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众怨不积,惩恶勿纵。
【译文】
民众的怨恨不能让它积累,惩治恶人不要姑息放纵。
【释评】
高明的统治者总是想方设法不让众怒高涨,从而危及自己的统治。水能栽舟,亦能覆舟,不能驾驭百姓,大难就在眼前。尽管百乱的祸根是封建专制和封建统治者,但每杀一个统治者抛出的替罪羔羊,百姓的怨恨终是有所消减的。如此缘故,历史上被诛杀的恶官恶吏虽然不少,却不能彰显统治者的公正和无私。
【事典】身陷危难的唐玄宗
杨国忠是唐玄宗时臭名远扬的奸佞,安禄山造反,便是打着讨伐杨国忠的旗号。为此,朝中大臣多人上书给唐玄宗,劝他顺应民心,先诛杨国忠,进而剿灭安禄山,上书中有人便沉痛地写道:
“民有怨恨,贼有借口,实罪在杨国忠—人。陛下纵不念及天下百姓,也该为保社稷杀他以绝贼念。时下形势危急,杀杨国忠一人可收人心,陛下何疑之有?”
唐玄宗宠信杨氏一族,已非一日,他此时仍不开悟,反斥责众臣说:
“杨丞相与那安禄山势不两立,多次提醒朕严防安禄山反叛,只怪朕为贼所欺,终有今日之患,于此观之,杨丞相乃忠心可嘉,竭诚为国,自绝非奸佞之徒了。”
唐玄宗非但不责罚杨国忠,反授之以重权,人皆更加气愤。
杨国忠心惊胆战,他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趁机报复反对他的人。大将哥舒翰领二十万大军把守潼关,杨国忠认为对己构成了致命的威胁,于是他对唐玄宗进谗说:
“哥舒翰据关不战,恐有异心,陛下当催其出关进攻。”
唐玄宗不识其奸,便下令命哥舒翰出击。哥舒翰回奏说:
“安禄山久习用兵,不可轻敌,贼兵远来,利在速战:我军据险而守,日久必胜。一旦贸然进攻,就中了贼人的诡计了。”
唐玄宗在杨国忠的鼓噪下,拒不纳谏,仍严命哥舒翰进击,结果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潼关失守,唐玄宗只得弃京南逃了。
逃亡途中,杨国忠乌纱端戴,仍是一副气势凌人之态,他还责骂士兵,怪他们行进太慢。士兵更加恨他,杨国忠竞丝毫个觉。
大将军陈玄礼亦恨杨国忠,他见士兵激愤之状,于是对他们说:
“如今天下崩离,社稷遭难,都是这个杨国忠所致,若不诛此元凶,何消此恨呢?他现在还作威作福,无有一点悔改,我们冒死也要除此大害!”
陈玄礼话未说完,士兵已是齐声叫好。他们不仅乱刀砍死杨国忠,还杀了他的儿子杨喧,及韩国夫人、秦国夫人。
士兵们气犹未消,他们接着包围了唐玄宗休息的驿舍,逼迫玄宗下诏杀死杨贵妃。唐玄宗大惊失色,险些跌倒。
杨贵妃入宫已经十七年了,唐玄宗对她宠爱无双,言听计从。眼下危难,他也不忍杀她。宰相韦见素的儿子韦谔见唐玄宗不肯下诏,便心急火燎地上奏说:
“天下怨恨不消,陛下更无收拾山河之幸。臣见士兵刀枪相逼,箭拔弩张,如陛下不答应他们所请,真不知他们会干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来。为了陛下的安危,恳请陛下杀贵妃而平众怨。”
唐玄宗自知情势不妙,可他还是为杨贵妃开脱说:
“贵妃常居宫中,本无罪过,朕岂能加害于她?”
太监高力士在旁忙劝说道:
“贵妃虽无罪过,可不杀她就不足以让陛下自安。将士激愤难制,陛下只能从大局着想,忍痛割爱了。”
唐玄宗至此泪下,泣道:
“朕误用奸人,以致让贵妃枉死,朕不舍得又有何用?”
