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日本建筑简史:不在欧洲,却有环山城堡;不...

提起日本建筑,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温泉浴池、神社寺庙。也有些到过日本的朋友们知道,日本的古城和寺庙遗址大多数都保有“唐风”遗存。但是,日本古代就只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建筑吗?想知道的话,就跟着瓷儿一起领略一下吧!

一、从粗陋俭朴到吸收融合:古日本建筑

进化史

从古代到中世纪以来,日本建筑艺术经历了搬运、消化和升华三大阶段,最终在中华艺术形式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中成型,完成了自身的进一步飞跃。如同日本文化本身固有的独特风格一般,日本建筑同样拥有十分悠久丰富的历史。日本建筑最早受到中国建筑的影响极大,但却能在吸收外来建筑艺术的过程中主动地加以选择、去粗取精,随后逐渐形成自我的样式。

日本最早的建筑起源于原始的古冢或竖穴,后来在在环湖区域出现了高脚楼样式的民宅村落。奇怪的是,除了考古遗存为今人研究日本建筑史提供了简单的遗骸之外,日本人在其民族历史传记《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并未有相关建筑艺术的遗笔留存。

日本竖穴建筑

考古资料显示,在公元3、4世纪的时候,当时日本境内的房屋还是以土墙和土屋顶为主,有很多房屋甚至仍用树杈和稻草做顶。此举可能是为了方便散热,也可能是为了透光方便。湿热的气候使日本的稻米产量很高,日本人在村落中常常会建设公用的谷仓以便储存粮食。此外,日本人很早就开始使用木质地板装饰地面,这种将地面用木材装饰的习惯在全世界都不很多见。

仍保留着稻草屋顶的日本“合掌村”

4世纪之后,随着小国的合并和统治阶层的出现,大阪、奈良以及九州岛上开始出现古坟遗迹。日本人由于信奉神道,在古代陵墓中常常能发现有铜制的佩镜和带穗的匕首作为陪葬物。在这些遗迹之中,最著名的要数倭王赞(仁德天皇)的陵寝“大仙陵古坟”了。据说仁德天皇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曾经疏通难波的堀江,因此现在还有人将堀江上水利工程的首创之功归结于他。

仁德天皇大仙陵古坟遗址

从6世纪开始,日本建筑风格就逐渐文明化了起来。平民们开始大量走出竖穴式房屋,日本的民居艺术开始在平地中展现自己的风貌。官方建筑也因从中国东传的佛教而改变了自己的个性,隋唐时代的中国佛寺、佛塔,以及长安的宫殿和街市均对日本建筑启蒙影响很大。

坐落于奈良的法隆寺是日本目前存在的最古老的建筑,它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的木作建筑之一,寺庙修建完成后被作为圣德太子的私人空间利用。寺中的金堂据说最初是为用明天皇为了祈祷治愈自己的疾病而修建的,而修造这批寺院的工匠同样并非源自日本本土,而是来自百济老家。

圣德太子画像

法隆寺最为独特的还不是它的巧夺天工,而是它体现了日本人善于在自身的规划中借鉴他人的一种“独立自主的个性”。无论是欧洲的教堂还是广场,抑或是中国人的寺庙和宫殿,这些古代的精妙建筑统统都不约而同的体现出一种“中轴对称”的审美意味。而法隆寺从一开始就改变了这种对称特性,呈现出一种“实用主义”的美学特点。

贯彻“实用美学”的法隆寺

二、从寺庙到城市、城堡:“前幕府时代”

日本建筑进化史

中世时期的日本视觉艺术与建筑与宗教、政府和社会呈现出同步发展的趋势。在学习借鉴了中国寺庙和宫殿的样式之后,日本人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自己的探索。奈良的东大寺就是8世纪日本寺庙艺术的代表作。

这个时代,佛教寺庙已经包括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区间。比如寺庙首先要保证内部具有足够的空间去营造住所,以便满足居住在里面的僧人能够借助个性去发挥自己的精神需求。从外观上看,日本的佛寺室内空间都要比中国的寺庙大,而且僧弥们普遍拥有比较宽敞的卧房。

奈良东大寺

奈良时期的佛教样式被今人称作“和样”。在东大寺中,朴素的装修风格和未上漆料的栏杆和柱头十分常见。寺庙的棱角结构常常呈现出一种规则的曲线形式,这些都是从中国唐朝学来的建筑技艺。而日本人在今天称呼这种“不加藻饰、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为“和样”,是为了将其与此后的“平安风格”区分开来。

平安时代,日本人更加注重借鉴长安城的建造风格,甚至连藤原京、长冈京、平城京和平安京等众多都城,本身也都是在直观上按比例缩小中国的“长安城”修建得来的。在整体的规划上,平安城采取了“东西对称、城野分离”的布局模式,皇城之外是属于一般官吏和平头百姓居住的区域。

平安京略缩图模型

平安后期,从朝鲜传来的“朝鲜式山城”也在日本各地建立起来。顾名思义,这些“山城”往往建立在日本各地的战略要津,是围绕着山体所建筑的城堡。在征战时,环绕着城堡居住的农民们要披上铠甲登上城郭作战;赋闲时,这些勇士们则解甲归田回到山下种地。

由于日本的地形十分多变,除了在山地有建设易守难攻的“山城”之外,在相对平坦的丘陵地带和小山地带也建造有略微平缓的“平山城”。在战斗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社会,环绕在城堡周围生活成了日本农民最有保障的依靠。由于城市要环绕山体建造,所以这些城市的特点是十分巨大且规模壮观。

日本山城模型

  在平安时期,这些耗资万贯的大型城池有的已经初具雏形。这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百姓是如何受统治者的驱使与操控的。总的来说,日本建筑艺术到了平安时代已经朝着“独立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日本国总体的建筑特色是以皇权为中心,宗教色彩同政治色彩相互借鉴。直到明治时代甚至是今天,日本人都受益于这种“政教二元”的思想,从而保存下来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文史君说:

相较于日本人善于保护古代建筑的优良传统,我们中国人当然要反思一下自己。每每到景区都会看到诸如“某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大字镌刻在栏杆或座椅上,这是不是说明了我们是时候提高自己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了?日本人虽然善于向优秀的民族学习和借鉴外在的艺术形式,但在继承这些优势之后他们还能够将其利用到生活的各个场景去。日本既有“欧式”的城堡,又有“中式”的寺庙城郭。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是十分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参照的。您觉得瓷儿说的对吗?

参考文献:

藤井惠介:《日本建筑为何不照搬中国左右对称的形式》,《文史博览》,2017年10月刊

于辉:《日本传统禅意建筑的传承与演变》,《设计》,2019年8月刊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环山  环山词条  欧洲  欧洲词条  日本  日本词条  简史  简史词条  城堡  城堡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