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南京父母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孩子去卖鸭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于自然。同时,把生活溶于鸭子。

南京,英文名Nankin,一座爱自黑的城市。

16世纪,葡萄牙人从福建人那里知道南京的名字,却把南京叫做“Lankin”。

因为福建人总把“N”读成是“L”。

从此,西方人把「南京」叫成「蓝鲸」。

南京人表示,多大四(事)啊,咱们以后就是「蓝鲸人」了!

在古代,朝廷征收萝卜作为税收。

传说百姓们想办法偷税,上交的都是小萝卜。

只有南京人,不论收成如何,都上交最大的萝卜。

外地人笑他们傻,喊他们“大萝卜”,不精明。

南京人表示,么四么四,谁让我们缺心眼呢!

在现代,作为江苏省会,南京在经济贡献上稍逊苏州,被指“衰败”。

南京人表示,么四么四,谁让我们缺钱眼呢!

做过六朝古都、民国首都,南京人见证了太多繁荣与衰败,大概对很多事都无所谓了:

对于功名,既来之,则安之,自由「懒散」;

对于外界的偏见,一不辩解,二自黑,然后一笑而过,继续过自己安稳的小日子去。

可是,一提到南京的特产,南京人一扫无所谓的姿态,开始积极起来。

提到四川的特产,你会说:兔子;

提到内蒙古,你会说:羊;

提到广州,你会说:鸡;

可提到南京,如果你只说“鸭血粉丝汤”的话,南京人会跳出来辩解:

“有四有四!鸭子才是南京特产!我们一年吃1亿只鸭子,怎么只剩鸭血了呢?”

南京,鸭子有10000种火法,哪种火法,都很有名,深得南京人喜欢。

鸭子在南京的地位,被人忽略了上百年。

对于鸭子,南京人是认真的,必须捍卫到底。

因为,从古到今,鸭子不仅用来吃,还渗透到了日子里,跟秦淮河一样重要。

南京,是一座妥妥的 「鸭都」。

01:

南京烤鸭

北京烤鸭的爸爸

为什么南京鸭子没有红遍全国?

因为,中国招牌——北京烤鸭太红,红遍世界。

哪只鸭跟它比,似乎都略微逊色。

除了南京人,很少人知道,南京烤鸭是北京烤鸭的“爸爸”。

明朝,朱元璋是烤鸭迷,每天都要吃一只,一手捧红了烤鸭。

儿子朱棣搬家到北京后,把烤鸭带到北京发展。

离开舒适圈的南京烤鸭,在帝都人们的改良下,成了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重在鸭皮爿儿,配着山东甜面酱,酥嫩脆弹;

南京烤鸭,皮肉的脆嫩不是重点,它的灵魂在卤子。

烤鸭进烤炉前,鸭腔里会灌满水和香料。

烤完后的南京烤鸭,鸭肉鲜嫩、鸭皮薄脆只是它的本分,烤出渗透鸭肉香味的卤子才是它的本事。

卤子是鸭子店的秘方,也是南京人买烤鸭的动力。

忘了拿卤子,南京人可是特地回店里讨回来的,这可是烤鸭的灵魂呢,开玩笑!

如今,北京烤鸭一只200元起步,南京烤鸭20多元带回家。

假如你去问一个南京人:南京烤鸭历史这么悠久,怎么不宣传一下?不想出名吗?

估计南京人会说:“出名了不就涨价了吗?不用不用。烤鸭好吃便宜就行。”

南京人对待烤鸭出名的态度,就跟对待面子名利的事一样:实在点,别整太多虚的。

02:

南京鸭子的365种吃法

虽然烤鸭深得皇帝喜爱,但统领着南京鸭子江湖的不是它,是盐水鸭。

被吃掉的1亿只南京鸭子里,盐水鸭就占了4千万。

它皮白肉嫩,柔滑清鲜,让食客吃出了鸭的本味,一举夺下了鸭林盟主的地位。

这是南京老百姓自己投出来的:皇帝喜欢烤鸭那是皇帝的事,我的口味我自己做主。

单吃鸭肉,南京人1年可消灭不了1亿只鸭子。

在嗜鸭如命的南京人眼里,鸭子有365种死法,让鸭子顺利完成了它在南京的KPI。

南京人三餐大口吃鸭肉,休闲时刻啃鸭四肢:

煲剧看电影时,啃韩复兴鸭掌;

刷手机时,吃珍宝舫家酱鸭头,屏幕上透着浓浓的酱香草药味;

深夜唠嗑时,没有红烧鸭翅的加持,啤酒都没有灵魂。

周末野餐时,别人带面包水果,南京人带鸭掌鸭头鸭翅鸭舌。

别人家的草地是水果味,南京人的草地是鸭味。

吃鸭四肢算什么,鸭内脏也是宝贝:

鸭血粉丝汤,凭一血之力带动了南京和广东的美食GDP;

鸭肫、鸭腰、鸭肝、鸭心,“鸭四件”是玄武湖广场舞区必备零食。

鸭肉、鸭件、鸭内脏都吃了,鸭子可以功成身退了吧?

