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名联欣赏:天下楹联(三)

赵藩撰书成都武侯祠 

天下楹联(三)  陈友冰  摘编

赵藩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是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由赵藩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撰书。

  赵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和书法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历任众议员,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赵藩一生著述颇多,尤以诗词为最。成都武侯祠著名的"攻心联"即为其所撰。现昆明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为其手书。晚年致力于文化事业,总纂《云南丛书》等书籍至逝世,享年76岁。

  1901年冬,四川白莲教、红灯照起义方兴未艾。淮系军阀岑春煊被任命为四川任总督。岑上任后,以重兵围剿红灯照,杀害了深得民心的红灯照领袖廖九妹。赵藩曾当过岑春煊的启蒙老师,但此时身为其下属,无法开口规劝。只得另辟蹊径,以讽谏之笔,写下这副对联并将其刻好后挂到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中。随后,特请岑到武侯祠赴宴,让岑看到对联。其上联引用孙子兵法,攻心为上,得人心则反侧自然消弭,不能一味好战用重兵弹压。下联要岑春煊遵循儒家“世轻世重、宽猛相济”的原则,记取诸葛亮用重典治蜀不能盲目学诸葛亮而一味用重典,要审时度势,宽严相济。

  据说毛泽东十分推崇此联,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成都会议”,毛泽东第一次到了成都,私访武侯祠,在诸葛丞相祠堂的“攻心联”前伫立良久,回到金牛坝,他叫秘书田家英找人去把楹联抄给他。24年后的1972年,刘兴元调任四川省委书记,赴任之前毛泽东特意叫他去武侯祠看这幅楹联。“到成都,你先去看一看武侯祠剑川赵藩撰写的对联,读了这副对联,就知道你的工作应该怎么做了”,刘一下飞机就直奔武侯祠。一时间赵藩此联传遍天下。邓小平也曾经称赞说赵藩写得好,富有哲理。楹联在赵藩的的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现存《介庵楹联集》3卷,存楹联542联。内容极其广泛,修身、为政、风景、名胜、记游、登览、赠友、悼亡诸多方面,“严不一调,体不一格”(赵式铭《介庵楹句续钞·序》)。他把丰富的为政经验,广博的历史知识,深邃的人生阅历,以及娴熟的文字功夫,通过政论、咏史、论事、抒情、写景等手法融为一体,表现深刻的哲理,,加之他的颜体书法绝佳,常自撰自书,为世所重。现选介如下:

治滇无善政,

护国有奇功。

  这是唐继尧死后赵藩所书挽联。不偏不倚,褒贬公正客观,如春秋史笔,历来脍炙人口,堪称对唐氏的盖棺论定。而它才仅仅十个字。

有德则贵,有业则富,有礼则安,有学则雅;

宁厚勿薄,宁方勿圆,宁拙勿巧,宁朴勿华。

  这是剑川金华镇西门街光禄第“正安堂”左右两边悬挂的木刻堂联。“光禄第”是赵藩父母住宅。该宅高大敞阔的大门上高悬刻着“光禄第”三个大字的大红木匾,是清光绪皇帝为赵藩题赠的匾额。住宅中坐北面南是“正安堂”。此联边款注是:“第三子联元命长孙藩敬书”。藩即赵藩。联元即赵联元,赵藩之父。赵联元终身设馆教学,培养人才,逝世后,仁人志士特为他立“德教”碑。上联说的是治家,下联说的是修身之道。儒家把个人的品德修养,家庭的奋斗目标与国家、天下联系在一起,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惜这副对联现仅保存着上联。

  赵藩为官清正廉明,据史载,赵藩在川为官期间,秉公办事,任职直隶州期间,赵藩每月必下乡视察,每次出行,皆不扰民。城中遭水灾,赵藩捐出俸禄,赈恤灾民。他每就一职,必书楹联于衙署,用以自警且诫属下。如在四川臬署一联:

关防先自我心,但严约官吏丁胥,犹其显者;

毁誉悉凭人口,惟明断是非邪正,庶无愧焉。

  这是他为官之道:先自我起,约束属下,明断是非,不计毁誉。又如他任四川酉阳知州时,在府署刑科书一联:

身家所系,性命所关,切勿罔上营私,报应从来最速;

囹圄之苦,词讼之累,但愿替人设想,方便落得多行。

  这是他的治狱原则。他告诫属吏,人命关天,切勿营私,要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他在酉阳直隶州署书写的一联也是出于同样的思考和处世为官原则

天理国法人情,推行不悖便通彻;

文苑儒林循吏,位置无方在自为。

  他提出为官要推行天理国法人情,为学要入文苑儒林循吏之列。这是他外官内儒本色的自然流露。

  赵藩也是为出色的诗人,存有《诗集》64卷、《词》8卷、《别集》4卷、《鹪巢小识》12卷、赵藩的《仿元遗山论诗绝名论滇诗六十首》,素享盛名,历来被认为是缩略的云南诗史。他的一些记游、登览和状写风物的楹联也是一些浓缩和凝练的诗句,如资州龙山来鹤园一联:

但见绿蒙蒙,席地幕天,旷如无天,密如无地;

常时静悄悄,弦诗读画,理不尽画,趣不尽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名联欣赏:天下楹联  楹联  楹联词条  欣赏  欣赏词条  天下  天下词条  
风俗

 ​彝族的“老鼠嫁女节”

彝族的"老鼠嫁女节"小小鼠辈怎值得彝民们顶礼膜拜呢?这得从彝族祖辈流传下来的关于“人的起源”的神话说起: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仅有伏羲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