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周武王死后为何周公而不是姜太公摄政?周公...

野之战后,西周建立,周武王封邦建国,将古国之后、殷商遗民、宗室子弟以及开国功臣都封了土地建立小国,紧紧的围绕在周王室周围,以保周王室国祚绵长。但是周武王自己却在周朝建立不久就去世了,而太子姬诵尚且年幼,能不能让天下的诸侯国都臣服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周武王给姬诵留了四个辅政大臣,这就是著名的“周初四圣”。

周初四圣即为周公旦、太公望、召公奭以及太史佚,根据《史佚书》的记载:

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与周公为道,大公为充,召公为弼,同列而总谓之四圣。

《大戴礼记·保傅》中的记载和《史佚书》是相同的,不过在毕姓起源中的记载,则没有太史佚,而有毕公高。因此实际上这五个人都是周武王留给儿子姬诵的。

周公旦站在周成王的前面引路,太公望和召公奭一左一右护卫着周成王,而太史佚和毕公高站在周成王的后面负责提醒周成王遗忘的事情,这几个人帮助周成王稳定天下。在这些人中,周公旦居于主导地位,即是领导。

这种领导地位既是他卓越的才能所致,也是他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的身份所致。我们知道西周时期开始设立宗法制,其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而这个是父系社会下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族制度。而太公望也就是姜太公是武王的岳父、成王的外公,说到底只能算是外戚,召公也是周王室的宗族,毕公是周公旦的弟弟,只有太史佚是真正的外族。

在这些辅政大臣中,周公旦地位最高,太公望次之,论才能,两人可能不相上下,但是论血缘,周公旦是真正的周王室子弟,而姜太公只是外戚,自然不可能居于领导地位。我们简单打个比方,在一个大家族中,如果家主去世,留下的继承人年幼,那么幼主的叔叔们就会在大事上给侄子拿主意,而幼主的外公则只能给点建议,到底是外人,不可能真正插手外孙家的事情。

所以周公旦为主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但是周公旦摄政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周武王虽然将国家大事都交给了周公旦,但也只是让他辅政,而不是摄政,因此在周公旦决定“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的时候还是遇到了阻力。

这个阻力最开始来源于周公旦的三哥和五弟。周武王封邦建国的时候,将帝辛的儿子武庚也进行了分封,在殷商原来的地方划了三分之一给武庚,另三分之二给了三弟管叔和五弟蔡叔,管叔和蔡叔的任务就是监视武庚,但是这三个人却在成王继位后勾结在一起了。原因就是管叔作为哥哥不满周公旦摄政,他散布谣言说周公旦想要取代成王

谣言一出,同为辅政大臣的召公奭很是不满,周公旦为了说服召公奭是颇费了一些心思的,首先作了一篇《君奭》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不过召公奭依旧觉得不妥,周公旦只好拿出过去历史上出现的事迹来,说:

“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率维兹有陈,保乂有殷”。

意在表明自己只是为了国家的安稳,之后是会归政的,召公奭这才答应了下来。之后周公旦又向姜太公等人解释,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后,周公旦正式摄政,然后迎来了“三监之乱”。即管叔、蔡叔和武庚联合起来作乱,这个叛乱对西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平定不下来,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诸侯都会兴兵作乱,周王朝就会面临瓦解,好在周公旦辅佐成王平定了叛乱,也向天下诸侯展示了周王室的力量,既解决了三监之乱,又安定了天下诸侯之心。

之后,周公旦和召公奭“划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经过周公旦七年的努力,西周的发展已经步上正轨,各项典章制度也已经制定出来,而成王已经到了亲政的年纪,周公旦“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成就了一段佳话。

周公旦是西周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可以说西周赖以生存的各项典章礼仪都是在周公的主持下制订出来的,而他不贪恋权势、果断还政的事迹更是传唱不衰。周公旦的干脆利落为他赢得了几千年的好名声,周公吐哺而天下归心。

但在几百年之后的鲁国,即周公旦儿子伯禽的封国,同样有一人想效仿周公旦摄政,即鲁隐公。鲁隐公只是鲁惠公的庶长子,鲁惠公的嫡子年幼,因此有鲁隐公暂时做鲁国的国君,等到公子允长大后归政。但是随着公子允的长大,鲁隐公迟迟没有归政的意思,在公子挥的挑拨下,公子允杀死了鲁隐公而登基,是为鲁桓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周公  周公词条  周武王  周武王词条  姜太公  姜太公词条  摄政  摄政词条  死后  死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