为了保命,唐玄宗命杨贵妃自缢。将士一见贵妃已死,这才向唐玄宗请罪,不再生事。
度过此劫的唐玄宗从此心灰意冷,精神倍受打击。太子李亨趁此摆脱了唐玄宗的控制,不久在灵武即皇帝位,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原文】
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
【译文】
【释评】
读书人作为民众中的精英人物,他们的态度和立场对民众有很大的影响力。一旦征服了他们,让他们俯首帖耳,统治者御民的阻力就消减了许多,也消除了御民中的最大难题。读书人向来是难以驾驭的,礼待他们作为一种手段,在历朝历代都被证明颇有功效。读书人虽不怕社会的不公和环境的残酷,但他们脆弱的感恩心理却往往会使自己陷入“知遇”的迷团,面对突如其来的好处而不知所措了。
【事典】高抬读书人的乾隆
清朝的乾隆皇帝表面上对读书人十分尊重和厚待,他曾规定见了大学士一类的“高级知识分子”,皇族的老老少少们要行半跪礼,称“老先生”;如果这老先生还兼着“师傅”,就称之为“老师”,自称“门生”或“晚生”。
如此礼遇,皇族中人起初大惑不解,心有怨言,有人就对乾隆皇帝说;
“陛下这样高抬读书人,无形中却计皇族中人威严有损,此事关系国之命脉,陛下当慎思之。”
乾隆早料皇族必有不解,他也不加训斥,只耐心解释说:
“我朝为了长治久安,永保天下,就不能愚昧固执。读书人是国之栋梁,对待他们有所礼遇,不仅可以换来他们的感恩图报,更可计天下百姓知我大清敬士礼贤,如此方能让他们诚心归服,不生异念。”
皇族元老并不认可乾隆的言词,他们有的便阳奉阴违,对大学士颇有责难。乾隆皇帝知晓后,他又耐心对他们说:
“统治天下万民,只要把读书人首先制服,他人便不难驾驭。读书人有头脑有名望,他们在百姓中若振臂一呼,极善言词的他们定能让许多人信而盲从。不把读书人笼络住,朕就无法治国,亦难御民了。”
乾隆皇帝为了自己的皇权永固,不仅广开科举,让读书人入朝为官,还不断特开博学鸿词科,使那些自命遗老或隐居个仕的读书人由地方官员荐举上来,由他直接面试。
博学鸿词科的开设也曾让一些大臣颇为紧张,有的便上奏指出说:
“自命隐士的读书人,多是对朝廷不满之徒,他们虽不敢公开和朝廷对抗,却也牢骚满腹,这样的人一旦入朝为官,当是朝廷的隐患,望陛下明察。”
乾隆皇帝见此奏不少,心中暗笑,他为此义公开告谕群臣说:
“朝廷选拔贤良,厚待他们,百姓方觉朝廷的仁德。如果任其在野,鼓噪生事,那才是朝廷的失策呢。皇恩浩荡,如他们有人真的不识抬举,却也与朝廷无关,反显他们存心闹事,不识大体了。”
博学鸿词科一共搞了二次,录用24人。录用者感激涕零,未录用者也无面目再讽刺朝政了。
有一个叫顾栋高的读书人被乾隆皇帝面试录用,因为他对答得体,乾隆皇帝当即就授予他国子监司业的官职。顾栋高不想皇上如此厚爱,马上惶恐说:
“罪臣无尺寸之功,自不敢坐享禄位,陛下不治罪臣先前言过之失,亦是罪臣万幸了,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乾隆皇帝一笑,开口说:
“你不知朝廷恩义,非议之罪情可免之。为朝廷建功,自可享有名分,惟望你今后勤于政事,不要让朕失望。”
顾栋高从此一改前非,为政勤勉异常,再无一句牢骚。有人说他大志全无,他却放怀一笑道:
“读书人贵在明礼知节,如今皇上英明,皇恩逾海,倘若不思报效,岂不枉读圣贤诗书吗?”
顾栋高年老辞官时,乾隆皇帝竟亲自书写了两首七言诗赐给他,以示褒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又亲赐御书,特封他为国子监的祭酒官。乾隆皇帝还告谕史官说:
“儒林不可不记,像顾栋高这样的读书人,不能让他们淹没无闰。”
于是,史馆中便特设了《儒林传》这一名目,专门编写读书人的学术生平。
对读书人的轻视,各级官员部十分严重。为此,乾隆皇帝总是告诫他们,不可短视误国。官员上奏的奏章,如有对读书人不屑的议论,乾隆皇帝便会马上批驳,他甚至说:
“朕天天读书论道,因此,朕也不过是个书生罢了,书生当真无用吗?”
