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文整理
我国古代有一套完善的官吏铨选和管理制度,对于官员的任免、考绩、品秩、假退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读古籍时,经常碰到介绍某某人的官衔,而且在官衔前边往往还要加上诸如“拜、除、录、擢”或“领、署、权、迁、罢、褫”等字,虽然同属任免升迁,但其中也有细微差别。经查阅相关类书资料,并根据自己的读书管见,将有关术语作简要介绍:
(1)“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职位。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史记·淮阴侯列传》)); “拜亮为丞相。”(《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孔丛子?答问》);“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史记?李斯列传》)
(3)“赐”——皇帝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如:“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汉书?苏武传》)
(4)“除”—— 任命官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征”—— 皇帝征召、聘召人才任命。” “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史记?吕太后本纪》);“征拜议郎,辞疾不到。“(《后汉书·赵咨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后汉书·张衡传》)
(6)“辟”——由中央官署征聘并向皇帝举荐,任以官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
(7)“任”——任用,担任。如,“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史记?蒙恬列传》)
(8)“领”—— 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如“又领扬州刺史。”(《晋书?谢安传》);:“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9)“举”——提拔,任用。如,“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史记·五帝本纪》)
(10)“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荀)彧荐嘉。”(《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11)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羊舌鮒摄司马。”(《左传?昭公十三年》)。
(12)“录”—— 总领、兼较低官职。如:“融为太尉,并录尚书事。”(《后汉书·章帝纪》);“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13)“署”—— 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如“以亮为军师,署左将军府事。“(《三国志 · 诸葛亮传》)
(14)“擢”—— 选拔、提升。如,:“时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明史·海瑞传》);“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传》)
(15)“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如:”退去贪残之徒,进用贤良之吏。“(《汉书·孔光传》)
(16)“升”——官职得到提拔。“名因文著,位以才升。”(白居易《祭卢虔文》)
(17)“护”—— 总领。如,“乐毅于是并护 赵、 楚、 韩、 魏、 燕之兵以伐 齐,破之 济西。”(《史记·乐毅传》)。
(18)“护”—— 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统率”的意思。如, “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史记?陈丞相世家》);“擢江西按察使,历河南、直隶布政使。五年,护直隶总督。”(《清史稿·高宗本纪》)“明德为甘肃巡抚,暂护总督。”《清史稿·颜检传》)
(19)“授”—— 正式任命。如, “嘉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二十七年,授云贵总督。”(《清史稿·林则徐传》);“贾雨村授了应天府。“(《红楼梦》第四回)
(20)“迁”—— 一般指升官,晋级调动。”“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 · 张衡传》);“补陕西按察使,迁江宁布政使。“(《清史稿?林则徐传》)
(21)“累迁”——多次调动。如,“累迁敦煌太守。”(《后汉书·赵咨传》)
(22)超迁——破格升官。如,“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23)“徙”——调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24)“量移”——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 “三年随例未量移。”(白居易《自题》)
(25)“转”——改任他职。“成祖即位,转左侍郎。”(《明史·夏原吉传》)
(26)“出”——指出京受任。 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后汉书·张衡列传》)
(27)“放”——①委任,外放(旧指京官出京任职)。如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传》):“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鲁迅《故乡》)②流放。 “放驩兜于崇山。”(《尚书?虞书》)“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
(28)“兼“——兼任。“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隋书·苏威传》)
(29)“补”——官员有缺位,选员补充。如, “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汉书?萧望之传》); “十年,补湖北布政使。”(《清史稿?林则徐传》)
(30)“起”—— 起用任职,重新起用。如,“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战国策?秦策二》); “二十五年,封事败,起琳故官,统广东兵五千援朝鲜。”(《明史·陈琳传》)
(31)“起复”——官吏守孝未满或降职后重新起用。如:“遭母忧去职,寻起复本任。”(《北齐书·清河王岳传》)
(32)“充”——担任。如《明史·陈琳传》:“擢署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官,协守蓟镇。”
(33)“铨”——量才授官。《明史·杨涟传》:“使吏部不得专銓除,言官不敢司封驳。”《新唐书·选举志下》:“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书,始作循资格,而贤愚一概,必与格合,乃得銓授。”《清史稿·文苑二》:“(张士元)年老,铨教谕,以耳聩谢不就。”
(34)“简”——选拔。诸葛亮《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5)“假”—— 暂时代理,非正式。如:“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韩非子·难二》);“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史记·淮阴侯列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汉书?苏武传》)
(36)“试”——未正式任命的官,试用。《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当是时,所除正员官之外,其餘试衔、帖号止以宠激军中将校而已。” 胡三省注:“试衔,谓试某官某阶,皆以入衔也。”
《新五代史·杂传十六·李琪》:“琪所私吏当得试官,琪改试为守。为顷所发,末帝大怒。”
(37)“行”—— 高品官任低职事称“行某官”。“ 安国行丞相事。” (《汉书·韩安国传》)“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如颜真卿《自告身书》)
(38)“守”—— 低品官任高职事称“守某官”。 《苏东坡全集·奏议三十七首》:“元祐七年十月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守兵部尚书苏轼札子奏”。
(39)“权”——临时代理,含有“试用”之意。《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二十五》:“辛未,权工部尚书莫将与侍从、两省官十一人,以皇太后回銮,同班上贺。”
(40)“判”——高官兼低职。《宋史·赵葵传》:“景定元年,授两淮宣抚使、判扬州。”
(41)“知”—— 宋代,中央派遣京官带原衔出任地方官,称“知某州军州事”(“州”指民政,“军”指地方军队),“知某县事”,简称“知州”、“知县”。
(42)“添注”——登录姓名,拟定官职备用,有“候补“之意。如,《明史·陈琳传》:“二十五年,朝鲜用兵,以琳熟倭事,命添注神机七营参将,至则改神枢右副将。”《明史·杨守随传》:“擢应天府丞,未上,母忧归。服除无缺,添註视事。”
(43)“左迁”——降级调动、贬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心犹恨之,遂左迁毓。”(《三国志?魏书?卢毓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4)“罢”——解除职务。如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徐阶罢相里居。”(《明史·海瑞传》)
(45)“夺”——罢免,削去官职。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胁服夺其官。”《明史·唐龙传》:“后坐嵩党,夺官。”
(46)“逐”—— 放逐,流放。如,《楚辞·九章·哀郢》:“信非吾罪而弃逐合,何日夜而忘之?”柳宗元《吊屈原赋》:“后先生盖千祀兮余逐而浮湘。”
(47)“褫”——革职。如《清史稿?林则徐传》:“褫衔,遣戍伊犁。”《明史·汤九州传》:“八年春,被劾褫官,从军自效。”
(48)“谪”——降职并外放。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49)“贬”——降职,或降职外放。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
(50)“削”——免职。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泉州同安 县人林时山,字楼船 ,在台湾以功封伯。后因保举施烺,烺叛,遭杖削职。”
(51)“黜”——罢免官职。如,“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书博鸡者事》)
(52)“免”——免除官职。如,“遂免丞相勃,遣就国”(《汉书·文帝纪》)
(53)“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54)“新(始)视事”——刚刚到任。如“是时,茂陵守尹公新视事。”(《汉书·游侠传》)
(55)“下车”——官吏初到任。如:“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后汉书·刘宠列传》)
(56)“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如,“秩满,造行在所,顾不数见公卿。”(陆游《傅正议墓志铭》)
(57)“致仕”——交还官职,带职退休。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刘般列传》)
(58)“.归田”——辞官还乡。如,“官中无人,不如归田。” (《晋书·李密列传》)
(59)“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