后和皇帝之间发生过一次不愉快。有一次皇帝给太后请安,太后就跟乾隆闲聊天,说她听说顺天府东面有一个庙,特别灵验,谁家有什么事到那儿去求一求,许个愿,过几天马上就应验,但是这个庙年久失修,快塌了,说,你能不能拨点银子把这个庙修一下。乾隆当时赶紧表示说没问题,马上拨款派人去修。
从太后宫中出来之后,乾隆马上把太后身边那些太监叫过来,说,你们谁跟太后说的这个顺天府的庙的事,你们要不说太后怎么能知道呢?把这些人狠狠的惩罚了一次,然后说这是第一次,但是下不为例,要是以后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们可能就活不了了。然后又专门把这番话形成了一道圣旨颁发给这些太监。这个圣旨表面上是搬给太监和宫女的,实际上是搬给太后看的。太后也是个聪明人,从此之后,几十年间,太后没再提过任何一次类似的要求,乾隆就有效的杜绝了后妃干政的可能。#p#分页标题#e#
乾隆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这个人特别苛刻,特别刻薄,主要是因为他鉴于历史上,从汉朝的吕后到清朝的孝庄太后,后妃干政的事情出现的特别多,所以他必须要防微杜渐。
接下来防范的就是他的亲兄弟。乾隆当了皇帝之后,身边有两个亲兄弟,一个是跟他同岁的弘昼,从小在一个桌上吃饭,一起玩,一起上学,感情非常深。但是当了皇帝之后,这种兄弟情分马上就发生变化了。乾隆登基之后,一心想搞好和这两个弟弟的关系,所以他在金钱上对这两个弟弟非常厚待,给他们封了很高的爵位。但是乾隆从来不忘记敲打这两个兄弟,提醒他们现在不再是兄弟关系,而是君臣关系。
有一次乾隆的这两个弟弟到宫中给太后请安,他们俩一不小心就跪到了乾隆平时给太后请安的时候跪的那张席子上,因为皇帝的席子是专用的,乾隆知道之后,马上把他们两个严词训斥一番,并且一个罚俸三年,一个革去亲王,处理是非常重的。所以乾隆就不停地这样在细节上敲打他这两个弟弟。
如此防范之下,乾隆这两个弟弟没有对政治形成任何的干扰,而且乾隆还立下了一条规矩,就是从他这一朝开始,皇族不许进入军机处,这个规矩一直到晚清,到慈禧的时候才被打破。
除此之外对社会的其他各个阶层,乾隆也都采取了非常强有力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比如乾隆当了皇帝不久,就编了一部宫廷法典,叫《宫中现行则例》,专门约束太监的,明确规定每一个太监的职责,几点上班几点下班,规定得非常详细,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说的这种精细化管理。乾隆对太监一直注意防微杜渐,所以乾隆统治的60多年没有任何一个太监能够干政。
乾隆对老百姓更是处心积虑进行控制。他对老百姓的态度有两面性,一方面乾隆对于安分守己的老百姓非常仁慈,他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就是税收太多,老百姓承受不起,官逼民反,所以乾隆坚持了永不加赋的原则,而且一生五次普免全国的钱粮。乾隆对救灾也非常重视,知道哪有水灾、旱灾,他总是不遗余力进行救灾。
但是另一方面对于他眼中所谓的“刁民”,就是那些敢于聚众闹事向上反映情况的,敢于反抗的这些老百姓非常残忍。乾隆一生非常重视的事情就是不允许各地出现群体性的民众聚众闹事事件,只要是聚众闹事的人数超过40人,他就当成叛乱,从严处理。#p#分页标题#e#
总之,乾隆统治成功的诀窍就是他总结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经验,把任何他能够看到的不稳定因素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乾隆的失败
乾隆的成功在于他的统治纵向看是中国历朝历代最成功的,那么他的失败就是在于他的统治放在乾隆所处的18世纪的人类历史上看,又变得暗淡无光。我们用一个现代的概念来说,乾隆盛世表面上看非常厉害,但是实际上这个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是一个恐怖的盛世,是一个只有生存权,却缺少发展权的盛世。所以乾隆还没死的时候就爆发了规模很大的白莲教起义,乾隆死后不过才40年,就爆发了鸦片战争,从此大清王朝就一蹶不振。
为什么乾隆盛世实际上是一个饥饿的盛世?我们可以用当时来中国的英国人的眼光来看一看他们所看到的乾隆盛世是什么样——
老百姓很穷
我想在座很多读者都知道英使马戛尔尼访华的事情。乾隆所处的18世纪正好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所以西方世界实际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工业发展得非常快,而且英国向世界各国的出口都增长得很迅猛,但只有在中国,英国的工业品打不开销路,所以英国决定向中国派驻一个庞大的使节团,试图和中国建立一个平等的外交关系,打开中国的国门。
这个使团的团长是英国的一个勋爵叫马戛尔尼,他是一个中国迷。
