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西藏的门户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东部横断山脉、三江流域的中上游,南北宽约445公里,东西长约527公里,幅员10.86万平方公里,东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甘孜隔江相望,东南与云南迪庆接壤,西南、西北分别与西藏林芝和那曲毗邻,北与青海玉树交界。该地区扼青、康、滇、藏交通要道,和内地有金沙江、澜沧江阻隔。整个地区高山连绵、河流纵横,交通极为不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昌都成为西藏的门户,也是藏东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因为其战略地位重要,西藏地方政府在昌都设置了边使总署,并置重兵驻守。负责昌都地区军政事务的总管,通常由噶伦兼任。1950年6月,时任总管拉鲁提出任期将满,西藏地方政府遂将担任孜本的阿沛阿旺晋美擢升为增额噶伦,于8月28日到达昌都接替拉鲁。
西藏地方政府中的反动势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和策划下,不仅拒绝中央提出的和平谈判,反而继续进行背叛祖国的活动,更加积极地扩军备战,将总兵力的2/3,计7个代本(相当于小团,即营)的全部和3个代本的一部4500人,以及土兵(西藏民间武装,归土司头人掌握)、僧兵3500人共8000余人,统归昌都边使总署总管指挥,部署在昌都周围及金沙江西岸的广阔地区,组织起了以昌都为枢纽,以昌都至国德方向为重点,南起盐井,北至国德这一狭长地带的分区防御,企图利用金沙江、澜沧江、横断山脉天险,扼守入藏的咽喉要道,以军事力量阻止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
其具体部署是:以第8代本全部、第7代本大部和第2、第6代本各一部及噶伦卫队集结于昌都;以第7代本另一部位于类乌齐:以第3代本和真伯拉代本位于生达、国德地区;以第10代本位于岗托、同普、江达地区;以第9代本位于宁静,盐井地区;以第4代本位于丁青地区;其余3500名土兵、僧兵配属各代本分散配置于上述地区。
藏军是清朝乾隆时期批准组建的西藏地方正规武装。代本主官均由贵族担任,他们中间有的人虽然接受过外国人的军事训练,但是实战经验少,指挥能力差。士兵按岗服役,世代沿袭,年龄偏大,家庭拖累多。藏军内部等级森严,官兵关系不甚密切。其装备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英式武器,火力差,通信手段落后(整个昌都地区只有两部电台)。但藏军多数是职业兵,射击技术较好,生活也简便,适应高原环境,有时以马代步,行动较为迅速。土兵、僧兵这样的民兵组织为官府下令组建的临时武装,自带武器,未经训练,战斗力更差。长处在于熟悉地理环境,部分人射击技术较好,如果采取分散游击的打法,也能起到骚扰和牵制的作用。
坚决全歼昌都之敌
为了排除进藏障碍,打通和平解放西藏的道路,西南局于1950年8月20日致电毛主席,提出了以第18军遂行昌都战役的实施计划。8月23日,毛主席回电指出:“如我军能于十月占领昌都,有可能促使西藏代表团来京谈判.求得和平解决(当然也有别种可能)。”“这对于争取西藏政治变化及明年进军拉萨是有利的。”据此,西南军区于8月26日下达《昌都战役的基本命令》,决定发起昌都战役,“歼灭藏敌主力于昌都及其以西之恩达、类乌齐地区,占领昌都”,为来年进军拉萨,解放西藏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藏军部署的特点及其常采用的战术,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邓小平、参谋长李达等首长估计,战役开始后,藏军的行动可能有三种变化:1、收缩兵力,扼守若干要点与我作战。2、就地分散打游击。3、发现我力量强大不可抗御时,除以一部扼守要点,结合土兵游击袭扰,阻我前进外,主力则分路迅速后退,以保存实力。以第三种可能性为最大。其退路可能有二:一是经恩达、类乌齐西退拉萨;二是经邦达、八宿再西向拉萨或沿河谷南下退往察隅地区,以第一种退路可能性为最大。在战术上,藏军可能大举破路,阻我前进,以主力实行侧击或抄袭我之后路及补给线,并可能以骑兵部队进行远距离的偷袭。其土兵都自备有武器,地形熟悉,射击准确,击散后可能散伏于树林山岭,以冷枪滚木擂石阻击我军。