真正的南京食鸭客是绝不会浪费鸭架的!拿去煲汤,不能再香了。

鸭架都不浪费,那鸭屁股总可以放它一命了吧?

不,鸭屁股要拿去喂狗,南京狗可是吃鸭屁股长大的的呢。

南京,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用鸭子来计量的。

高考完,把书卖了,卖掉能斩碗鸭子晚上吃吃了。

买这个干嘛,这么贵,不如多斩两碗鸭子吃吃咯。

手机被偷了?那钱都够小偷斩好多碗鸭子吃吃咯。

碰见大事小事儿,南京人都会抛下一句:不存在。多大四嗨。

鸭子都有365种解决方法,何况人呢?

只要天没塌下来,不存在解决不了的事,不存在吃了鸭子也解决不了的事。

但鸭子涨价了,南京人儿的天就塌下来了,南京人要抗争了。

03:

鸭子如何统领南京江湖?

南京鸭辉煌的一生,除了要感谢南京人的花样吃鸭法,还要感谢鸡。

南京街头巷尾一直流行一种神奇的小吃:活珠子、旺鸡蛋。

活珠子,就是正在孵化中的鸡蛋。

旺鸡蛋,则是孵化不成功的鸡蛋。

小鸡们成鸡未半,而中道崩殂,所以,鸭子们才能一直统领南京江湖。

3月早春,南京潘西(女孩)拖着男朋友,闲逛在老门东、水西门、评事街等街头巷尾,寻找摆摊的活珠子和旺鸡蛋。

一只蜂窝煤炉,小火炖着大锅,几十只鸡蛋在锅里翻滚着。

新手开口问摊主要蛋,老手直接上手挑蛋。

挑完蛋后,开保时捷、宝马,还是骑共享单车来的,都坐在摊前的小板凳上,仔细品蛋,不分性别,不论出身,只拼胃口和胆量。

在蛋壳上敲一个小洞,吸一口溢出的汁水,然后剥开蛋壳,露出毛茸茸的一团肉,小鸡雏形和蛋黄清晰可辨,蘸上椒盐,来斯!(很棒)

刚涂了口红的潘西顾不上妆容,一心享受着蛋的精华部分:能看见小鸡眼睛的鸡胚胎。嚼进去,一边品肉,一边吐毛。

当然,骨灰级品蛋人,一般是连毛带鸡吃下去的,感情深,一口闷。

养生派说,活珠子能治疗头晕,所有很多人爱吃。

南京人表示,吃蛋么有那么多理由,好吃不就完事了吗。

南京人买2个活珠子,拿你当朋友,才会勉强分你一个。

南京,能吃活珠子,你才算入了门。

看你不吃,他会说:“吃吧,你现在不吃它,它长大也会被吃的。”

嗯,这就是南京人的恩正(有态度)胎气(仗义)。

04:

南京人,知鸭常乐

“老板,四分之一烤鸭,前脯。”

晚上,到家楼下排队斩(zān)鸭子,是南京人的头等大事。

南京方言里,斩念zān,可不念zhǎn,南京人发不出zh。

南京话有条黄金规律:把普通话中的第一声读成第四声,把普通话的第四声读成第一声。掌握它,让厨师多给你斩(zān)点鸭,不是问题。

南京话好学,但你要问南京鸭子哪里最好吃,这个不好说,因为南京人永远会回答:我家楼下最好吃。

哪里有小区,哪里就有鸭子店,要是没有,这个地方就是有待开发。

即便鸭子店遍布全城,仍有许多人排半小时队,也斩(zān)不到鸭,老南京人可能会沮丧,然后回家对正在读大学的孩子说:“要不,你大学毕业后开个鸭子店?”

