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至春秋这1600多年的时间,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是相对红铜来说的。红铜是纯铜,而青铜则是铜、锡、铅等元素的合金。为什么把铜、锡、铅的合金称为“青铜”呢?这是由于它以铜为主,而且合金的颜色发青绿色,所以,人们就称这种合金为“青铜”。
成书于春秋战国的《考工记》,便对工匠们在长期的冶炼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的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做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著名的“六齐”规律。“六齐”就是“六剂”,也就是六种合金配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经验性科学总结。
司母戊大方鼎是在河南安阳发掘出来的。关于它的出土,还有一段插曲:
1939年3月的一天夜晚,位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吴氏故园中,人影憧憧,还不时有灯光闪过。只听有人用很低但又很有力的声音说:“大家再加把劲,马上就要挖出来了!”这些人在干什么呢?原来,3天前,有人说在这里发现了个大宝贝,于是,便找了几十个人来帮忙挖掘。因为当时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侵略军随时都有可能进村骚扰,所以,村民们不敢白天挖掘,只得晚上悄悄地干。这已经是第三天夜晚了。
铁锹声又响了一阵,人们终于看清楚了,他们挖的宝贝是一个青铜大方鼎。这么大的东西注哪里放呢?村民们都觉得很难办。一位年长的老者说:“我看这样吧,咱们先用柴草盖起来,谁也不要走漏风声,等找到合适的地方再把它转移走。”
事情就这样定了。谁知,消息还是传了出去。日本侵略军的头目听说武官村挖到了宝贝,便把村长叫了去,让他赶紧把宝贝给送去。村长一去日本军营,村民们便知大事不好,立即聚集到一块商量对策。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把大方鼎再埋入地下。并表示,即使脑袋掉了,也不能让大方鼎落到敌人手里。结果,敌人使尽了毒招,也没有找到大方鼎。
大方鼎一直在地下埋着,直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人们才在1946年6月,把它重新挖了出来。因大方鼎的内壁上铸有“司母戊”3个字,所以人们就称它为“司母戊大方鼎”。
学者们考证,“司母戊”的“司”字,意思是“祭祀”。“司母戊”连在一起,便是“祭祀名字叫做戊的母亲”的意思。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第二十八代商王武乙的妻子叫做“戊”,因此这大方鼎是武乙的儿子文丁为祭祀母亲“戊”铸造的。
司母戊大方鼎作为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则是无疑的。它高133厘米,长100厘米,宽79厘米,重达875公斤,是我国现存的最大青铜器,也是世界罕见的青铜器精品。
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本来就很难,铸造这么个大鼎,更是难上加难。铸青铜器,首先要制作泥范,这泥范就像现在的石膏模。泥范又分内范和外范,熔化的铜汁浇注在内范与外范之间的空隙中,待冷却后,拆毁内落、外范,经磨光修整,便铸造出了所需的青铜器。如果想要花纹,把花纹雕刻在外范上就行。这是铸造一般小件青铜器的方法,而要铸造司母戊大方鼎这一庞然大物,则必须采用多个泥范分别铸造的工艺。人们从大方鼎身上的铸痕中看到,铸大方鼎时,鼎身的每一边都用了八块外范,鼎足则用了三块外范,即使是鼎耳,也是单独作范,铸成后另外焊接上去的。如此多的外范,竟铸得如此严丝合缝,不能不让人称奇。
另据推算,铸造司母戊大方鼎,至少要熔化一千公斤铜、锡、铅等各种金属原料,当时的坩埚,一般只能盛12.5公斤的溶液。因此,铸鼎时,要用七八十个坩埚同时熔铜。这样一来,就得有几百人密切协作才行。你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的场面会是多么的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