基于上述分析判断,西南军区首长指示第18军在战役指导上,正面兵力不宜过多,而重在使用主力部队进行翼侧的迂回,务求先切断敌之退路,分割包围而歼灭之。据此,第18军军长张国华决心采取正面攻击与翼侧迂回相结合的方针,各作战单位分路进击,互相协同,占领昌都,以求将敌会歼于金沙江以西、澜沧江以东及类乌齐、恩达地区。在作战部署上,区分为南、北两个作战集团,并以北集团为主要作战方向。
北集团:以第52师、军直炮兵营、侦察营、工兵营、第54师炮兵连及西北军区青海骑兵支队组成,分为左、中、右三路,由第52师师长吴忠率前指统一指挥。各路的编成和任务是:右路由师副政委阴法唐、参谋长李明指挥,以第52师第154团、青海骑兵支队及第52师骑兵连、侦察连、炮兵连组成,从右翼迂回敌人,切断敌之退路,配合正面部队割歼敌人。为了达成迂回包围、断敌退路之目的,在运动途中,应不受小股敌人和土兵僧兵的阻挠与纠缠,昼夜兼程迅速勇猛地向预定目标昌都侧后进击;中路由师长吴忠、副师长陈子植、政治部主任周家鼎率领,以第52师师直、第155团、第156团及军炮兵营组成,担任正面攻击,割歼敌人,攻占昌都,歼灭敌之主力;左路由军侦察营营长苏桐卿和军直属部队政治部主任王达选指挥,以军侦察营、工兵营及第54师炮兵连组成,在分别渡过金沙江以后,首先歼灭岗托地区守敌,尔后向西缓进,保持与敌接触,吸引住敌人,以免过早惊动昌都之敌使之西逃。在接近昌都时,除以主力配合中路聚歼敌人外,以一部兵力迂回至昌都以南地区,防敌南逃。
南集团:以第53师第157团及师炮兵连、工兵连和第14军第42师第126团(欠第3营)及第125团3营组成,分为南、北两路。各路的编成和任务是:北路由第53师副政委苗丕一率前指指挥,以第53师第157团及师炮兵连、工兵连组成,分渡金沙江以后,主力迅速向西迂回至宁静以西,断敌退路,一部兵力从左翼向宁静进击,配合主力全歼敌第9代本。达成上述任务后,除留一部兵力控制该区域和清剿散敌外,主力兼程北上向邦达方向疾进,断敌邦达、八宿方向退路;南路由第14军第42师师长廖运周率前指指挥,以第42师第126团(欠第3营)及第125团3营组成,战役发起后由德钦从南北两个方向钳击盐井,门工、碧土之敌,同时以一部兵力从左翼插至作战地区以西,控制各山口、要道,防敌向察隅方向逃窜。
10月初,解放军各参战部队已分别进至下列地区,完成了战役展开,并做好一切战斗准备:第18军第52师全部及军炮兵营位于邓柯;军侦察营、工兵营和第54师炮兵连位于德格;第53师第157团及师炮兵连位于巴塘;第14军第42师之第126团(欠第3营)及第125团3营位于德钦,西北军区青海骑兵支队位于玉树。参战兵力为六个团(含支援司令部的一个工兵团)又三个营和各种勤务保障分队,共约2万余人,各种火炮57门。参战部队北起青海玉树,经西康境内的邓柯、德格、巴塘,南至云南德钦,在沿金沙江75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对昌都地区藏军形成了马蹄形包围。
18军军长张国华
战前准备
第18军按照西南军区批准的部署报告和有关指示,进一步加强战前准备。9月13日,第18军党委发布昌都战役政治命令,要求部队严格遵守政策纪律,团结西藏人民,发扬吃大苦精神,恪守粮食制度,在解放昌都中,“为西藏人民立下第一功”。15日,军前指在甘孜召开作战会议,研究贯彻上级命令指示,明确了“迂回包围歼灭藏军”的作战思想,进一步修订了战役实施方案。会上还明确提出“不怕突不破,就怕包不住,包住就是胜利”的响亮口号。17日,担任战役主攻的52师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张国华军长、吴忠师长分别就作战指导思想、组织指挥、行军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作了详尽指示,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旬,军后勤部扶廷修副部长率领部分人员,在甘孜以西竹庆开设指挥所,在邓柯、海子山、德格、巴安等地设立兵站,在甘孜开设野战医院,担负物资转运和伤病员救治任务。