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环顾名思义就是避孕用的,不过很多人对这个还是不太了解,那么避孕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避孕环的危害和副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一起介绍下吧!
将宫内节育器放置于育龄妇女的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而达到避孕的目的,上环具有安全、有效、取出后不影响生育的优点。是比较轻松的一种避孕方式。
避孕环经过多年的实践改良,现应用于临床的节育器多为含铜或含药节育器,支架材料为塑料,聚乙烯,记忆合金等,外形也不单一,避孕环有圆形,T形,V形,Y形及链条状等.不同材质及不同形状的节育器各有特性,因而可适用于不同体质及需要的女性朋友。
目前,全世界约有8000万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国妇女。我国宫内节育器的使用者约占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龄夫妇的40%。宫内节育器用做非永久性的避孕方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仅在本世纪才发展成为有效的避孕工具广泛用于全世界。
1、带钢节育环的原理
通过节育环中铜离子的释放,能增加子宫内膜无菌性炎症;干扰子宫内膜的酶系统,如减低分泌期内膜中一些酶的活性,而这些酶又是着床的必要条件;还可能改变宫颈粘液的生化组成而影响精子的活动、获能或存活。这些局部变化都增加了抗生育作用。
2、带孕激素节育环的原理
通过孕激素的释放,干扰子宫内膜的正常周期性变化,使内膜具有较高的孕激素水平, 从而使腺体萎缩。间质蜕膜化,这些变化均不利于着床;或可能影响精子的输送或获能。高剂量的18一甲基炔诺酮节育环尚可能抑制排卵;并改变宫颈粘液性质,使不利于精子穿透。
3、前列腺素的原理
节育环的长期刺激,使得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前列腺素一方面可使子宫收缩和输卵管蠕动增强,促使发育及分裂程度不够的受精卵被提前送到子宫腔而影响着床;另一方面,大量前列腺素又可以加强雌激素的作用,使子宫内膜在怀孕时的蜕膜反应受到抑制,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上环导致子宫穿孔的机理并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是子宫大小不合或医生操作不当造成。除此之外,当女性剧烈运动的时候,体内的节育环由于形状锋利,由于物理惯性作用也有可能对子宫造成损伤。不明原因的子宫收缩也有可能挤压节育环而造成子宫穿孔。
出血
出血在安环后的3―4天,大多数妇女会有少量出血,这是由于避孕环作为一种异物,刺激子宫引起收缩,使避孕环与子宫内膜摩擦而引起出血;也有的戴环时,擦破了子宫颈管内膜或子宫内膜而引起出血;大多数妇女出血量很少,不需要治疗,于安环后一星期内不治而愈。
月经量增多
月经量增多在安环初期,特别是头三个月,有些妇女的月经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者经期延长,或者出现不规则点滴出血。这主要是在子宫内膜脱落时,避孕环和子宫内膜之间发生摩擦,造成了子宫内膜损伤所致。一般过了三个月后会自然好转。
下腹疼痛
下腹疼痛或腰酸安环后,少数妇女会有这样的感觉,主要是有些人的子宫对避孕环比较敏感,视其为「入侵者」,引起子宫收缩,产生轻微的下腹疼痛或腰酸。经过短时期的适应后,症状即可自行消失。
白带增多
白带增多如果安的是带有尾丝的避孕环,有可能因尾丝对子宫颈膜的长期接触和摩擦刺激,造成子宫颈分泌物明显增多,即白带增多。同样,没有尾丝的避孕环也可以作为异物,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分泌物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子宫内膜组织完全适应后,白带自然就减少了。如果安环后不久,不仅白带明显增多,而且出现黄色脓性白带,还伴有全身发热、下腹痛等不适时,很可能已发生感染,需要及时就医。
易感染
感染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技术的提高,在放避孕环时,医生都会对妇女的外阴、阴道和子宫内膜进行严格的消毒,很少会发生感染。但是,的确有少数人发生了感染。分析原因,大多是放环后未注意清洁卫生,或以往有生殖道炎症史,或放环后过早性*、性生活频繁等,就可发生感染,经过抗生素治疗后,一般均能有效地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