乾隆皇帝的“文治”,实有大成,这与他的厚待读书人的策略是分不开的。
【原文】
士子骄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
【译文】
读书人的骄傲和放荡,对老百姓没有好处,治理国家的人对这些人应该警惕。
【释评】
读书人有许多缺点,骄傲和放荡不羁,虽不是他们的致命伤,但在一味让人顺从的君主眼里,就是大毛病了。百姓往往出于愚昧无知,所以极好愚弄哄骗,而读书人知书明理,统治者要欺骗他们就不是件易事。对此,统治者在无法利用收买读书人的时候,对他们的戒备自是无疑:一旦恼羞成怒,读书人的霉运就避无可避了,,
【事典】解缙的天真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高中进士,授宫中书庶吉士。解缙博学多才,机智善辩,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看重他。
解缙受朱元璋礼遇,感恩万分,他总是对人说:
“侍奉明主,乃读书人之幸也,我恰逢其时,敢不竭心用力?”
一天,朱元璋和解缙谈得高兴,禁不住开口说:
“朕与你明为君臣,却情同父子,望你尽可直言。”
解缙热泪盈眶,百般谢恩之后,便于当天呈递了万言书,对时政多有直谏。
在万言书中,解缙有这样的话:
“陛下进用官员不分贤与不贤,授给职务也不分轻重。建立不为君主所用之法令,所谓取之锱铢必尽,又置朋党为奸之法律,所谓的用之如泥土。监生进士,明白儒家经典又品行端正,可他们多数屈居下层属吏。孝廉人才,不知经典,为政因循,却有些人位居朝班……因此,有才能者以与此辈同列为耻辱,无能之辈又都习惯享有这种风光……”
如此真言,朱元璋看过之后刦眉头一拧,颇为不快。解缙的好友得知他上奏内情,跺足说:
“你太天真了,皇上的几句好话,竞让你不知深浅,口言真情,早晚要出事的。你本是书生,应知晓禁忌,谁想你竞为读书人打抱不平,这只会让皇上怪你狂妄犯上,目中无人,还会有好结果吗?”
解缙犹是不信,仍胸有成竹道:
“皇上诚心待我,我若不切言时弊,当是忘恩欺君。皇上礼贤下士,心胸广阔,又岂能不察我之忠心?”
朱元璋虽没有治解缙的罪,但由此认定了解缙的无礼,对他渐失信任,后竟把他撵回家乡,命他在家加紧学习。
八年之后,朱元璋死去。解缙重回京城,朝廷先贬谪他当了河州卫吏员,其后才在礼部侍郎董伦荐举下,做了翰林待诏。
明成祖朱棣夺取政权后,解缙受到了重用,朱棣曾当面对解缙说:
“你们读书人要勇于直谏,做群臣的表率。如果使直言时政的人无所畏惧,听到直言的又无所忌恨,天下还愁不能大治吗?”
解缙深受鼓舞,他的家人却心中一紧,忙提醒他说:
“你困居家乡八年,岂可忘怀?先皇所言比皇上还要恳切,结果都是这样,你再不可重蹈覆辙了。”
解缙头脑一凉,转而又—笑说;
“皇上待我全无假作之态,想必与先皇有别。时下天下初定,若不竭诚尽忠,岂不辜负了皇上的一番美意?”