为了保障作战部队的物资运输,西南军区决定向甘孜以西继续修筑公路,并对已经通车的雅安至甘孜段进行改造完善。由第18军政委谭冠三任司令员兼政委的支援司令部从9月中旬起,以工兵两个团又一个营担负继续修路任务,另两个工兵团负责修建桥梁和改善路况。10月2日,甘孜至马尼干戈100公里建成通车。在金沙江以东,粮食运输以各型汽车为主,牦牛、骡马为辅,至战役开始前,已经运到近20万公斤。过江之后的运输,则主要由部队背负及牦牛、骡马驮运。牦牛的需求量为最大,部队一方面通过德格、玉隆的土司头人,组织了上万头牦牛运输;一方面也从石渠等地购买了一万五千头牦牛,其中一部分分散给各参战部队,随部队跟进运输;其余的组成牦牛运输队,集中向前运输。参战部队指战员除了武器弹药之外,都尽量背负粮食,包括代食粉、饼干、牛肉干等方便食品,每人携带十天用量,战士平均负重35公斤,连的干部也有15公斤左右。
18军政委谭冠三
多路出击
10月3日,第18军军长张国华、政治部主任刘振国从甘孜到达玉隆,在检查落实了向金沙江以西的牦牛运输任务后,张军长定下战役发起时间,并上报西南军区。10月6日,西南军区发布命令:“决于10月7日开始全线渡江,执行昌都战役”。各参战部队尊令即于6日开始行动,从各个渡口陆续渡江,拉开了昌都战役的序幕。
盐井战斗
为了掩护主要方向的行动,南集团南路第126团(欠第3营)及第125团3营,于10月5日就发起了战斗。由于正面部队动作过早,未等迂回部队赶到预定地点即发起进攻,仅仅俘敌数人,其余敌人逃跑。部队当即从左右两翼实施平行追击,同时以一部兵力插至盐井西侧,防敌西逃。11日,将门工北逃之敌土兵400余人追歼于杜梁地区。12日,又分两路钳击盐井之敌,歼敌100余人,向北逃窜的残敌被第53师第157团截歼。盐井战斗至此结束,计歼敌约500余人。
宁静战斗
南集团北路第53师所部,于7、8日在巴塘以西分批渡过金沙江。守敌发觉解放军行动之后,当即向宁静方向退逃,仅捕歼土兵一部。第53师随即以一部兵力沿右翼尾敌攻击前进,同时以主力向宁静西北猛插。各路部队于12日拂晓先后进抵宁静城郊,守敌慑于解放军强大声威,经过政治争取,第9代本格桑旺堆率所部400余人投诚(西南军区给予起义名义)。15日,部队向邦达、八宿方向疾进,堵截可能由昌都南逃之藏军。
岗托战斗
6日晚,北集团左路部队首先以两个连自岗托北侧偷渡金沙江成功后,径直向敌后实施迂回,正面部队于7日晨在炮火掩护下渡江,登上江岸后,由于与迂回分队失去联系,加上指挥不力,火力与运动脱节,过江部队在不利的地形上与敌对战竟日,主力迟至深夜才全部过江,仅毙伤俘敌30余人,自身亦伤亡和翻船淹亡30余人。
觉雍战斗
岗托战斗后,藏军经同普西撤,与江达守军会合,解放军追击部队于13日进至江达,当即对该敌实施两翼包围,但敌人一触即退,快速向昌都方向逃窜。当敌人退到觉雍以西45公里处时已是疲惫不堪,认为已经摆脱了解放军的尾追,于是就地宿营,解放军追击部队干16日黄昏进抵觉雍,查明敌情后.即以迅猛动作奔袭该敌。战斗在当日深夜发起,经过一小时激战,歼敌111名,残敌向西溃逃。
生达战斗
北集团中路第52师主力从7日开始由邓柯渡江,由于船只小且少,直到10日中午才全部渡完。第156团第1营于11日黄昏在国德地区与敌真伯拉代本接触后,以一部兵力控制制高点,并从左右两翼钳击该敌;敌人两次反冲击被击退,便转而向西南溃逃。13日上午,第155团第3营进抵生达附近遭敌阻击,由于地形不利(藏军阵前有一条流速很快的小河,河底多为鹅卵石,很滑),加上火力组织不严密,形成对峙。因为主力尚未赶到,也未能大胆割歼敌人,致使该敌利用夜暗掩护向南撤退,仅杀伤敌人一部,未能大量歼敌有生力量
类乌齐战斗
16日夜,北集团右路第154团先头进到类乌齐以北之甲藏卡桥时,发现有敌第7代本一部依河驻守,由于水深不能徒涉,迂回未能成功,从正面向敌发起攻击后,敌不战而逃。17日,骑兵支队与驻类乌齐之敌接触,由于敌人分散配置于山地、林区,仅歼敌20余人,其余敌人隐蔽逃散。
战役第一阶段,解放军各参战部队共歼敌1300余人,南线之敌主力已悉数被歼,北线之敌遭到多次打击后节节败退,逐步向昌都收缩。至18日,北集团骑兵支队和第154团已分别进至恩达、类乌齐地区,切断了昌都之敌西撤拉萨的主要退路,由正面进击的部队则迅速向昌都逼进。此时,除昌都以南的邦达还可以作为敌人的退路之外,其他各主要退路均已为解放军控制。
大获全胜
南线第126团(欠第3营)及第125团3营于盐井战斗结束后,即在盐井、门工、德钦一带待机。第53师第157团及师炮兵连在结束宁静战斗后,主力于15日由宁静北上,21日进抵吞多,昼夜兼程向邦达、八宿方向疾进。
