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出品
必是精品
1:【文化龙乡】
【厚重濮阳】
一一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王崇庆曰:夫积土之谓城,鑿[záo]土之谓隍,郡县之廟城隍,以其保障我也。所以说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于是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人们认为与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存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一一早在周朝,每到收获之后,到了除夕,人们都要腊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水即隍,庸即城,水庸神即城隍神。
一一城隍,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城隍是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
一一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之。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
濮阳城隍庙建于何时?
一一濮阳城隍庙位于濮阳县古城东南隅,城隍祭礼的活动始于北宋熙宁十年,澶渊移至北澶(今濮阳城)后,其时州城城隍作为京都门户的保护神,倍受尊崇,香火亦盛。宋室南迁,中原沦为金、元统治,战事频仍,庙事活动日见萧条。迤至朱明定鼎,百业复兴,为城隍庙事活动带来生机。洪武六年知州冯朝泰奉檄于宋时原址大兴土木修建城隍庙,庙事活动恢复了北宋旧观。自此以后,久盛不衰,历明清两朝达五百七十余年。其间,如明永乐年间判官李珣,天顺四年知州李迪,正德年知州谭绶,嘉靖年间知州陈时熙,清乾隆年间知州吴元澄以及康熙五十七年州牧、贤士各乡会首等多有修茸。明万历年间知州沈尧中拨官地十亩以供香火。至清代中叶,城隍庙之建筑格局日臻完善,鸟瞰庙宇雄伟典雅,细观布局科学合理,门楼、照壁、古刹显得庄严肃穆。
濮阳的城隍是何人?
一一濮阳城隍是李嘉祥。李嘉祥,安徽贵池人(石台县仙寓镇源头李村),字时凤,号默斋。明弘治年间知开州时,励精图治、修城固防、民赖久安,抛乌纱堵黄河决口,民脱灾患,革除弊政,民吏畏服,公勤明敏,严於劝课,州民感其德高望重。殁后,明代封为濮阳城隍,著有《默斋集》二卷、《狮山奏议》一卷存世。
一一王崇庆对李嘉祥的评价是这样的:公形不踰,中人天才,振发见事,风生慨然,有凌驾三代之志。屠奸翦弊,动中机会,莫可测度,人视之如雷电鬼神云。至於感时事而陈利害,辞情慷慨,听者改容。尝具疏,语侵权宦,人皆危之,而公自若也。使士风日趋雅道,民俗日有生气,自国初以还一人而已。呜呼,可谓雄刺史哉!
一一李嘉祥上任伊始,他即下令拆毁境内所有淫祠佛寺,革除民间陋习,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在濮阳任职期间,李知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亲近百姓士卒,体察民俗民情;处理政务,则洞察奸邪时弊,严惩作奸犯科之徒,弘扬社会正气;李嘉祥还追慕圣贤之道,严于督导学子,教化黎民百姓。一时间,开州政风民风为之大变。
一一李嘉祥见开州城池年久失修,城墙多处损毁,四座城门濒临倾塌,城内居民为此惶惶不安,李嘉祥决定对城池大加修葺。在农闲时节,他动员百姓疏浚了护城沟壕,加固了城池墙基,加高了城墙,修复了城池四门,并在城池四门架起层楼,层楼气势巍峨,蔚为壮观。明正德年间,河北冀州人民揭竿而起,连续攻克数十个州县,声势浩大一时。及至到了开州,见城池雄伟高大,城楼气势森严,遂知难而退,开州城得以保全,城内居民免遭涂炭。
一一李嘉祥兄弟三人,排行在二。大哥李祯祥官居琼州通判,一生勤于职守。三弟李呈祥自幼好学,乐道不仕,他把李嘉祥的治开政迹纂辑成传,即《开州政迹》共八卷。并在明嘉靖十六年(1537),由李嘉祥的堂弟李崧祥(时为四川左布政使)官方刻本印制发行,现南京图书馆有藏本。如果把《开州政迹》一书影印复制,也许可为我们了解认识濮阳县当时的民情风俗有更大的帮助。
濮阳县的九月大会
一一旧时城隍庙里香火不断,若遇城隍每年清明节、下元节十月初一、二两次出巡之祭日,更是盛况空前。届时城隍的威仪,僧道与香客队伍招徕如潮的观者,久而久之形成集文化、娱乐、购物、观光为一体的古庙会,会期由城隍出巡和观戏与民同乐三日为限。
一一因濮阳城隍神李嘉祥的生日为九月九,清代定为九月初九一九月十五日七天古庙会,濮阳古庙会闻名遐尔,京津、沪杭、邯漳、汴洛等地商贾无不乐到,他们在濮阳展销商品,又把濮阳的物资、文化传播各地。
濮阳县城隍庙戏楼
一一濮阳县城隍庙戏楼称开州第一戏楼,历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题咏留记者甚多,正德年间杨怀,嘉庆年间南京吏部尚书王崇庆,清代知州李符清,民国时期徐再云、王朝聘、李渠久等题写的诗文,史书均有记载,《光绪开州志》记载有当时著名的书画家马德丙绘制的城隍庙全图。《嘉庆开州志》对城隍庙有详细的记载。
结束语
一一虽历经千载,但由于城隍庙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城隍庙基本建筑和部分文物才得以保留至今。现存石碑数通,以宋代刻有濮阳城隍庙篆字七尺碑和清代康熙五十七年各乡会首集资碑为主,明朝石狮两对,保存完整。保存有明代石坊部分构件告示遗物,石坊两边对联雕刻内容为:“否至赖三清施德布恩惩天地奸邪同冀求八方有治;泰交延百世近光赐福看澶渊士庶共祈祷万寿无疆。”现已修复古建筑房屋122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