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当时的浩罕汗国,一方面为了应对沙俄哥萨克骑兵的入侵威胁,在锡尔河流域修筑了许多军事城堡,另一方面浩罕上层与沙俄统治者来往密切,有时还互送礼物。
NO.201
铁骑如风/文
夹缝中强大
—
编辑
校/捕风者 画/一条人文主义狗 图/地缘谷
别看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国力弱小,在世界上缺乏存在感,15-19世纪的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地区可是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他们在18世纪初建立的浩罕汗国,可谓是中亚民族国家最后的荣光(现在的中亚五斯坦实在乏善可陈)。
如今乌兹别克人和他们平淡的生活
﹀
编辑
浩罕汗国不仅能够左右中亚地区的政局,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清朝西北边疆的安宁。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后来又是怎么消失了呢?
乌兹别克人的特别国度
15世纪时,蒙古人在中亚地区的统治土崩瓦解,河中地区的钦察人、葛逻禄人等突厥游牧部族,和当地东伊朗语民族混居,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乌兹别克人。
乌兹别克人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曾建立过一个强大的乌兹别克汗国。汗国解体后,昔班尼汗率领乌兹别克部众从河中地区北部的钦察草原南迁至费尔干纳盆地和呼罗珊地区,推翻帖木儿帝国后裔的统治,以布哈拉城为首都建立布哈拉汗国(昔班尼王朝),与北边的哈萨克人部落、西面的希瓦汗国与萨菲波斯形成鼎足之势。
编辑
今天布哈拉古城的恢宏依然震撼着每一个慕名前往的游人
﹀
编辑
布哈拉汗国在16世纪到17世纪初期国力强盛,是中亚地区穆斯林国家的老大,之后因为内乱等缘故走向衰落,对除首都之外的国土逐渐丧失掌控力。18世纪初,费尔干纳盆地的乌兹别克人中的明格部落首领沙鲁克,作为拥有自治势力的和卓(伊斯兰教中对有威望之精神领袖的称呼)和伯克(突厥语中的地方首领),开始图谋自立门户。
当时与乌兹别克人相邻的准噶尔蒙古汗国,正在被东方的大清帝国打得节节败退。准噶尔汗国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只得向西夺取哈萨克人和乌兹别克人的地盘。
《清平准噶尔回部得胜图》
﹀
编辑
在18世纪的头二十年,噶尔丹策零率领准噶尔骑兵,以及包括中亚的吉尔吉斯骑兵等各族仆从军,屡屡西侵哈萨克汗国和布哈拉汗国,夺取了塔什干地区。眼看准噶尔人就要入侵费尔干纳盆地,沙鲁克使计策反准噶尔军队中的吉尔吉斯库什部军队,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抵御准噶尔入侵的防线。
编辑
明格部本身是个小部落,在融入了吉尔吉斯人的力量之后,逐渐有了建立一个小政权的实力。而当时的费尔干纳盆地,手工业和商业贸易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发达的城堡越来越多,为明格部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公元1710年,沙鲁克在本部落和吉尔吉斯人的支持下,正式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小汗国。
这个小汗国建立之初时并不叫浩罕汗国,因为当时浩罕城并未修筑,而且统治范围非常的小,面积只涵盖安集延和纳曼干领地。由于实力尚弱,这个小汗国名义上仍然附庸于布哈拉汗国的统治。
编辑
小汗国建立后,准噶尔骑兵仍然时不时入侵哈萨克汗国和费尔干纳盆地,为了自保,沙鲁克仍然需要倚仗布哈拉这头“瘦死的骆驼”,并借助费尔干纳地区较为优渥的经济条件,闷声发大财。
到了18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萨菲波斯的军队向东入侵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并击溃了它俩的联盟。布哈拉汗国势力经此战进一步衰落,被迫臣服萨菲波斯,而明格部的汗国势力已经大幅增长。此时沙鲁克已死,他的长子阿卜杜尔热依姆在迪坎.托德地区修筑了一座“热依姆堡”。
迪坎.托德历经风桑的热依木堡垒
﹀
编辑
