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estine
1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线路(2012)
2巴勒斯坦:巴蒂尔,橄榄与葡萄酒之地——南耶路撒冷文化景观(2014)
3希伯伦/哈利勒老城(2017)
1 巴勒斯坦 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主诞堂和朝圣线路(2012)
Birthplace ofJesus: the Church of the Nativityand the Pilgrimage Route, Bethlehem
伯利恒主诞堂位于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自从公元二世纪以来,就被基督教传统认定为耶稣的诞生地。公元339年,在此建成第一座教堂,公元6世纪的火灾后,在此基础上重建的教堂保留了原有建筑精美的马赛克地板。这一遗产地还包括拉丁、希腊东正教、方济会和亚美尼亚修道院和教堂,以及钟楼、露台花园和一条朝圣路线。
伯利恒,巴勒斯坦中部城市。伯利恒之所以声名远扬,古老当然是因素之一。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000年吉普赛人、赫提人就在此定居。该地最初取名贝特拉马,公元前1350年改用现名。此后,往返古叙利亚和埃及的商旅多在此中转休憩,以至渐成通衢闹市和兵家纷争之地。伯利恒位于多山的犹大王国,最初叫“以法他”,意为“富饶”;又名“伯利恒以法他”、“犹大伯利恒”、和“大卫之城”。圣经里第一次提到该城,是说到雅各最钟爱的妻子拉结在生便雅悯时,难产死在这里,埋葬在通往以法他的路边,就在城市的北面。而根据路得记的记载,山谷向东就是摩押人女子路得故事的发生地点,那里就是她来到财主波阿斯的田地拾取麦穗的地方,也有她和婆婆拿俄米回到这座城市的小路。伯利恒也是以色列第二位国王大卫的出生地,也是他受先知撒母耳用圣膏油膏抹,成为以色列国王的地方;当大卫在亚杜兰洞时,三个勇士冒着生命危险闯过非利士人的营地,到伯利恒城门旁的井里打水献给大卫。
让伯利恒闻名世界的,就是耶稣基督的出生之地。早在耶稣降生前数百年,有一位名叫弥迦的先知预言救世主将来要在伯利恒降生:“伯利恒以法他阿,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为我而出,他是从亘古,从太初而出。”(弥迦书5章2节)数百年后,有个叫马利亚的童贞女,因圣灵感孕,怀上了一个男婴。马利亚的未婚夫约瑟知道此事后,就想休掉马利亚。后来,约瑟得到天使的启示,知道了神的计划,才将此事作罢。并按神的旨意将马利亚迎娶过门,照顾这对母子。过了一段时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下令普查全国人口。约瑟带着临产的马利亚到伯利恒申报户口。他们到了伯利恒的时候,城中客店已经住满了,他们只好在一间马厩里过夜。这天夜里马利亚生下了婴孩,她将婴孩用布包起来,放在马槽里。马槽成为了耶稣基督的摇篮。耶稣基督降生的当夜,在伯利恒的野外,有一群牧羊人正在放牧。突然有一队天使向他们显现,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世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又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众天使离开牧羊人升天之后,牧羊人们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神所指示我们的。”于是,他们急忙往城里去,找到马利亚和约瑟,看见婴孩卧在马槽里。然后,就把天使的话传开了。凡听见的,就诧异牧羊之人对他们所说的话。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牧羊人回去后,因所听见所看见的一切事,正如天使所说的,就归荣耀与神,赞美他。
耶稣降生的时候,有几个从东方来的博士,来到耶路撒冷见大希律王,说:“降生的救世主在那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朝拜他。”希律王听了,心里感到不安,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动摇。就召齐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他们回答说:“在犹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于是,希律王暗暗地召博士来,细问那星显现的时间,差他们往伯利恒去,并要他们回来复命。他们听了希律王的命令往伯利恒去。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婴孩所在的地方,才停下来。他们见了此情景,十分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婴孩和他母亲马利亚,他们俯伏跪拜那婴孩,并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博士们因在梦中被神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他们去后,神的使者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同他母亲逃往埃及,住在那里,等我吩咐你。因为希律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他。”约瑟就起来,夜间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埃及去,住在那里。希律王见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发怒,差人将伯利恒城里并四境所有的男孩,凡两岁以里的,都杀尽了。不久,希律王死了。约瑟一家才回到了故乡拿撒勒。
