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每天美玉】 —— 桐柏月河墓出土古玉

讲课老师:张友来

资料整理:李  毅

李  毅:晚上好!张老师,欢迎您再次来到归海古玉群讲课,这几年您对桐柏月河墓出土玉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非常荣幸今晚能够分享您的研究成果。

张友来:玉友们晚上好!桐柏月河春秋墓出土玉器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创新工程项目课题之一,我们课题组对这个项目的研究从2014年一直持续到2018年,前后持续了五年多时间,2018年结项出版了研究成果:《桐柏月河春秋墓出土玉器研究》今天晚上给大家主要讲一下我们的研究心得。

桐柏月河一号墓,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月河镇左庄村北约300米的丘陵斜坡地带。1993年底---1994年春天,南阳市文物研究所会同桐柏县文管办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根据出土的一件青铜铎上的铭文,“养子白受之铎”,最终确定墓主人是嬴姓小国,养国的国君—受。一共出土玉石器四百多组件,器类丰富。主要有玉璧、玉人、玉矛、玉戈、玉环、长条形玉饰、玉韘、玉剑柄、玉钺、玉戚、玉玦、玉璋、玉龙、玉琥、玉管、珠等。下边我先给大家分享一批出土玉器图片。

材质多样性展示

琉璃佩

琉璃佩显微图

萤石佩

绿松石管

玛瑙管

琉璃珠

上图分别是:琉璃珮、萤石纽扣状小玉珮、玛瑙管,绿松石饰管只有一根火柴粗细,有6个突起乳丁,小巧精致。说明东周时期,古人用料取材多样化,并非单一的选择透闪石玉或者蛇纹石玉。

出土玉器介绍

第一组共3件玉器:第1张是一把玉刀,玉刀的编号儿是110,肯定不是实用器,刀刃非常锋利,第2、3张是一对龙形玉玦,应该是工匠在加工完成外轮廓后,从中间剖开,其中一件断裂,后又进行修补,【每天美玉】公众号和【古玉密码】视频节目中对这件断了的玉器是如何修补的?做了一些探讨和研究,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去看一下。

第二组一共5件玉器:第1张是一件管状玉玦,满工龙首纹。表面白化严重;第2张是一件玉琥;第3张是一件玉剑珌,属于玉具剑剑鞘末端的装饰品;第4张是一件玉铲,也有人说是玉刀,仔细观察该玉器材质、造型、加工工艺,可以断定是一件前朝遗玉,年代早于春秋时代;第5、6张是一件玉管, 根据出土位置判断是套在男性生殖器上的一件葬玉。

这件玉琥造型有趣、纹饰精美,全身装饰春秋时期典型龙首纹,比较特殊的是在虎下颚倒立着一只小鸟儿,如果转动180度,则是仰卧的老虎下颚上站立着一只小鸟。

这件玉琥的纹饰很有特点,有点儿像电子产品的线路板,纹饰互相勾连、有竖线、横线、圆点。

这件精美的玉珮,仔细观察似乎是对玉琥进行了改制,或者说造型中包含了玉琥的某些元素,如果再仔细观察还有龙和凤的影子。您认为呢?

这件圆雕玉人,整体呈一正面分腿而立的男性形象。头呈椭圆形,两耳较大分列两侧,椭圆形眼,以阴线刻出眉毛,鼻部微凸,稍尖,鼻及颌下以浅阴线刻胡须,嘴微张。双手相对放在腹上,上身似有衣纹。束腰明显,胯部以阴线刻卷云纹象征衣服。两腿分立,其上以细密的横阴线表现出绑腿。背面同样刻纹,头部以四个卷云纹表示冠,颈部三道浅凹线表示束发,其上的头发分两绺分别披在两肩上。双肩及背上刻卷云纹象征上衣的背面,臀部刻两组卷云纹。整器分别从头部,两脚底钻孔,成三通。