北线第18军侦察营、工兵营及第54师炮兵连于觉雍战斗后乘胜向西进击,沿途歼灭了部分溃散敌人,于19日黄昏迫近昌都。生达方向解放军主力第155团、第156团、军炮兵营及第52师师直各分队在向南推进中,仅在小乌拉山、洞洞竹卡等地遇敌一般性抵杭,也于19日黄昏抵昌都近郊。右翼迂回部队第154团与青海骑兵支队,于18日占领类乌齐、恩达各山口要道后,除继续向东逼进外,骑兵支队主力及第154团一部,于19日开始向昌都以南机动。
各部队进入战役纵深地区后,不断爬高山涉激流,道路更加艰险,最大的困难则是粮食越来越少。各个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及时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路上,鼓励指战员们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优良作风,坚决克服重重困难抓住敌人,从而保证了军“迅速前进”命令的实现。
在解放军不顾疲劳,勇猛追击,迅速迫近的形势下,昌都边使总署陷入一片混乱,大小官员随即决定弃城逃跑。当时在昌都的40名官员后来在给噶厦的信中写道:“7日(藏历,即17日,下同)凌晨,汉军已占领昌都附近的一个驿站(指恰荣),我方坚守无望。当时我等在昌都之所有官员对采取投降或是后撤的问题,认真商讨后,大家一致同意后撤。8日凌晨,大部分人员放弃财物,只身后逃。”昌都边使总管于18日晨率第2、3、4、7代本及其总署机关、卫队放弃昌都,开始是朝恩达、类乌齐方向往西退却,当发现退路已经被解放军切断后,被迫转而向南,往邦达、八宿方向撤退。
19日20时,第156团先遣营及军侦察营、工兵营先后进入昌都,俘敌200余人。.当夜,除以一部兵力担任警备及搜索残敌外,其余部队则连夜对南逃之敌实施追击。此时,由昌都向西北方向逃窜之敌第7代本残部120余人,在类乌齐缴械投降。在发现昌都之敌向南逃窜的同时,右翼的青海骑兵支队迅疾向南迂回,于20日晨占领昌都以南、邦达以北的宗驿山地区,控制了山垭口和道路。军侦察营从左翼向宗驿山迂回并同骑兵支队会师,至此,完全切断了昌都逃敌南下的道路。率部撤退到这一地区竹阁寺的昌都边使总管阿沛阿旺晋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派人与骑兵支队先头分队联系,称愿意停止抵抗,听候处置。经过商洽之后,阿沛于21日下令所部2700余人全部缴械投降。
此后,北集团主力转入分区清剿,先后于23日在恩达东南、24日在昌都西南和察雅等地区搜剿残敌,共歼敌1100余人。至此,昌都战役胜利结束。
结语
昌都战役历时18天,进行大小战斗21次,共歼灭昌都边使总署及藏军第3、第7、第8、第10、真伯拉等六个代本(第3代本包括牟暇和嘎穷巴两个代本)全部和第2、第4、第6等三个代本各一部以及部分土兵、僧兵,争取了第9代本投诚,共计5737人,其中代本以上高级官员20余人,俘获在西藏地方军中服务的英国人福特、柏尔及印度人2名;缴获山炮3门,重机枪9挺、轻机枪48挺、其他长短枪3200余支,子弹58700余发,电台2部,战马2000匹。解放军伤亡114人(含溺亡人数)。
昌都战役的胜利,打开了进军西藏的门户,扩大了党和解放军的政治影响,加强了汉藏的民族团结,粉碎了中外反动势力阻止解放军进藏的图谋,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为和平解放西藏和继续进军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也是解放全国大陆的最后一次战役。
采取大纵深战役迂回战法,是作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根据昌都地形、藏军兵力部署及作战特点,为了达成歼灭其主力的目的,第18军确定了多路进攻,向心攻击,并以精干兵力自翼侧作远距离大纵深战役迂回的部署。战役部署的重点放在两翼迂回,特别是北集团右路的迂回上,以求得首先断敌退路,尔后加以聚歼。同时要求正面攻击部队也能实施战术层面的迂回包围,穿插分割敌人,一股一股地捕捉歼灭。特别强调在查明敌人退却时,应不顾疲劳,迅速勇猛追歼。一方面要求部队要以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精神去完成任务,为战役的胜利作出贡献;一方面要求指挥员决不能因为大量马匹倒毙,大批人员掉队,部队缺粮断炊而动摇决心,姑息迁就,战役意图和部署必须坚决予以贯彻。