他虽有所收敛,但还是每每直谏,全不考虑个人得失。
皇太子未立时,成祖就此事暗中征求解缙的意见,解缙便直言推祟皇长子,不想由此让汉王朱高煦所忌恨。后来因皇太子做事不合朱棣的心意,朱棣便宠爱朱高煦,仪礼典礼都超过了皇太子。解缙自恃皇上宠爱,这时又进谏说:
“皇太子名分已定,陛下就不该偏爱汉王了,这是自起争端,断不可行啊。”
朱棣心中恼怒,暗怪他离间自己的亲骨肉,开始对他疏远。解缙的家人闻知此事,力劝他向皇上请罪,并分析说:
“你自恃和皇上无间,出语无忌,难道皇上就不猜总你吗?皇上父子之间尚有亲疏,何况对你这个外人呢?自古道天恩难测,你这样不知进退,后果堪忧啊。”
解缙自念无忧,仍坚持已见,朱棣对他的成见更深了。不久,朱棣找个借口把他贬谪广西任布政司参议,刚刚动身,礼部郎中李至刚又说解缙怨望不服,进而改派他去交趾,命令他到化州督饷。
永乐八年(1411年),解缙因奏事进京,正赶上朱棣北征,解缙拜谒皇太子而回。汉王朱高煦借此事报复解缙,向成祖进言,说解缙私自晋见皇太子,毫无人臣之礼。解缙于是被朱棣逮捕入狱,严刑拷掠。永乐十三年,朱棣又命人将解缙埋入雪中,活活冻死。
【原文】
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
【译文】
读书人不怨恨朝廷,百姓的心意就可以稳定了。
【释评】
封建统治者轻视民意,他们往往白作聪明地笼络读书人,认为这样就握住了御民的窍要。尽管读书人的变节和屈从会对百姓产生强烈的震撼和负面影响,但民众的觉醒和识见是不可低估的;老百姓虽可受欺于一时的蒙骗,却终舍放弃对任何人的幻想,用自己的力量说话。如果统治者不顺应民意,无论他的手法多么“高明”,最后终归破产.
【事典】王莽的居心
王莽在孤弱贫寒之时,勤苦向学,博览群书,举止衣着都像个读书人。他倾力结交名士,为此小惜卑躬屈膝,极尽心神。王莽曾对心腹人说:
“读书人若为我说话、赞誉,不仅朝廷会看重,百姓也会对我有敬爱之心,他们的作用实在巨大啊。读书人纵不能成我好事,亦可坏我声望,焉能不与之交结呢?”
王莽初入朝为官时,官位不高,只为黄门郎,他在此中间和当代名士戴崇、金涉、阳并、陈汤交往甚多。王莽的心腹一次对他说:
“大人志向远大,还当结交权贵,引为援手,似戴崇等人,虽为名士,然对大人前程无多大帮助,大人何必为他们损耗太多呢?那太不值得了。”
王莽脸色一沉,从此竞将那心腹弃而不用,他还故作沉痛地对戴崇等人说:
“有人劝我不要和你们交往,说什么你们帮不了我升官发财。大丈夫重在知情知义,广结知己,我王莽又岂能为了荣华富贵而做势利小人?”
戴崇等人感其至诚,对他更另眼相看了。一有机会,他们便向朝廷上书,推荐说王莽仁爱谦恭,实为大德之人。他们义四处传播王莽的美名,不仅百姓知道王莽的好处了,连汉成帝都渐渐对王莽重视起来,不断提升王莽的官职。
王葬做了大司马后,显得对读书人更加尊重。他聘用许多贤良的读书人做属官,还把自己受到的赏赐和封邑的收入全用来款待读书人,而自己却十分节俭。他的妻子心有怨意,一次就不满地说:
“你位极人臣,讨好读书人也太过分了,他们不过是书呆子一群,又有什么用呢?为了他们竟亏待自己,这是何苦呢?”
