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罗马帝国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帝国是真的很强很强,但是再强的帝国也有消亡的一天,所有这个罗马帝国的故事也挺吸引人的,话说国外就有一本叫《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书了,那么读完这本书之后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还有就是读完这本书的读后感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罗马帝国衰亡史读后感一
文明是一种工具
“那些衰落中的帝国已经丧失了自知之明,它们会挣扎着靠剩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从而无可救药地削弱自己;那些宗教团体也会曲解对宿命的信仰,为种种不可理喻、出离想象的行为寻找借口。”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发生在土耳其的恐怖袭击事件像是詹姆斯﹒奥唐奈此言的注脚。以后见之明,站在制高点评说历史是容易的,但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往往充满无可奈何。
读奥唐奈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常令人唏嘘,是非成败转头空,相似的片段常会重演,而我们自以为固若金汤的文明亦可能云飞雨散。奥唐奈并未再现罗马帝国的恢宏伟业,甚至直接点破意大利人民荣耀的误解:“罗马帝国最杰出的公民们生活在远离意大利的地方。”书名中的“新”一方面是与爱德华﹒吉本的经典对应,展现奥唐奈的自信,他直言吉本虽学识渊博,毕竟生于现代学术研究方法成型之前,难免有所局限;另一方面也卒见奥唐奈经世济用的决心,对历史的评说时刻不离对现实的忧虑,更不忘对志得意满的未来泼冷水。
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内包地中海,在奥唐奈看来,这种“出于人为而非自然”的地理形态是不太稳定的,可它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作理所当然。于是,“自以为是、脱离社会的朝廷变得不讲原则”,导致了它的衰亡。书中着墨最多的两位统治者是西部的狄奥多里克和东部的查士丁尼一世,奥唐奈对他们的褒贬围绕着对“文明”的定义。
狄奥多里克被称作成功的开创者。在当时社会,宗教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信奉同一宗教如同亲人血脉,是身份认同的标志。身为哥特人的狄奥多里克是个异族,但他巧妙地化劣势为优势,追溯更古老的族群观念,即“罗马人”。他的政权明确宣称要促进“civilitas”(拉丁语“文明”或“法律与秩序”),遵循罗马帝国传统制度,强调哥特文化是“以罗马文化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充满自豪感的文化”。由是,帝国归心。
反观查士丁尼一世则显得短视,尽管奥唐奈也承认以今天的视野期待1500年前的罗马皇帝有失公允。查士丁尼主要的问题简而言之是情商太低,或者说他根本没把邻国放在眼里,对世界格局存井蛙之见;在宗教问题上过于苛刻,坚持基督教一性论(与狄奥多里克恰成对比);以夷制夷、修建堡垒更是雪上加霜,分化了多瑙河对岸的人民。这与奥唐奈对城市的期许南辕北辙,非但未能影响周边,发展帝国边境内外,反而造成隔绝。
罗马化程度是奥唐奈常用的度量文明的标尺:有文化、高贵、文明、理智。当然,我们不能因鼎盛时期的罗马就认为罗马化的一切都是好的,但与其好大喜功地走向毁灭式的改变,不如在传统中挖掘值得保留的财富,在丧钟敲响之前,从当年之勇中醒来。
撇开作者不时相提并论的今昔,读者亦可在遥远帝国的衰亡中反思当下生活的雷同:与德行无关的追名逐利、排外的成见、浮光掠影的繁华、光荣掩盖虚弱、甚或惊觉,貌似可贵且越来越成熟的文明像是一种工具。然而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沦为工具的文明会不会变成借口,而是它是否足以撑起未来。