从明朝到乾隆时代,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热。全球化之后,欧洲有好多传教士跑到中国来,之后向西方社会传递了很多信息,比如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稳定的疆域、治理井井有条的国度。他描绘的这种状态跟当时欧洲的这种小国林立、战乱不休的状态形成了很大的对比,所以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非常崇拜。他们认为当时的中国经济非常富强,民众的道德素质也非常高,在他们的幻想当中,当时的中国是按照孔夫子的原则,就是按照父权的原则来统治的一个井井有条的大帝国,皇帝像全国人民的祖父一样关爱着所有的老百姓,各省的总督像老百姓的父亲一样关爱着自己的子民。所以马戛尔尼带领了700多人的庞大使团来到中国,想看一看中国到底是什么样。#p#分页标题#e#
但是一到中国,他们发现中国实际上整体上来讲很贫穷。他们知道乾隆是一个很自大的皇帝,所以他们来中国的初始名目是给乾隆庆祝生日。乾隆知道后非常高兴,对这个使团也非常重视,嘱咐各地官员,英国使团来了一定要好好招待,所以马戛尔尼使团到天津一靠岸,当地官员马上送来大量的补给,送来了好多活牛活猪,活鸡,活鸭。这些东西因为是从天津各县征集来的,所以经过长途跋涉和碰撞,往船上运的时候有几只猪和几只鸡死了。
西洋人不吃死物,而且送的东西这么多,船上放两天也有点变味了,他们就扔到海里去了。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景,就是洋人的船到了天津一靠岸,好多中国人都跑来看热闹,这些看热闹的中国人一看洋人的船上扔下了死猪、死鸡,好几十人不顾生死就游到船边来抢这些死猪死鸡。英国人一下就明白了,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很低,他们连这些已经变质的死猪死鸡都要抢,可见他们是生活在饥饿当中。
到了天津之后呢,他们就换上了中国的船,沿着白河北上北京,他们也注意到,中国这条运河两岸的民居看上去都很破旧,没有一所中国的民居能够像这个英国小镇的楼房那样整洁坚固。所以英国人对乾隆盛世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普通的老百姓生活非常穷。
那么讲到这儿可能有的朋友就感到很奇怪,说乾隆朝毕竟是盛世,为什么还会这么穷呢?乾隆朝确实创了历史记录,其中有一条就是乾隆朝的粮食亩产量是历史第一。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乾隆统治期间人口翻了一番,那么用这个人口一除这个粮食总产量,就出现一个问题——乾隆朝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是中国历朝历代最低的。
政治的贫困
这个贫困还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说乾隆时代也是一个政治贫困的盛世。为什么?到了中国之后,英国人发现,大清王朝起码有一条是符合他们的想象和期待的,那就是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政治统治上确实是井井有条。他们感觉这一路上接触到的犯罪事件很少,社会秩序,社会治安非常好。而且,中国官府的统治效率非常高。因为英国人到中国来,给乾隆带了好多礼物,其中好多工业制成品,包括大的地球仪和天体运行仪,想向乾隆显示英国的科技和国防实力,那么这些东西打成包之后一共是600多个包,从船上经过反复的搬运,拆卸、拼装,英国人认为到最后肯定会有一些东西是损坏的。但是在中国官府的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之下,这些东西迅速的从船上搬运下来,运到北京,运到承德,组装完毕,没有一件破损,英国人说这种政治效率是全世界第一的。#p#分页标题#e#
但是这种政治效率达成的方式是英国人想象不到的。英国人长途航行到达中国的第一个城市并不是天津,因为他们不熟悉中国的航路,误打误撞跑到的第一个城市是浙江的定海。到了定海之后,他们需要当地官员给他找两个领航员,沿着海路给他们领到天津。因为乾隆皇帝给各路官员下了命令,说只要发现英国使臣一定要好好招待,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所以定海总兵当时就发下命令,说赶紧去找领航员。但是定海总兵寻找领航员的方式跟英国人的想象是不一样的。按英国人的逻辑,中国官员应该是高价悬赏。但是总兵不这样办,总兵派出他手下的士兵挨家挨户把那些航过海的人都抓来。
英国人坐在大堂之上,很快就发现一会儿工夫,士兵就带来了好几十个中国老百姓,黑压压地跪在地上,然后总兵一一询问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