1740年,阿卜杜尔格里姆接任他长兄的汗位,正式在“热依姆堡”北部修筑浩罕城,并设置为汗国的都城,宣布脱离布哈拉汗国而自立。因此,史学界普遍将这一年视为浩罕汗国正式建立的时间。但是此时的浩罕国君对外仍然并未称汗,只自称“伯克”,类似于后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一直自称“帕夏”而不称“苏丹”。
编辑
费尔干纳盆地舒缓的地形,肥沃的土地,给了浩罕汗国发展农业,繁衍人口的便利条件。而且浩罕汗国地处丝绸之路交通要道,是重要的贸易节点,与周围的中亚国家相比,经济更为发达。国力的不断强大,促使汗国把注意力转向国外,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编辑
相比附近荒凉干旱的地形,费尔干纳盆地显得弥足珍贵
﹀
编辑
浩罕汗国建立之初,费尔干纳地区是群雄逐鹿的乱局,东部的准噶尔汗国也仍然对汗国保持着较大影响。但是到了18世纪中叶,准噶尔部发生内乱,进而招致清朝乾隆皇帝的大举进攻。新可汗额尔德尼趁机统一了整个费尔干纳盆地,拥戴新大哥清朝消灭了准噶尔的势力。
额尔德尼作为浩罕汗国的一代雄主,在准噶尔被攻灭后,大量吸收原准噶尔汗国的柯尔克孜族军队到自己帐中,充实自己的军事实力。同时利用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将浩罕、费尔干纳、纳曼干等城市组成城市群,扩充自己的人口。
编辑
商贸以增强汗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
﹀
编辑
当时的沙俄帝国在西伯利亚地区力量不足,且与清朝在中亚问题上达成了战略妥协。英国还没有完成殖民印度,尚无法干涉浩罕汗国的事务。之后的几代君主,就是在这样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国际环境下,进一步对外扩张,威压布哈拉汗国和哈萨克汗国,实现了乌兹别克人的最后一次荣光。
与大清帝国相爱相杀
浩罕汗国对于清朝的态度,属于典型的前恭后倨。在额尔德尼统治时期,他感激清朝消灭准噶尔汗国,搬掉了压在浩罕国头上的一座大山,也不想与当时清朝将军兆惠率领的锐气正盛的清军对抗,于是选择臣服大清,表示“率诸部,自布哈尔(布哈拉)迤东二十万人众,皆作臣仆”,作为朝贡小弟而存在。
前倨后恭的额尔德尼伯克
﹀
编辑
清朝对藩属国也是够厚道,不仅提供军事保护,而且给予浩罕国优厚的经济利益和贸易优待。双方算是度过了数十年的“蜜月期”。
作为一个商贸立国的汗国,浩罕为了保证商业利益,垄断贸易往来,对周边对自己商业利益有威胁的哈萨克汗国和布哈拉汗国大打出手。浩罕的阿里木汗夺取了哈萨克大玉兹人的塔什干和奇姆肯特地区,向西不断进攻自己曾经的宗主布哈拉汗国,武力控制帕米尔高原周边地区的贸易,对周边各族往来自己地盘的商旅课以重税。
浩罕汗国东征西讨,很快成为了中亚一霸
﹀
编辑
与此同时,汗国进行政治改革,笼络各族上层贵族,并积极发展灌溉农业和植棉业,将浩罕城和塔什干城发展成当时的中亚商业中心,发达程度超越了周边各国。
到了19世纪初的奥马尔汗时期,浩罕汗国的疆域往西已经拓到锡尔河流域西部,夺取了吉尔吉斯人居住的大片土地,往东占领伊犁河流域,往南统治了塔吉克人卡拉捷金、达尔瓦查等地区,往北控制了大部分哈萨克人的地盘,成为了一个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人的大汗国。
编辑
宏伟的宫殿预示着属国浩罕一去不复返了
﹀
编辑
此时的浩罕国君也不再自称伯克,而是正式以可汗自居了。
国力膨胀使得浩罕汗国不再像18世纪时那样,对大清帝国尊奉效忠。乾隆和嘉庆时期,包括浩罕商人在内的大批中亚商人往来新疆进行贸易,而清朝政府为了显示天朝“厚往薄来”的胸怀,以及出于稳定西北边疆的需要,对这些中亚商人抽税的税率要低于新疆本地的塔里木地区商人,平均为二十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
编辑
本来浩罕商人的抽税是由新疆本地的抽税官执行,可是浩罕政府派人与清朝交涉,称想要由浩罕国内派领事到新疆来代替新疆本地的抽税官工作,并且要求免除已经对中亚商人相当优惠的税率,搞一个“浩罕—新疆零关税自贸区”。
这种无理要求当然被清朝拒绝。
嘉庆皇帝认识到这个中亚小弟越来越不老实了,不仅在上谕中责骂“尔霍罕部落 ,不过边外小夷,天朝准令来往贸易, 已属格外恩施 ,今尔敢为无厌之请。”并执行针对浩罕汗国的经济制裁措施,限制浩罕商人在新疆的活动。野心膨胀的浩罕汗国当然不会屈服于这一施压,决定扶持新疆和卓后裔张格尔到塔里木地区。
可能你会奇怪,大小和卓叛乱不是在乾隆时期就平定了吗?原来这个张格尔是大和卓博罗尼都的孙子,在博罗尼都叛乱失败后,跟随其父萨木萨克逃到浩罕汗国并得到政治避难。
1820年8月浩罕国支持张格尔率众回到塔里木地区。清领队大臣色普徵额初战告捷,将张格尔打得剩下二三十人逃回浩罕。1825年,张格尔再次进入新疆。在当地人的帮助下,于1827年将张格尔擒获处死,平定了叛乱。