作为全书总结,奥唐奈说:“文明属于平和、耐心、务实和明智的人。”然而他也补充道:“我们无法断言它终将取得胜利。”投石问路罢了。
——丙申年读詹姆斯﹒奥唐奈《新罗马帝国衰亡史》
罗马帝国衰亡史读后感二
叩问罗马之心
作者/东渔
“条条大路通罗马”相信大家都记得这个俗语,也常常以此表示豁达的心态,俗语已成了意愿,已经没有人去认真考量其中“罗马”二字的分量,而我们的史学家们将会乐此不彼地研究着古罗马的辉煌成就,给后人留下更多精神食粮。美国古典学家奥唐奈的新著《新罗马帝国衰亡史》,开篇即在浩瀚星空的包容下,展现了罗马的风云变幻,吸引着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傲视群雄的帝国。
奥唐奈的叙述带着文学的色彩,在《序曲》中,以商人科斯马斯为线索展开,让读者跟随他的脚步一路前行,认识各个城市或地区,深入罗马城、亚历山大港,君士坦丁堡,关于这些关键城市的历史陈迹和文化标识,以及不同文化之间融合和分歧。作者的笔墨更多触及一些宗教活动和商业活动频繁紧密的地带,通过辨析文化如何渗透、演变历程,解读宗教或民族的疏离和融合,从衣食住行切入探寻历史的道路,以商人的眼光去看待物质生活,以及所反应出来的精神面貌。
奥唐奈的叙述完全按照罗马为中心铺展开。罗马城的建成、繁荣、衰落,这其中宗教所产生的作用,每个皇帝所取得的成就,或者一些关键人物对这个古老帝国的贡献,以及所发挥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本书历史人物繁杂,也有侧重点。从奥多亚克和狄奥多里克争斗时期开始,接着解读了后者较长的统治时期,保持了暂时的和平局面。更多篇幅给了狄奥多里克,对其作者基本持肯定的态度,在他统治时期,对东西方的融合,罗马的稳定是有积极意义的。奥唐奈注重狄奥多里克倡导的文明和宽容,“使得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罗马人能够和谐共存”,虽然最后的结局不尽完美,他的政权后继无人、充满变数。而在关于查士丁尼这一章,对其持有否定观点的评判,他随意发动战争,傲慢自负,被奥唐奈称之为“皇位上的哈姆雷特”。
了解事实才能把握历史,进而汲取教训。这是作者奥唐奈的读史特点,和中国文化有近似之处,皆是“以史为镜”的说法。他的写作善于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比如,将查士丁尼与斯大林和米洛舍维奇做比较;拿美国建立之初,来比较罗马帝国的形势。解析角度的更全面,便于读者加深认识。奥唐奈讲究史实,自称“尽量客观的描述”,这在一些描述中可以看得出来,模棱两可的记录他会特别标注。相对于日本作家盐野七生的作品,围绕罗马文化和各个名人的事迹逐一记录,奥唐奈更多将恢宏的历史蓝图综合性呈现出来,并没有遵照编年史的形式,而是打乱了顺序,按照某些切入点深入,然后平行叙述,力求完整阐释。
整个罗马帝国的历史即是皇权和教派之间权利的争夺史,大局表现在两方的对抗和融合,局部的表现是各个皇帝和教皇之间的对抗,当然也有皇帝之争和教皇之争。政治和宗教的纠葛是罗马帝国历史演变的主要形势,即便我们看到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宗教影响政治的痕迹,都没有这么息息相关,推动历史大流滚滚向前。
基督教作为正教的一个成长历程,也是奥唐奈的研究课题,教派争斗也是文明进程的体现,经过不断地演变,最后稳定下来。《新罗马衰亡史》正是以王侯征战和宗教为叙述中心,剖析叩问罗马之心,成为了解罗马帝国的一面窗口。
罗马帝国衰亡史读后感三
罗马帝国的衰亡,不是一天完成的
文/吴情
在前现代世界,东、西方都曾屹立着一些今天我们称其为“帝国”的政治实体,东方有中华帝国,而西方则有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等。视线放到罗马帝国身上,美国小说家爱伦·坡那句著名的断语——“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总容易在第一时间成为我们对罗马帝国的泛泛印象。西方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从台伯河畔的共和国到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罗马帝国,自有其荣耀鼎盛的岁月,可试问,它究竟为何逐步走向衰落和灭亡?
