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古玉鉴赏 | 汉代镂雕龙凤纹玉环

玉环A面

玉环B面

汉代镂雕龙凤纹玉环

藏品规格:外径8.5cm,内径5.2cm,厚0.5cm

说明:此环玉质为和田白玉,分别镂雕琢制了相互盘旋缠绕的双龙双凤。龙凤造形优美,不但充满张力,而且非常灵动飘逸。玉环的整体包浆十分的厚重,与镂雕及阴线处内外统一,环的一侧受沁非常严重,已沁成“黑漆古”,且伴有局部钙化。虽然玉环受沁非常严重,但无残缺等瑕疵,历经千年保留到现在,十分难得。

透光观察图一

透光观察图二

从这两张透光观察图中可以看到,玉环黑沁较重的部位透光度已不是很明显,受沁与未沁部位的过渡有着由浓至淡的变化,层次分明,过渡自然。

沁色观察图

从此图可以进一步清晰看到沁色入玉的状况,深浅浓淡,深入肌理,宛如一幅层峦叠嶂水墨画。上部黄褐色的鸡爪沁是刚刚受沁形成,若环还在坑口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将会沁如“黑漆古”一般。

土蚀土咬坑

此处有较多的土蚀土咬坑,表玉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地陷”,这里受沁最为严重,对周围沁色有扩散般的影响,此处即为沁门之一。

细小绺裂处沁入的沁色

绺裂与阴线

从此60倍放大图可以看到,绺裂穿越阴线延着玉质的肌理延续,未被阴线隔断,可以断定是工在前,受坑口环境影响在后的顺序。还有一点就是绺裂处的玉质已产生了“缩肉”凹于玉表之下,沁色通过绺裂进入到玉质内部发生扩散,一览无余。在出土的玉器当中,小的绺裂经过坑口环境的影响一般会出现图中的“缩肉”,而较大的裂则会出现“错牙”,用指甲刮之有阻挡之感,甚至肉眼就可以看清。

龙眼部观察图

凤眼部观察图

从这两张60倍放大图可以看到,龙眼、龙角、凤眉、凤耳处的阴线是以短小的砣痕相连而成,砣痕深浅不一,“扫把尾”歧出十分明显,且阴线内外包浆完全一致,玉表橘皮纹老化十分自然,包浆亮而不贼,有种淡淡的金属般光泽。凤的眼睛为管钻加工,在加工时出现了崩残,老残同样包浆浑厚,老化自然,无犀利感。

阴线特征观察图一

阴线特征观察图二

从这两张阴线图上可以更清晰地观察,阴线的加工工艺特征及阴线与包浆之间的相互关系。

镂雕部位的拉丝痕

此环的镂雕部位都做了修磨,但还是从此处可以隐约看到拉丝加工的痕迹,丝痕宽窄不一,非完全平行。若在玉器的镂雕处发现拉丝痕深浅宽窄完全一致,且完全平行,那就得注意了。在古代很多等级较高、有镂雕工艺的玉器中,玉匠在做完拉丝工后,会对拉丝痕进行修磨,这也就成为拉丝痕不明显的原因。

南越王墓出土的龙凤玉环,已完全钙化

玉环跟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件玉环如出一辙,也许有的朋友会说:博物馆有的,如果民间再出现一定是假的。我认为这种观念是非常偏颇的!判定玉器的真伪必须要从它的本源入手,入土特征和加工工艺是根本中的根本,缺一不可。再者,从古至今疯狂的盗墓行为,而国家考古只是抢救性发掘,这就让不计其数的珍品流落到民间,甚至走私到国外,实属痛心。文中这件龙凤环,跟据纹饰与馆藏对比,应为西汉中早期的镂雕龙凤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玉环  玉环词条  汉代  汉代词条  龙凤  龙凤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收藏

 中国最贵的20个古钱币

在我国历史上,古钱币的萌芽于夏朝时期,起源于殷商,发展在东周,最终统一在秦朝。我国的古币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千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且还产生出了颇有中国特色钱币...(展开)

收藏

 金刚菩提子手串价格

金刚菩提子手串其实盘玩的历史很长很长,所以价格方面也是居高不下的,所以这个水深到什么地步小编就不好说了,所以对于价格一定要慎重再慎重的考虑了,那么这个金刚菩提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