王莽冷笑一声,小声道:
“成大事者,岂可无誉乎?读书人有心赞你,百姓焉能不从?百姓无知,只要掌握了读书人的唇舌,他们自可役使无虞了。”
大司徒孔光是当时有名的儒生,曾辅佐成帝、哀帝、平帝三朝,受到太阜太后尊敬,又被百姓信任。对于这位孔光,王莽极力笼络,有事便假装请教,表面上对他的意见从不反驳,还让孔光的女婿做了奉车都尉,随侍皇帝。孔光感恩不已,对王莽屡加赞颂,王莽的声望愈加隆崇。
王莽为了谋权篡位,下方百计博取读书人的好感,他提议建造了皇室宣明政教的大厅,设置国立太学和御用天文台,给学生修筑宿舍一万多间。在太学里,王莽命令开设《乐经》课程,增加博士名额,每一经都有五个博士掌管。王莽还下令征用全国精通一经的教授,凡通晓《礼经》、《尚书》、《周官》、《尔雅》、天文、占卜、图谶、音乐、历法、兵书的读书人,都到官府等待录用。一时,举国上下的高才能者都赶赴京师,为王莽所用,他们交口称赞王莽的恩德,天卜百姓也认为王莽贤明无双了。
于是,便有了由读书人带头上书请王莽代行皇帝之职的事发生。太皇太后见群情激荡,众口一词,自知无法阻挡,无奈应允。接着,假造符命的事层出不穷,鼓吹王莽当顺应天意做真皇帝。舆论声势浩大,王莽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便改朝换代成功,做了新朝的皇帝。
王莽大事己成,便不再伪装,事事变得随心所欲,对持异议的人也无端加罪。时日不久,读书人的怨恨渐起,百姓也怨声载道,最终导致天下大乱,民变四起,造反的民众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土崩瓦解。
【原文】
严刑峻法,秦之亡也,三代盛典,德之化也。
【译文】
秦朝施行的是严酷的刑法,结果很快就灭亡了,夏禹、商汤、周文、武实现了长治久安,就是因为施行了仁德的政治。
【释评】
愚蠢残暴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常把严刑重法作为御民的利器,频频祭出。他们幻想百姓在严酷的打压之下,便会乖乖顺从了,永不反叛了。历史的事实反复证明这只是统治者的梦呓,官逼民反的铁律只能让残暴者自作自受。其实,刑与法都是人定的,再好的刑与法如果无好人执行,也一无所用。只有施行德政,让百姓仁爱知礼,天下才会大治。
【事典】杜林的根本之法
杜林学识广博,名望很高,光武帝刘秀就任命他为侍御史。刘秀常向他请教学向,杜林有问必答,全无媚上之意。
一次,刘秀和杜林谈论中,有意无意地对他说:
“你身经乱世,遭尽磨难,不知何事感触最切呢?”
杜林长叹一声,说道:
“莽贼亡后,各地盗贼蜂起,我和弟弟杜成、好友孟冀等人在逃亡途中,正遇数千盗贼抢劫财物。我们被扒下了身上穿的衣服,正当盗贼举刀要杀我们时,我的好友孟冀却对盗贼们说:‘你们知道天神吗?赤眉军虽拥有百万之众,但他们胡乱杀人,不讲道义,最终还是失败了。你们应该成就霸业,就不能不推行仁义,否则,你们就是不畏惧天神,到头来只能重蹈覆辙了。’ 孟冀的这些话让盗贼心动,他们随后便把我们释放了。”
刘秀听之茫然,不解地看着杜林。杜林于是接着说:
“盗贼凶狠,亦有仁德教之的功效,何况他人呢?莽贼苛政刑酷,百姓纷纷造反,他这样治世却与御民的大道背道而驰了。臣之所以叙此旧事,实要奏请陛下实行德政,教人懂法知礼。”
刘秀欣然叹道:
“你能在闲谈之中给朕进言,朕可知你的忠心了。”
杜林后来做了大司徒司直,他推荐同郡人范逡、赵秉、申屠刚等人,结果他们都得到了提拔重用,杜林为此向光武帝刘秀说:
“臣荐举之人,虽为同乡,却非私情所致,臣了解他们甚深,知道他们性本贤良,不会乱用威权,以求取名声。现在许多人不惜破坏国法,乱用刑罚,追逐个人私利,他们表面上看似为国为民,实则害国害民,陛下切不可为这些人所蒙蔽。”
刘秀暗中详查,果见杜林荐举之人都十分称职,一如杜林所说。从此,他对杜林更为器重了。
建武十四年(38年),群臣们上奏给刘秀说:
“古时,肉刑极其严厉,这样,人人都畏惧犯法,就不敢闹事了。现在,犯法的人不断,应是法令宽松的缘故。陛下应该增加法令的条文,用以杜绝犯罪的根源。”
