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蚀斑断真假
汉代玉器蚀斑的形成一般需要上千年的时间,这就是蚀斑多出现在唐代以前的汉代玉器上、宋代以后的汉代玉器蚀斑很少见的原因。携带蚀斑的汉代玉器是汉代玉器器的象征,但并不是所有带蚀斑的汉代玉器都是真的汉代玉器器,首先要区分是天然蚀斑还是人为仿造蚀斑。天然蚀斑是汉代玉器或玉石长时间受环境的腐蚀发生溃烂并受微生物侵蚀后形成的自然斑点或溃洞。
2,薄膜沁。
不一定布满整器,但已经大面积形成较厚的膜状,使汉代玉器不再有原来的光泽。这种膜多由石灰和污泥所沁。时间大约需要200年以上。
3,这是由于玉质发生钙化,本身玉质已经变得疏松,沁色会更容易侵入,这是其一;其二,本来沁色的形成(大约100年左右)早于钙化(大约600年)产生,汉代玉器在没有钙化之前,可能已经产生沁色,钙化后,汉代玉器变得不通透,沁色被物理表象掩盖而看不出,盘玩时,随着汉代玉器慢慢恢复原貌,沁色也慢慢显现出来。
4,初涉汉代玉器行业者,切不可贪大求全,要掌握入土特征,最 好从素器入手,也就是没有纹饰的素面汉代玉器,当然,素器的残片又是最理想的首 选。可以购买不同年代,或是不同地域,或是不同特征的残片。
5,数千年前,先民遗 留的汉代玉器、石器,经过漫长的岁月,深藏于山谷之中,浅葬于山巅之上或散落于原野河川。都无一例外的要经受几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酸碱浸蚀及大自然的地磁、地热、地压、地 震、光照、山火、地气、冰冻、氧化等自然环境变化的反复侵袭,造成玉件、石器本身出现不同的外观与内质的各种表相或肌里的“次生”变化。用软玉制成的物件,由于独立个体的存在,不同于它在原生矿体内的环境,在自然条件中,在受到内外物理作用与化学作用下,使不同的晶体结构、不同元素种类含量的汉代玉器,内、外都出现多种“次生”美丽可爱的不同自然纹理、包浆、皮壳、蚀痕、融洞及沁色。有的呈像于表,有的内含于里。在15倍放大镜下观察有云雾状、云团状、羽毛状、浪花状、冰花状、棉絮状、松针状、束丝状、杂草状、菊叶状等等。组合不同,凹凸各异,色彩斑斓,犹如一个“万花筒”美不胜观,这些神奇的物象就是岁月的痕迹。这些不同玉质在不同环境下的本质变化是人工无法仿制的。真品玉件上的小蚀洞内有一层老化的“包浆层”,有的蚀孔深处出现风化矿物质纤维,类似碱霜状物质。真品红山汉代玉器钙化成“鸡骨白”色的“玉皮”是微透明状,硬度仍较高,用指甲是抠不动的。用火或生石灰烧出的伪品“鸡骨白”表面由于快速加热形成急速的“钙化层”,至使伪玉表面玉质变松,变软,用指甲一抠就碎,表面的“白色”不坚硬。
6,包浆通常是指玉在各种环境中,由其他物质在汉代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种物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矿物凝结物;二是汉代玉器表面粘附的墓土或腐烂杂物;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这几种物质都很微妙,颜色不一,通常是靠对实物多年观察的经验得出判断。出土品的包浆有一种是凝结在汉代玉器表面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放大镜下观察也呈斑驳状,有的是矿物质熔化后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状,有的则是半透明的,有的则是墓土。无论哪一种,都十分自然,凝结较实,并伴有墓葬气味,这种气味有的即使经过刷洗也仍然存有,这也是气味辨伪的一个重要方法。假器就不是这样,包浆松散,无墓葬味,无透明矿物质,即使有泥土包浆坚固的,也是胶一类物质所为,一烧、一洗即知。
7,抛光延续了战国的抛光技术但光泽度稍逊,高浮雕和圆雕数量较多,装饰玉和礼器大多为片雕,日用器和动物形器多数为圆雕,绝大多数汉代玉器有纹饰纹饰结构细密布满,风格典雅柔秀。装饰品多饰镂雕技法,器形玲珑精美,镶嵌工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