圣诞教堂:对于基督教来说,伯利恒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该城最著名的基督教古迹是坐落于市中心马槽广场的圣诞教堂。它位于耶稣出生的马槽所在地伯利恒之星洞遗址之上,其使用权主要归属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和亚美尼亚东正教等基督教派。圣诞教堂始建于公元4世纪,公元529年毁于撒马利亚人起义。现在的圣诞教堂是在原址基础上重建的,并部分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格。在过去的1000多年间,重建后的圣诞教堂屡遭战火洗劫,创痕累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堂周围又增添了几个小教堂和修道院,建筑规模逐步扩大。伯利恒之星洞是圣诞教堂中最具宗教和历史意义的部分。相传耶稣当年就出生在这个长13米、宽3米的地下岩洞中的一个泥马槽里。后来,泥马槽被人用银马槽所替代,再往后,银马槽又被换成了一个大理石圣坛,上面镶嵌着一枚空心的14角伯利恒银星以表示耶稣出生的具体位置,并镌刻着拉丁文铭文:圣母玛利亚在此生下基督耶稣。圣坛上空悬挂着15盏属于基督教各派并在不同时间点燃的银制油灯,昼夜不灭地映照着这块狭小却牵动10多亿基督徒的神圣角落。此外,伯利恒还有其他一些基督教圣地,如耶稣到埃及避难前住过的乳洞、圣凯瑟琳教堂、十字军庭院、无辜婴儿墓穴和首先拥抱耶稣的牧羊人的田野等。
2 巴勒斯坦:巴蒂尔,橄榄与葡萄酒之地——南耶路撒冷文化景观(2014)
Palestine: Landof Olives and Vines – Cultural Landscape of Southern Jerusalem, Battir
该地点位于耶路撒冷西南几公里处,在纳布卢斯和希伯伦之间的中部高地。巴蒂尔山地景观包括一系列被称为维迪安(widian)的农谷,有特色的石阶,其中一些被灌溉以供市场花园生产,而另一些则干燥并种有葡萄树和橄榄树。在这样一个山区,梯田农业的发展得到了地下资源的灌溉渠道网络的支持。然后使用传统的分配系统在附近的巴蒂尔村庄的家庭之间共享通过该网络收集的水。
巴蒂尔村山地气候宜人,即使夏季也不会闷热难耐,冬季时偶尔会下雪。村内有一个小宾馆,一共才三张床位。这里还是野外郊游的好去处,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山地风光尽收眼底,色彩斑斓,景色怡人。巴蒂尔村庄房屋沿山坡座东向西,谷地以及两侧山坡是菜园和果园。考古证据显示,早在4000年前这里就有人定居;拜占庭和罗马时代人口曾达到上千人。巴蒂尔村目前人口近4000人。巴蒂尔村盛产多种水果和蔬菜,其中茄子最有名,曾远销约旦。巴蒂尔村庄每年秋季都举行“茄子节”,这项传统已延续多年。此处对犹太人也具有纪念意义。公元135年,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的第二次革命失败,这里是最后失守的堡垒之一。罗马统治者从此禁止犹太人随意进入耶路撒冷。犹太人将此地称为Bater,意为“堡垒”。从村庄现名Battir中依然可以找到当年名字的痕迹。
事实上,犹太人曾经的痕迹早已荡然无存,村民们在整理田园时偶而会发现一些古币等文物,也未必都与当年的犹太人有关,但是耶路撒冷的博物馆愿意收藏。现在保留下来的古迹包括村中央的罗马浴室和梯田中央罗马时期的水渠和蓄水池。此外,村中老房子随处可见,还有一些房子是在老房基础上翻修的,新老结合。从建筑材料的使用,可以分辨出年代的远近:古时建筑材料多用大石块,年代近一些的是小石块,混凝土则是现代的建筑材料。保持不变的是灌溉系统和农作方法。巴蒂尔村梯田靠引泉水灌溉,而且当地村民仍然采用传统耕作方法,这在中东地区已经不多见了。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佳话:当地泉水由八大家族逐天轮流使用,因此这里一周是八天,而不是七天。巴以地区水源匮乏,像这样水源充沛之地实属上天恩赐。
19世纪末,当时统治巴以地区的奥斯曼帝国修建了一条铁路,将地中海港口城市雅法和耶路撒冷连接起来,方便朝圣者出行,巴蒂尔正好位于这条铁路线上。村庄谷底蜿蜒的铁路线旁曾有一座火车站,往来火车停靠补水,同时给这座相对封闭的村庄带来了生气。犹太人的到来打破了宁静。1949年以色列与约旦达成停火协议,此处铁路线紧邻停火线(又称绿线)。为了控制全部铁路线,以色列与约旦方面达成协议,将铁路线以东部分土地划入以色列控制区,但允许村民自由跨越绿线,打理自己的果园和菜地,前提条件是村民不得破坏铁路线。至此,巴蒂尔村庄至少30%的田地位于以色列控制的一侧。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军队越过绿线占领全部巴蒂尔村。直到1995年,根据《奥斯陆协议》精神,巴以双方签署移交文件,以色列向巴勒斯坦移交多个约旦河西岸城镇管理权,巴蒂尔村正式归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辖。
以色列以防止恐怖分子渗透为由,大肆兴建隔离墙,其中一段计划在此沿绿线修建,不可避免地会侵占巴蒂尔村的土地,并破坏罗马时代留下的灌溉系统和梯田景观,因此引起广泛抵制,反对者中不乏以色列官方机构和犹太人团体。
3 巴勒斯坦 希伯伦哈利勒老城(2017)
Hebron/Al-KhalilOld Town
希伯伦Al-Khalil老城(Hebron/Al-KhalilOld Town),是巴勒斯坦西岸地区的一个城市,也是犹太教中仅次于耶路撒冷的圣城,位于耶路撒冷以南30公里,海拔高度为930米。希伯仑老城的特点是狭窄曲折的街道、平顶的石头房屋和古老的集市。
希伯仑最著名的历史遗迹是麦比拉洞(Cave of Machpelah),又名列祖之洞(Cave of the Patriarchs),穆斯林称之为易卜拉欣清真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将其视为圣地。这是一系列地下室,位于希伯仑旧城中心。圣经和古兰经都提到,该洞及周围是亚伯拉罕所购买的一块墓地。
老城中的片区按种族、宗教、职业区分,建筑中的房间呈树形排列。无论建筑风格还是室内装饰都独具风格。1967年六日战争以后,在同年7月12日,以色列宣布,出于和平原因,以色列对于征服的领土应该一无所取,但是希伯仑例外,那里的犹太人比耶路撒冷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