晚上斩(zān)鸭,是南京人的仪式感;一整天吃鸭,才是南京人的生物钟:

早上,吃碗加辣油的鸭血馄饨,配个鸭油烧饼;

中午,吃碗皮肚面,斩四分之一烤鸭;想喝稀的,就来碗鸭血粉丝汤;

晚上,只要斩只鸭,吃啥都行。

晚上剩了几块鸭肉,留着明早配稀饭;要是剩了鸭骨,留着明早熬稀饭。

无论碰到什么事,南京人脱口而出:多大四啊!不就是一只鸭子的事:

考试失败,斩只鸭子;

升职加薪,斩只鸭子;

有鸭万事足,知鸭常乐,南京人随意随心,不争不抢。

对虚的东西不争不抢,但自己在意的东西抗争到底:

例如,对“南京人为什么能1年吃掉1亿只鸭子”这个问题,很较真。

外界觉得他们吃太多了,数据造假;

南京人觉得“1亿只”还算少了呢,数据不全,他们掰扯到底:

“按1亿只算,南京常住人口843万,人均1年吃12只鸭子,1个月1只,太少了,很多人一天就能吃一只了。”

又例如,自发走上街头,守护因为修建铁路即将被砍的法国梧桐,给它们系上绿丝带。

此举惊动了海峡两岸,最终政府修改施工方案,那些当年作为运送孙中山先生灵柩线路而栽下的行道树、被南京人视为城市灵魂的法国梧桐,才得以保留。

05:

南京人如此爱鸭,随性又自黑,似乎跟南京大气恢弘的气息不吻合。

但,真正的南京气息,不是南京城的气息,而是南京人的气息。

没去南京前,我们以为南京味只能是这样的:

抗战之地,弥漫着沉痛。

△ 日军占领紫金山天文台

六朝古都,金陵帝王州,满满帝王气和胭脂气。

民国首都,金陵十三钗,法国梧桐,浓浓古典气;

可到了南京后,南京人一开口就是:么四么四;多大四啊;不存在;斩只鸭不?

你会发现,所谓南京味,更多的,是南京人味。

南京人的味儿,你可以在玄武湖闻闻看。

正在玄武湖拍拖的南京潘西们。甜美的她们一边啃着鸭掌,一边聊着天,谈话一般以D开头,以B结尾,高兴时喊你几声“小呆比”,粗糙中带着亲切,亲切中暗藏朴实。

她们的人生信条:做人就像洗衣机,稳重带甩(正经中带点不正经)。

正在七彩镭射灯下跳广场舞、迪斯科、暴走的南京阿姨们。看你拿着地图在拍照,一眼瞄到你要去夫子庙:“小姑娘,夫子庙不好玩,别去。”她们会跟你韶(唠叨)半个南京攻略。

她们的交友信条:做人要像大萝卜,实心眼,热情,不讲究。

正在摄影、耍太极、撞树的南京爷爷们。一大半个玄武湖被奶奶们霸占了,霸了就霸了吧,毕竟“南京十八怪,南京老头怕老太。”

他们在小角落里悠闲耍着太极,你来问路,爷爷们顺带给你侃侃南京历史,从南京2000年前历史,聊到上周“南京大妈劝人别跳楼,理由是人一跳房价要跌”的新闻。

说完再耍会儿太极,然后就去排队斩鸭子。

他们就像金庸里的扫地僧,看尽繁华云烟,不争不抢,怎么悠闲怎么来。

南京有太多骄傲而沉重的历史,古都、首都、抗战,那都是南京的历史,但南京人想做的,是记住它们,然后,过好南京人自己的生活。

正如余秋雨所说:“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于自然。”

光看自然,你就能读出南京的历史,南京人要做的,不是抓着不放,而是活出南京人的气息。

在这座看尽沧海桑田的城市里,胜负欲不强的南京人,只是悠闲而坦然地,过着自在的生活。

南京作家叶兆言曾说:

南京大萝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六朝人物精神在民间的残留,也就是所谓“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自由散漫,做事不紧不慢,这点悠闲,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南京从来就不是一个有脂粉气的城市。同样,“六朝烟水气”,就其本质,烟水和烟火也没什么区别,可是若说南京有“烟火气”,那就太俗气了。”

南京味,从来不只是世俗的帝王气、烟水气。

南京味,只是南京人本人的气息,稳重带甩,二胡卵子(调皮捣蛋),恩正胎气(有态度很仗义)。

这味,你跟南京人吃顿鸭子就知道了。

参考资料:

1. 凤凰历史:《南京曾被西方叫“蓝鲸”,利玛窦称市民谈吐文雅》

2. 叶兆言:《南京人》

3. 网易新闻:《南京人外号“大萝卜” 是怎么来的?》

4. 南京有个号:《在南京,没有一只鸭子能游过长江》

5. 寻味星球:《一个南京人可能不懂做饭 但他一定知道鸭子的“365种死法”》

6. 南京头条:《南京人为什么不吃鸡?》

7. 知乎话题:如何看待南京人一年吃掉一亿只鸭子?

8. 纪录片:《百年南京

9. 纪录片:《发现南京

10.余光中《文化苦旅》:《五城记》

11.许知远《游荡集》:《中山陵》

/今日作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南京  南京词条  父母  父母词条  梦想  梦想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毕业  毕业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