关于罗马帝国的学界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书山学海之中,很多人可能会想起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皇皇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Rise and Fall of Roman Empire)。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吉本在叙述帝国衰亡的历时过程时,发出了“野蛮最终战胜文明”的感叹,令人颇有共鸣。不过在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詹姆斯·奥唐奈看来,罗马帝国的衰亡,非吉本之叹可以完全揭示。他认为作为一名史学家,吉本“有很大的局限性”,虽为大家,但“如今许多学术上的平庸之辈知道的也要比他多”,为此,他写作《新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Ruin of the Roman Empire),以讲故事的方式重新描绘了罗马帝国由盛而衰的特定过程,同时在解读文献资料、人物评价方面给予读者以启迪,当然,在所论述的范围上,奥唐奈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无法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相较。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除“序曲”和“尾声”外分为三大部分,依次为“狄奥多里克的世界”、“查士丁尼的世界”和“格列高利的世界”,分别以意大利总督狄奥多里克,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教皇格列高利为主角,围绕他们如何走上权力巅峰、如何试图有效统治所辖地区、如何处理内外部各方的威胁,辅之以时代背景,从而展现了罗马帝国多个方面的特征。
在第一部分“狄奥多里克的世界”中,读者可以看见狄奥多里克如何从边境事务官逐步蜕变为意大利总督的过程。狄奥多里克文治武功都堪称不凡,他担任军职后,参与的战事多胜,逐渐受到君士坦丁堡的皇帝青睐,后者对其委以重任。狄奥多里克不久即担任意大利总督,他治理意大利时,意大利几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他曾到访罗马,罗马帝国的旧都,象征性仪式中表现自己对帝国传统的尊崇,也是在对君士坦丁堡的皇帝表示政治上的忠诚;终其一生,他从未称帝,却掌握大权,也为君士坦丁堡的皇帝时刻忌惮着。他对宗教的态度则糅合了童年经历与政治目的,威望“一部分来自他所扮演的罗马帝国合法的地区统治者这一角色,一部分来自他在童年和青年时代在君士坦丁堡所培养出的对基督教各教派的宽容”。
在第二部分“查士丁尼的世界”中,读者则可以领略到查士丁尼皇帝丰富而又辉煌的一生。罗马自共和国起便以法律著称,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更是在法学界影响甚远,细致入微、条理分明的法律,是罗马帝国的骄傲。然而,即便英明神武如查士丁尼,其要求编纂的法典尚不能维系帝国的长治久安,毕竟,查士丁尼采取的宗教政策,远比不上狄奥多里克宽容, 他推崇的基督教一性论激起了轩然大波,制造敌人无数,他甚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炮制出了所谓的“基督肉身不朽论”,悲哀的是,“没有多少信徒愿意追随这面旗帜”。查士丁尼当政,竭力恢复祖上的领土,战争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可腐朽的政府机构、前线战事的巨大消耗,却在不知不觉间逐渐侵蚀着帝国的根基。
在第三部分“格列高利的世界”中,读者则可以暂时进入宗教领域内的罗马帝国,走近教皇格列高利,感受他的振作与虚无。罗马帝国幅员辽阔,但罗马人从未实现征服区的“罗马化”,即以罗马的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取代征服区的原貌。格列高利教皇的出现,似乎是借助宗教力量实现“罗马化”的一个可能。不过,格列高利教皇本有政治职务,意外进入教会顶层;他常思考宗教问题,期待基督教的教义放之四海而皆准,可在推广过程中面对着重重阻碍,尽管偶尔也带来了一些现实利益。在奥唐奈看来,“假如说狄奥多里克很实际地展望了一个可持续、有领导的罗马帝国,假如说查士丁尼出于错觉而展望了光复大业这一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那么格列高里所预期的就是最后审判。基督教关于末日的启示完全占据了他的身心,他将西方各行省在6世纪末经受的军、民两方面的挫败视为末日将近的征兆”。事实也如此。
奥唐奈的《新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写给普通读者的历史读本,故事叙述多于历史理论。全书采用一种平易的讲述方法,前后呼应,轻松而又不乏历史深度。对于如何解读历史文献,对于如何理解人物神话,如何处理现实与历史的差距,奥唐奈在本书中都作出了不错示范。以解读历史文献为例,奥唐奈总能剔除某些作品中带歌功颂德或贬损诋毁色彩的扭曲成分,以价值中立的态度解读出历史事实(叙述的意义上)。庞大的罗马帝国当然不是一天建成,反之,她的衰亡,其实也不只在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