故宫博物院馆藏之宝《生擒张格尔》
﹀
编辑
清朝要求浩罕人引渡张格尔的残部,结果被浩罕人拒绝。道光帝派出强硬派大臣那彦成到新疆,继续执行对浩罕人的经济制裁。浩罕人干脆又支持这些张格尔余部发动叛乱,而清朝又是花了很大功夫才平息它。
编辑
浩罕人从此战中看到清朝貌似强大,实际上对新疆掌控力缺失的本质,于是与清朝政府进行谈判,最终实现了之前想要直接派遣浩罕领事在新疆喀什噶尔等六城给浩罕商人抽税和保护贸易的条件。
清朝再衰落,也不是浩罕这种体量的国家能撼动的。真正能够给清朝造成重大打击的,一个是自己的合作者英国,另一个就是后来吞并自己的沙俄帝国。
葬于沙俄巨熊之口
在沙俄与欧洲各国的联军将拿破仑的势力扼杀后,沙俄就将部分注意力转移到了中亚和远东地区。而沙俄对土地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为了实现其先皇彼得大帝夺取印度洋出海口的战略目标,开始谋划吞并中亚地区的浩罕、布哈拉、希瓦和哈萨克四个汗国。
编辑
当时的浩罕汗国,一方面为了应对沙俄哥萨克骑兵的入侵威胁,在锡尔河流域修筑了许多军事城堡,另一方面浩罕上层与沙俄统治者来往密切,有时还互送礼物。
此时的浩罕汗国在暂时结束了与清朝的纷争后,又陷入了与布哈拉汗国的连绵战火。为了争夺费尔干纳盆地西部的战略要地霍占特,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厮杀,最终布哈拉汗国取胜,并乘胜攻进浩罕城,迫使浩罕人再度称臣。
﹀
编辑
之后浩罕汗国的政局相当混乱,先是浩罕人民赶走了布哈拉汗国的占领军,拥立已故的阿里汗的堂兄希尔·阿里为汗。随后阿里汗的儿子木拉特汗发动政变,夺取了汗位。屁股还没坐热,又被贵族木素满库里和胡达雅尔的军队推翻。
胡达雅尔在成为可汗后,赶走了掌握汗国权力的木素满库里,又鉴于其与俄国往来密切,怀疑其想要推翻自己,先下手为强,将木素满库里所属的希尔查克部进行了一番大肆屠杀。不料胡达雅尔汗又被自己的兄弟迈里伯克造反成功,迈里伯克随后又被希尔查克部的推翻。
浩罕汗国的国力就是在这种反复发生的、戏剧般地高层内斗中迅速衰退的。而沙俄帝国果断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先是在1847年征服了中亚北部的哈萨克汗国,随后兵临浩罕边境。
如果浩罕汗国在当时政局稳定,还有自保的希望。因为沙俄于1853年到1856年在克里米亚败于英法联军之手,浩罕人想要趁这个机会与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组成同盟。可是英国当时疲于应付爱尔兰人和印度人发动的大规模起义,奥斯曼自身又十分衰弱,因而两国都无法给予浩罕汗国有力支持。等到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沙俄开始正式实施其吞并计划。
耽于克里米亚战争的英国和俄国
﹀
编辑
1859年,俄军兵分两路,先是攻破浩罕汗国的皮什彼克和托克玛克要塞,随后沿着锡尔河南下,一个个拔除浩罕人的城堡。1864年,俄军统帅切尔尼亚也夫率领2600人攻下奥利耶阿塔和奇姆肯特,统帅维锐夫金带着1600人攻下浩罕重镇突厥斯坦城,1866年又伙同布哈拉军队贡献了重镇塔什干,将整个哈萨克草原彻底纳入俄国之手。
俄国占领浩罕国城堡时间
﹀
编辑
哈萨克草原沦于俄国人之手
﹀
编辑
俄国人顺带着迫使清朝与自己签订不平等条约,夺取了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使得清朝这个宗主国也无力对浩罕挨打的情况做出反应了。1868年,浩罕的古德亚汗被迫向沙皇俯首称臣。
后来,浩罕人支持阿古柏势力在新疆兴风作浪。阿古柏是浩罕军事贵族。然而浩罕汗国的国土被沙俄一块块瓜分,阿古柏的背后支持者便加入了俄国人,毕竟俄国人也想进一步夺取新疆地区。浩罕人于1871年和1873年发动了两次反抗俄国人的起义,都因被俄军镇压而失败。
浩罕人被迫远遁大漠
﹀
编辑
经过这一番折腾,浩罕汗国的生力军基本报销,古德亚汗也被末代可汗纳西尔丁汗赶下台。1876年,在左宗棠率领的清军平定阿古柏势力的同时,俄军大举进攻浩罕城,纳西尔丁汗无奈投降。至此,浩罕汗国彻底被沙俄巨熊所吞吃,其国土成为俄国在中亚设立的突厥斯坦总督区的一部分。
编辑
直到100多年后,浩罕的乌兹别克人后裔才获得独立建国的机会,但是再也难以重现当年浩罕汗国的荣光。
编辑
参考资料
浩罕汗国史的分期 . 董兴森
浩罕汗国建立时间初探 . 许启红
浩罕汗国与吉尔吉斯人关系研究 . 孙智亮
清朝对中亚诸部的政策探析—以1759—1864年为中心 . 贾建飞
十九世纪时期俄国对中亚三汗国的征服 . 刘大宇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