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器型真伪鉴定
3、开片的真伪
4、雕刻工艺的差异
先讲第一点:器型鉴定真伪
上图是常见的仿晋瓷神兽,造型一位的模仿,呆板拙劣,眼神、牙齿、手势都没有刻画出神态。
真品西晋青瓷神兽尊,即写实,又运用了艺术夸张的造型,注重神情的刻画,眼部牙齿,手爪的刻画传神,憨态可掬又不失拙雅,是高超的工艺水准体现。
从山人的标注可以看出来,仿品腹部有多条横向的积釉刷痕,是标准的毛笔刷釉遗留痕迹,釉面流淌不自然,没有矿物油料和柴窑的痕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真品多用蘸釉工艺,这样器物上自然会有釉面薄厚的差异,在薄处会有明显的老化痕迹,在厚处会有开片,这样自然的流淌分布,是仿品很难做到的。
蘸釉工艺还会导致泪痕和自然积釉,这种柴烧的积釉痕迹,仿品也难仿造。
第三点:开片的差异
上图仿品的开片很死板,因为是化工釉料的开片,无论薄处还是釉面厚的地方,开片都类似,没有薄厚差异。
真品的开片是很密集的,类似蝉翼形状的自然开片,在釉面积釉处,会经常伴随有多层次的重叠式的开片。也就是能看看出几层开片重叠在一起。
因为是蘸釉工艺又是在釉面经历了很多半衰期后的自然老化,所以经常伴随有双层的开片,釉面薄的地方开片也很细密,但是薄厚处是有细微差异的。
第四点:雕刻工艺差异
仿品是在胎干了之后再进行雕刻的,这样仿品工人比较好上手,不需要很高深的技术支持。
现代仿品几乎都在使用干胎雕刻
在铁质刻刀普及前,干胎是很难雕刻的,所以真品是在胎半干时候,用竹刀和竹篦刻划,这是胎还是湿软的,所以会留下泥皮等痕迹。
真伪鉴定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比如胎的老化痕迹,细节工艺,时代特征,修足工艺,气泡,反铅,宝光,土沁等等,藏友们要综合起来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