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驿站联班基础知识第1讲:楹联简介及平仄
主讲:云诗雷情
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对联。
什么是对联呢?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之体制极为灵活,可以为诗之庄重,可以为词之婉媚,亦可以为曲之谐趣。也可以为赋之爽畅。可以,咏物,写人,抒情,议事,论理,等等,还可以,写出一半【上联或者下联】,让别人对另外的一半,或者自出自对。所以现在很多人玩联。
对联起源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号敦煌遗书为据:
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回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日: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
宝鸡能僻(辟)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猛(孟)初开。
回回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回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1/21
门书左右,吾傥康哉!
《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句),始于六朝,元(原)非近体。”王夫之说,对联源于律诗的说法,好比“断头刖足,残人生理”——《清诗话》
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对联成为独立文体。
多数人认为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的特征是什么呢?
上联平起仄收
下联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下联)
上联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上联)
下联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下联)
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
一三五不论(这个是有条件的,即:上联尽量避免三仄尾,下联避免孤平,不可出现三平尾),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这是一般格式,以后我们还会学习其他相关知识。
替:就是一句联中,按马蹄韵平平仄仄,两两交替。也就是二四六等双数字位置,平仄交替。如
二四六
平仄平
二四六
仄平仄
这样交替
。【意节律,节奏点之间,平仄交替】
2/21
如果二四六位置,或者节奏点之间,没有“平仄平或者仄平仄”交替,就是失替。
对:就是上下联相对应的,双数位置或者节奏点上,尾字,平仄要相对,也就是平仄相反,上联平,下联就仄,上联仄,下联就平。
如:上联
下联
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二四六尾子或者节奏点,上下联对应位置平仄没有相反,没有相对,就是失对。
上联仄收,下联平收。
所谓“平起,仄起”“仄收,平收”要看哪里?
看“基准字”,
什么是基准字?由于我们的平仄是按“马蹄韵”平平仄仄,就是看每句的第二个字,跟最后一个,这两个字就是基准字。【提示意节律时,看第一个节奏点,最后一个字。】
如:
上联平起仄收
下联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下联)
上联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上联)
下联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下联)
黄色标注的就是基准字。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相对,相联。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过年是好
3/21
多人不知道,怎么挂,我观点是看横联,横联从哪边开始读,就那边挂上联。
如图
一副标准的楹联离不开如下六要素:
第一条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这个以后详细的讲解。)
4/21
那么什么是:平仄?
【平仄】把汉字的声调划分为两大类:“平声”和“仄声”。
和缓的声调,被归入到“平声”,激动的声调,被归入到“仄声”。这从“平”、“仄”
这两个字的释义就可以看出来:
查《字典》:
平,本义:语气平和舒顺。
仄,本义:倾斜。推论到语言的情绪表达,倾斜就是情绪不稳定,从而语气不平和。
从中国先古哲学理论而言,平代表松弛;仄代表紧张。成语一张一弛,既指学习和工作应该有节奏,一张一弛,有劳有逸,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仄(ze四声,不怕你们笑话,好长一段时间,我不认识这个“仄”,我总读“bian三声”。)有:倾斜突起,不平的意思。
那为什么要讲平仄?比喻男人没有曲线美,是平。女人有曲线美,是仄。男女搭配做事不累。“好”就是“女”加“子”。所以讲平仄就是好。云诗我的歪理邪说有道理吧😄?
把平仄两类字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形成鲜明节奏,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富于特有的审美情趣。
从音律而言,句子有平有仄,读起来才能抑扬顿挫,爽朗上口。
前人在诗词联等文体的长期创作实践中发现,把句子分为每两个字一组,每组的声调平仄交替,是最美的声调组合模式。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就是把汉字的声调划分为平声仄声的意义所在。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