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名联欣赏:名胜楹联(山东青岛名胜)

 青岛崂山

 

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名胜联,多用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风景名胜甲天下。古今名人来到这些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往往触景生情,兴致大发,欣然命笔,题写楹联。

楹联是中国名胜古迹里最直观的文化现象。名胜古迹楹联,或镌刻于亭台楼阁,或分贴于寺庙祠墓……以抒发兴致和情怀,他们留下的那些立意深远的楹联佳作,不但为山水增色,美化了环境,又是游人吊古凭史的场所,既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又得到了大自然的享受,所以历来为人所称道传颂。

名胜联就创作手法而言,可分为写景、咏史、叙事、抒情、议论等。 

即墨古城学宫 

 

青岛,山东省地级市,简称青,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青岛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有道教名山崂山、栈桥、五四广场、八大关、青岛奥帆中心等著名景点。青岛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姠峰削玉三千仞;

乱石穿空一万枝。

佚名题青岛崂山崂山位于青岛崂山区,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静里常观天边月;

室中可采海底珠。

佚名题青岛崂山

迎来海上三千履;

望尽齐州九点烟。

张伯驹题青岛崂山

峰抱三方列;

潮迎一面来。

佚名题青岛崂山太清宫,太清宫位于崂山蟠桃峰下,创建于北宋初年,亦名下清宫 

化三清,立三皈,演三纲,历代纲领;

掌五行,传五戒,治五常,古今长存。

佚名题青岛崂山太清宫

意隐邪恶,任你烧香无点益;

心怀正大,见我不拜有何妨。

佚名题青岛崂山太清宫

雪里梅花,寒则寒,精神爽利;

身居茅屋,贫则贫,志气清高。

佚名题青岛崂山太清宫

人心全没灭,还讲甚是是非非,任凭尔去;

天理自昭彰,须看那古古今今,放过谁人。

佚名题青岛崂山太清宫灵官殿

道教精微,犹如日挂山头,行到山头日更远;

玄门奥妙,恰似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

商涤斋题青岛太清宫

一蓑一笠一髯翁,一丈长竿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佚名题青岛崂山太清池钓鱼台,钓鱼台位于太清宫与崂山头之间的海边,乃一处石头

云归叠嶂千层翠;

日浴扶桑一点红。

佚名题青岛崂山望海门,望海门位于青岛崂山崂山风景区东部棋盘石游览区,与天波池相对

盘空瀑雪飞涛落;

拂面吹花细雨来。

崔应阶题青岛崂山潮音瀑,崂山潮音瀑位于青岛崂山区大河东崂山风景区崂山北九水游览区内

瞻那罗延窟,方悟此山真佛地;

到华严世界,当知吾法非虚空。

佚名题青岛崂山华严寺门 ,华严寺位于崂山东部那罗延山(亦称华严山)麓,为崂山景区内现存唯一佛寺。始建于明崇祯年间,亦称“华严禅院”

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佚名题青岛崂山华楼宫,华楼宫位于崂山北部华楼山,始建于元代

莫说茶水淡,须知淡中有味;

休言菜根苦,要在苦中求甜。

佚名题青岛崂山道院

糯卷玄焚,后代遗传八九代;

子荣孙贵,蒙恩归还百千年。

佚名题青岛崂山蓝家庄南原(木刻联),蓝家庄位于青岛崂山区北宅街

身居三界中;

排在五行末。

佚名题胶州市官路村土地庙

要作好人,自古忠臣孝子都有善报;

莫做坏事,请看大奸巨恶怎样收场。

高鸿逵题胶州城隍庙

挹雅撷芳,门含阆苑邀青鸟;

披风听雨,眼醉荷塘卧彩虹。 

佚名题即墨古城学宫北门,即墨古城位于青岛市即墨区,学宫西紧邻圣庙,是县级地方官学,始建于北宋年间。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富盛并临淄,坐贾行商,什物经由刀币易;

春秋衍市集,茶楼酒肆,山风送得海舟回。

佚名题即墨古城学宫东门楹柱

墨邑记繁华,曾经连袂成帷、嘘云蔽日;

齐疆夸富庶,难忘舶来海国、毂接淄都。 

佚名题即墨古城学宫东门楹柱 

大邑通都享殷盛名,雄才高义享圣贤誉,数千年史迹如烟,新城崛起时,更遥瞻鹤山紫气、鳌山剑气; 

东临沧海得鱼盐利,西眺良畴得菽麦丰,几百里川原似画,清景绝佳处,宜共赏墨水澄波、沽水银波。 

佚名题即墨古城学宫展厅

七千年筑城墨水,及此溯前修,皆仰止大夫秉德治齐,田单竭智破燕,尚钦五百义师殉节,铸忠烈之魂,壮哉!绪遗风以古今上下;

三百里延脉崂山,至斯开丽瞩,且陶然危石锁龙飞浪,画阁凌虚向远,尤赏万千烟柳弄姿,弥和谐之气,伟也!焕盛景于春夏秋冬。

佚名题即墨古城学宫展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名联欣赏:名胜楹联  名胜  名胜词条  楹联  楹联词条  青岛  青岛词条  山东  山东词条  欣赏  欣赏词条  
风俗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

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三月三的江南民间风俗“三月三”是我国南方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壮、侗、布依、水、仫佬、毛南、苗、瑶、畲等民族中,内容不尽相同。因在每年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