刘秀下诏给三公九卿,让他们各抒己见,杜林的奏书和其他人的意见大不相同,他在奏书中说:
“百姓的感情受到污辱,那么,讲究道义和气节的风气就要受到损害:法律条文繁多,那么,苟且和侥幸的行为就要兴起。孔子说:‘用政治来教导民众,用刑罚来强制民众,民众只以苟免于罪过为务,却没有真正自觉惭愧的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民众,用礼教来规范民众,民众不但自觉惭愧,而且真心归服。’古时的贤明君主,都能深谋远虑,行动都注意到宽厚,不在刑罚上做过多的规定。周朝的五刑,处罚规定不超过三千。汉朝刚建立时,仔细地考察了秦朝的过失,废除了苛刻的政法,使统治的网络疏阔起来。民众欢欣鼓舞,人人都归向宽厚的德政。后来,法令条文逐渐增多,吹毛求疵,诋毁、欺骗的事就不断了。小事对道义没有妨碍,却采取大的刑戮,由此造成的弊端就十分严重了,于是百姓多叛,难以驯服。”
料林的奏书条理明晰,极有说服力,刘秀读罢感叹良久,他对群臣们说:
“不患民不御也,患德不修矣。如杜林所奏,古时德政不加以效仿,后世方有弥天大祸了。
朕主意已定,当在减轻刑罚、简化法令上示以仁德,重在教化百姓,如此,才是根本之法啊。”
【原文】
权重勿恃,名高勿寄,树威以信也。
【译文】
权力大不可以倚仗,名望高不可以托付,树立威严要讲究信用。
【释评】
信用是最能让人诚服的法宝,无信则是所有失败的原因之一。统治者往往自恃位高权重,朝令夕改,言行不一,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民众对他的信赖之情,自不会诚心服从他的号令了。如此,上下离心,令不能行,凡事只能向坏的方向发展,一旦危难来临,便无药可救。高明的统治者总是在取信于民上树立自己的威望,利用一切机会彰显他的诚意。
【事典】徙木立信的公孙鞅
战国时期,公孙鞅为秦孝公所重用,任用他为左庶长,推行变法事宜。
公孙鞅大权在手,于是起草制定了新法令,其中规定:第一,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有功于国的,都按功劳大小封官;没有功劳的宗室贵族,削除宗室的属籍。第二,奖励种地的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对耕地织布的农民,超过一般规定产量的,免除其徭役;商人要多交税。第三,全国百姓都要登记户口,按户籍组织起来,每五家为“伍”,每十家为“什”,各家互相监督。第四,一家有兄弟二人以上的,成年之后,必须分居,各立门户,违者要加倍征税。
秦孝公对新法令十分赞同,于是就要下令执行,不想公孙鞅却阻止说:
“百姓对官府暗怀猜疑,多有不信,远非一日了。新法虽好,若是无人相信苛守,其功效自无法见到。主公且容我略作安排,以让百姓增加对官府的信任,其后新法方可实施无虞了。”秦孝公答应了公孙鞅的请求。
一日,公孙鞅命人把一根约三丈长的木杆立在城南门口,随后他对围观的百姓说:
“无论何人,只要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黄金十两。”
围观百姓越来越多,他们心中狐疑,不敢相信公孙鞅的话,只是观望。
公孙鞅目视众人,又高声说:
“我为左庶长,代表官府说话,绝对言出必行。如各位嫌赏金还少,那好,我现在宣布谁执行我的命令,把木杆扛到北门,赏黄金五十两。”
人们知道此事不难,那五十两的赏金又是太高,一时更添疑惑了。他们不知公孙鞅在搞什么花样,仍是站立不动。
过了多时,忽有一位壮汉越众而出,扛起小杆便向北门走。百姓一路跟随,场面十分喧闹。
壮汉到了北门,刚把木杆放在地上,公孙鞅就对壮汉开口说;
“你能听从官府的号令,官府自会信守诺言,予以重赏。”
他命人当众给那壮汉五十两黄金,还提高声调对众人说:
“官府的命令,是绝不会欺骗大家的,人家若能按官府的命令行事,一定会得到应得的好处。”
此事在秦国各地传开,百姓称奇,都说官府有令必行,有赏必信,无形中对官府充满了信赖。
有的大臣却不以为然,他们对秦孝公上奏说:
