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水西门附近,有条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小巷,叫木屐巷,顾名思义,它就是过去以制售木屐为主的一条街巷,木屐巷东与仓巷相连,西接莫愁路,长约百余米,两边多是老平房,其中木屐巷10号曾是“湖北会馆”。)
说到木屐巷就不能不说木屐。现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木屐,它是古人穿的一种木底鞋。古人称鞋为“履”,“屐”是一种有齿之“履”,其构造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底板,这就是“屐”的基础,通常以木料为之,作鞋底形,上钻有小孔数个,以穿绳系;二是绳带,被称之为“系”;三是屐齿,被安装在底板下,前后各一,呈直竖状,有扁平、四方及圆柱体等多种,高度在6-8厘米之间,前后高低大致相等。木屐以质地密致坚韧者为佳,常见的有桑木制成的“桑屐”,还有以沙棠木制成的“棠木屐”。在《红楼梦》第十回中,宝玉说过“我这一套是全的,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下了”的话,可见他也是穿木屐的。
古代没有柏油和水泥路面,即使是南京这样的六朝都城,只有主要街道才有石板和石块铺成“马路”,而其他地方都是泥路土道,遇雨一片泥泞,而木屐由于底部是木板,加之装上双齿鞋底高度有所增加,与地面接触面积减少,因此,在没有胶靴的古代,木屐就成了老百姓对付雨雪天泥泞的理想选择。(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