在实施过程中,迂回部队从右翼千里迂回,绕过敌人,先敌抢占向西南的退路,随后又不顾疲劳继续南下,适时切断敌人向南的退路.这种坚毅灵活的动作,对完成战役任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追击部队的迅速勇猛迫歼,又保证了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虽然藏军利用其地形熟悉,以骑代步机动较快等有利条件,加之我军部分部队存在指挥上的失误以及行动上的迟缓,在多次战斗中避免了被围、被歼,但始终未能跳出我军的战役包围圈,最后在退路全部被切断,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我军宽待俘虏政策,对西藏的和平解放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战地区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加上宗教统治和反动势力的宣传,广大藏族人民和僧侣不可能了解党和军队的政策。因此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此役我军所到之处,首先是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团结当地土司头人,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价格政策,尊重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保护寺庙和上层爱国僧侣的财产,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援。
为了扩大政治影响,揭穿帝国主义者、国民党特务分子和西藏地方反动分子诬蔑我军杀害俘虏的谣言,这次战役在对藏军战俘的处理中,严格执行了宽待俘虏的政策。对伤俘一律治愈后释放,敌尸一般动员当地人民或喇嘛按西藏人民风俗习惯安葬。战俘释放前,集中进行形势教育和宣传我党民族政策,对藏军军官,还着重讲解中央人民政府号召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意义。释放时,给藏军士兵发放银元作为路费,缴获的私人物品一律归还,短缺者还予以补发。此外,对五品官员每人发骡马一匹,四品以上官员每人发骡马两匹。这些措施赢得了广大藏军官兵的信任,也教育了当地藏族群众。被释放的官兵,在回归途中和到家之后,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和军队严明的纪律。所有这些都为后来我军向全西藏和平进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周密进行战前准备工作,是作战胜利的重要保障。
进军西藏,能否适应在高原地形上的行军作战,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部队指战员前抓紧进行了适应西藏高原特点的分班露营食宿、负重行军和射击训练,以及生活管理教育;进行了进军西藏、解放西藏重大意义的教育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通过这些训练教育,部队政治和战斗情绪始终饱满,体力也得到了保障。
在后勤保障方面,西南军区组织了强大的补给运输机构,并在各个方向设立了仓库和兵站,全面保障部队的补给和运输。在武器装备与军需物资方面,为适应西藏高原山地、丛林、高寒、缺氧等特殊条件,也进行了补充和改善。对就地采购物资所需的黄金、白银,都于事前下发部队。此外,还抽调了部分部队参加抢修公路,抽调大批骡马组成兽力支援运输队。这些措施不仅保障了物质上的需要,也给全体指战员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对此次战役的顺利进行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