“主公身为万民之主,若实行新法,自可发号施令,百姓谁敢不从呢?公孙鞅小题大作,多此一举,不仅于主公威望有损,更令官府颜面丢尽,令敌国耻笑。”
秦孝公和公孙鞅论及此事,公孙鞅十分气愤,他沉痛地对秦孝公说:
“那些大臣弄权久,自以为以权压人应可让百姓屈服,这是于国有害的大错啊。官府法令得不到百姓真心拥护和支持,强迫他们只能招来怨恨,增加他们的抗拒之心,不仅会一无所获,更会种下祸根。”
秦孝公听罢释然,对公孙鞅的见识极表赞同。新法令公布厉,因为有了百姓的理解和拥护,秦国的局面为之一新,国力开始强盛起来。
擒心第三
本卷精要
擒心术为统治者手中的王牌。
用情感打动,这是最好的操纵术。
上位者凭好恶而澶用人,小则必失,大则必乱。
使用人才看是否忠心,才能应属第二。
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不可因其才微而不用。
用人所长,亦为笼络之道,长久之计也。
屈人之心用大赏。
【原文】
德不悦上,上赏其才也。
【译文】
品德好不能让君主高兴,君主尊重的是人的才能。
【释评】
在利益第一的社会里,良好的品行虽为人提倡,但好人的处境却是堪忧的。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看重和收买,本质上全在为其所用,一旦人才失去了利用价值,被抛弃的命运就绝不是偶然的了。实际上,德与才都是被纯治者利用的东西,他们的高谈阔论和惺惺作态并不足信,明白了这一要旨,有才能的人更应保持清醒。
【事典】刘基的殊荣
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兵攻克金华,派人以币帛等礼物前去拜见刘基,请他出山相助。朱元璋的使者恭维了刘基一番后,信誓旦旦地对他说;
“我家主公仁爱惜才,无人能比,先生若能助我家主公一臂之力,不仅可成其大业,亦可让先生不废其才,青史有名了。”
刘基不为所动,只懒懒地说:
“多谢你家主公一番美意,只是在下浪得虚名,恐令你家主公失望,故不敢从命。”
使者走后,刘基的家人对他说:
“你久有大志,常恨不展其才,如今朱元璋相请,你为何又拒绝呢?”
刘基脸上一暗,口说:
“以才侍人,岂能轻率?如遇无德之主,才不堪用,纵才有所施,到头来也会遭人厌弃,反是惹祸上身了。”
朱元璋听使者回报,脸露不愉之色,他悻悻地说:
“听闻刘基有大才在身,却不想他这样傲慢,莫非他还在观望时局待变吗?”
总制孙炎与刘基有旧,这时他便对朱元璋进言说:
“有人曾把刘基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他的才能由此可见。主公用人之际,若收刘基在帐下,大事何愁不成?刘基应召不至,想是他对主公并不了解,一旦他知晓主公的仁德之心,自不会推辞了,请允许我给他修书一封,恳请他为主公效力。”
于是孙炎致书刘基,好言说尽后,他还特别指出道:
“先生纵不为我家主公分忧,难道还不为天下百姓尽力吗?如今天下大乱,百姓受苦,幸有我家主公英明雄武,当可消解此难,先生不助他成就伟业,却显先生无济世之心了,这绝不是先牛所愿啊。”
刘基抚书良久,这才一叹说:
“孙炎言尽于此,我若不肯,当真如他所言了,我岂能消受?为了救民于水火,那就勉为其难吧!”
刘基应召,朱元璋高兴异常。刘基向朱元璋陈述时务策十八项,令朱元璋更加佩服他的识见。朱元璋于是修建礼贤馆安置刘基,对他礼遇备至,关爱优崇。
刘基为朱元璋献言献策,屡建大功,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就惟独下令刘基家乡青田的税粮不许增加,以示对刘基的特殊褒奖,他还就此说:
“刘基有大功于国,朕之所为,是让刘基家乡世世代代传为美谈。”
有此殊荣,君臣向刘基称贺,刘基却一脸惶恐,并无喜色。他谢过君臣,却对家人忧虑说:
“皇上破例示恩,只不过看重我的薄才罢了,未必对我信任不二。如此看来,我还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呢?”
