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杜甫——《后游》

【年代】:唐

【作者】:杜甫——《后游》

【内容】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赏析】:

 

  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

 

  此诗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减愁之感。全篇景象鲜明,理趣盎然。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象也在那儿“忆”着我,“等待”着我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 的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真可谓人有意,物有情。细味这两句诗,是很有含 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正如清人薛雪说“花柳自无私”,“下一‘自’字, 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一瓢诗话》)。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在概叙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象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 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色之美。“润字从薄字看出,暄字从迟字看 出,写景极细。”(《杜诗镜诠》引张上若评)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全诗以感慨作结。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表面看来好象仍是赞美这儿风 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 于山水之间,所以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这首诗写得表面豁达,实则沉郁,只是以顿挫委曲之态出之。正因为如此,感人更深。诗采用散文句式,而极为平顺自然。这一种创新,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的影响颇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杜甫——《后游》  杜甫  杜甫词条  杜甫——《后游》词条  
诗词

 巧识入声字

 伦炳宣     我们在研读和用旧韵创作诗词时,往往会遇到入声字。而入声字又以中古时期的发音为准,较难掌握,主要靠死记硬...(展开)

诗词姜夔诗词鉴赏

 《淡黄柳》

年代:宋 作者: 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摧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