这件玉韘,满工精美,但是造型同妇好墓出土玉韘截然不同,已经具备汉代玉韘的风格。

在该墓葬里类似这样玉片很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单面工、很薄,有四个穿孔,都是从后面往正面钻孔。我们推测很有可能,这四个孔是方便缝缀在织物上,用以覆盖在墓主人的身上,也就是说,有可能是金缕玉衣的前身。还有很多三角形的玉片,三个角的尖部分别钻有一个孔,方便缝缀在织物上,这种玉片还是挺多的。

典型玉器研究成果分享

在桐柏月河墓出土玉器里边,这件大玉戈属于重器,双面浮雕工,综合运用了细阴刻线、绳纹、蟠虺纹等多种工艺,第2张图片是一个拓片,我们给它做了一些处理,就使大家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大玉戈里面套了一个实用的青铜戈图案,这类纹饰设计在以前的考古发掘玉器中从来没有看到过,玉戈整体中间厚,两侧薄,而且从中间开始逐渐减薄,越到边缘越薄,给人一种兵器的感觉。

大家看这张图3D图,这条红线上的测量数是多少呢?这个长度是868微米。大家要记住,不到1毫米,这么点距离,一共刻了五道阴刻线。算上中间四道棱,平均每道阴刻线不到0.1毫米,大家可以想象有多细。再仔细看阴刻线形状,典型的砣具工痕,有深有浅,手工作业。所以经常有人问我:张老师,加工这么细的阴线,究竟是什么样的工具?确实到目前为止,考古中也没有发现治玉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可能还是金属工具,因为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铁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大家都知道铁容易腐蚀,如果要是用铁制工具,2000多年过去了,铁很难保存到现在,所以这也是我们找不到工具的原因之一吧。

关于加工工具和工艺,大家也可以多在这方面做一些思考,也可以做一些有益的讨论。到目前为止,这个时候的加工工艺是非常精湛的,0.1毫米,而且是一丝不苟的一组阴刻线,就是每一根都排列的非常整齐,互相没有交叉,没有错位,这个是更难的。无论是战汉时期的游丝毛雕也好,还是明清的阴刻线都没有超出这个水平。

这3张图是一副玉鞋底,在最早的时候,这几块玉是分散出土的,考古人员根据出土玉片形状,分别命名为半椭圆形器和玉铲。墓主人是头向东105度角,玉片出土在西侧,正好是位于墓主人的脚底下,更进一步证明了它们是踏玉,也叫玉踏,实际就是玉鞋底。我们知道从西周开始就有用玉敛葬的习惯,例如玉覆面、玉握,到了汉代就是金缕玉衣把人整个包裹起来。从纵向来看,春秋时代正好是丧葬用玉发展史的承上启下阶段。

玉剑柄,整体造型是一个片状。玉质洁白,浮雕满工,端部有一个孔,起一个销子的作用,这类玉具剑肯定不实用,不能当兵器使用,主要是带有象征性的礼仪性的一个剑饰。满工浮雕增强装饰性,看着更加立体,更加饱满,看着更漂亮。

小  结

1、春秋时期治玉用料仍然保持多样性,琉璃、绿松石、玛瑙、萤石都会用到;

2、玉器造型多种多样,玉璧、玉人、玉矛、玉戈、玉环、长条形玉饰、玉韘、玉剑柄、玉玦、玉龙、玉琥、玉管、珠;

3、玉器加工中铁制工具已经普遍使用,工艺已经非常先进,特别是细阴刻线登峰造极,双阴挤阳、浮雕工艺精湛。

归海古玉微信群联系方式:18611804968,传播古玉文化公益群,欢迎大家进群听课。

古玉研究联合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在山吟馆古玉研究中心联合创立,其宗旨是推动和促进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以考古出土的古代玉器为研究对象,与考古单位及科研院所合作从事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开展中国古代玉器科学检测分析的专项研究,创建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实验室,从事中国古代玉器数据库建设。服务学术,服务社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桐柏  桐柏词条  月河  月河词条  美玉  美玉词条  出土  出土词条  每天  每天词条  
收藏

 为什么卖玉的人不戴玉

1、卖玉行规不让卖玉不戴玉其实也算是行规了,至于原因就是,这个应该是习惯,比方说你卖车的都不怎么开自家的车;卖房的也不住自己卖的房子;卖早点的我看也都不怎么吃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