朱元璋追封刘基的祖父、父亲都为永嘉郡公,还多次要进封刘基的爵位,刘基却坚决辞谢不受。
一日,朱元璋因对丞相李善长不满,要任命刘基为丞相,刘基坚辞相位。朱元璋无奈,问他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位人选如何,刘基直言不可,他还强调说:
“胡惟庸才能尚可,但他德行不佳,用他为相只能坏其大事。如同驾车,我担心惟庸会把车弄翻。”
刘基不久坚请辞职,归乡养老。后来,朱元璋任用胡惟庸为相,果如刘基所言,胡惟庸专权擅政,谋反不成被杀。
【原文】
才不服下,下敬其恕也。
【译文】
才能大不能让属下诚服,属下敬畏的是君主的宽恕。
【释评】
本领越大的统治者就越容易犯下苛求于人的错误,不能宽恕别人。这样,人们就会对他敬而远之,有才能的人更不会为他效力了。原谅别人的过失,为他人着想,是收纳人才的常胜之道;在情感上和别人拉近距离,别人才会抛弃利益和世俗,真正做到生死与共。有才能者都是自尊心极强的,他们也最易被感情所打动,对他们不斤斤计较,大度宽容,就是最有力的操纵。
【事典】大气量的王旦
宋真宗时,一次皇宫发生火灾,宰相王旦马丘向宋真宗请罪说:
“臣身居宰相之职,国家发生这么大的天灾,臣应该被罢免。”
宋真宗为此下了罪己诏书,并没有解除王旦的职务。
后来,经查证这次火灾是荣王的宫中火蔓延所致,并不是天灾,为此还抓捕了一百多人,准备处以死刑。王旦独自请求宋真宗说:
“火灾发生后,陛下已下了罪己诏公布天下,臣等也都上书请求问罪受罚,倘若归罪给别人,就显不出朝廷的信义了。虽然火灾已有了线索,难道就知道那不是天降的灾祸吗?”
宋真宗十分生气,说道:
“这场大火损失甚巨,两朝积下的财物差不多烧光了,那些人一定要处死。”
王旦劝谏说:
“陛下拥有天下这样的财富,财货布帛不必忧虑,所忧虑的应该是政令上赏罚不当,陛下没有仁恕之心。如果陛下宽大为怀,世人一定会感念陛下大恩。”
王旦的努力没有白废,他终于让宋真宗改变了主意,使那些本当论罪处死的人都被赦免了。
其时,寇准为王旦下属官吏,他却常常指责王旦,对他并小尊敬。王旦深爱其才,并不记恨,王旦的好友便埋怨他说,
“大人位极人臣,而那寇准胆敢放肆无礼,大人不治他的罪,何以立威呢?大人不该考虑太多了,如果任其这样,只怕日后无人能听奉大人的号令了。”
王旦一笑道;
“寇准若不是大才之人,自不敢无礼犯上。他的缺点虽多,却也只是针对我个人的一些小事,与国家大义无涉。我为国家选人用人,岂能因私怨而无端降罪与他呢?”
宋真宗一次对王且说:
“你常常称赞寇准的优点,而他却总是说你的坏话,你真的不生气吗?”
王旦诚恳答道:
“臣想这是理所当然的,又何必气恼呢?臣身居宰相之位时间很长了,在处理政事上难免有疏忽和错误的地方。寇准才高眼锐,对陛下没什么隐瞒,足见他忠直的品格,这是我赞扬他的原因。何况为官者若无宽恕之心,必陷入勾心斗角之中,永无宁日,这便与国不利了,臣不想这样。”
宋真宗听完十分震动,他对王旦说:
“你能如此,朕之幸也,寇准亦幸也,只怕了解你的人太少了。”
寇准知道此事后,十分羞愧,他向王旦谢罪,王旦却不接受,只劝他为国尽力,切不要以此为意。
后来,寇准被罢免枢密使,他派人私下到王旦那里谋求使相的职位,不料王旦却一口回绝说:
“国家官职,岂可私授与人?我深爱寇准其才,却也不能做这种有违国法的事。”
寇准心中不满,对手下人说,
“王旦假仁假义,我险些让他骗了。他的仁恕是假,他一定是忌恨于我啊。”
时间不长,便有诏命任用寇准为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喜不自禁,拜见宋真宗时连道:
“若不是陛下施恩垂怜,臣哪里会有今日之荣呢?还是陛下了解臣啊。”
宋真宗摇头说:
“你虽有才学,却无王旦之胸襟,你当自勉了。非朕施恩于你,乃是王旦极力推荐,他力言你才堪大用,这或许你万想不到的吧?”
寇准怔然无语,他又向王旦请罪,自责不已;王旦仍不怪他,亦不多言。寇准为此悔恨难当,从此自认不如王旦,对他十分敬服听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