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谁杀死了赵武灵王?只怪他一直在给自己挖坟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知名度最高的国君之一,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想必都听说过赵武灵王推动的“胡服骑射”改革让赵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仅次于秦国的一方霸主。然而,身为一代雄主的赵武灵王结局却颇为凄惨。他在遭遇“沙丘之乱”后被手下幽禁于沙丘行宫中不得外出,最终活活饿死,终年45岁。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谁杀死了赵武灵王呢?

从表面上来看,安平君赵成(又称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和奉阳君李兑是主谋,因为正是这两人下令将赵武灵王围困于行宫之中,故意将其饿死。然而,仔细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其实真正害死赵武灵王的就是他本人。

一、废长立幼

赵武灵王共有四子,其中嫡长子赵章在小时候就被立为太子,成为赵国的储君。然而,赵武灵王后来非常宠爱一个叫吴娃的妃子,出于爱屋及乌的原因,他对自己和吴娃所生的次子赵何疼爱有加。无比受宠的吴娃则趁机不断向赵武灵王吹枕边风,天天吐槽王后韩氏和太子赵章的各种不是。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向来英明神武的赵武灵王却在吴娃的撺掇下,鬼使神差地决定废黜王后韩氏和太子赵章,改立吴娃为王后,赵何为太子。

废长立幼历来是国家的大忌,因此这件事情在赵国内部引起了很大震动,不过赵武灵王是位非常强势的君主,所以“胳膊扭不过大腿”,臣子们最终也只好无奈接受他的决定。

二、盛年退位

公元前299年,正当盛年的赵武灵王又作出了一个让满朝文武错愕不已的决定:将王位传给刚满十岁的太子赵何,同时封自己为主父。赵武灵王作出此等安排的目的显然是打算通过尽早将王位传承之事敲定下来,以免将来发生祸起萧墙的惨剧。因为长子赵章比次子赵何年长了十一岁,且当初无故被废,心中肯定充满委屈。所以只有让赵章尽早适应与弟弟的君臣关系,赵国才会在赵武灵王百年之后仍保持稳定。

赵武灵王虽在名义逊位了,但赵国的实际大权仍牢牢掌控在他的手中,故而他其实是退而不休。然而正所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权力的平稳过渡,原来的太子,现在的赵惠文王赵何身边也逐渐聚拢了一群忠于他的大臣。虽然这些人对赵武灵王的权力几乎构不成挑战,但对稳固赵惠文王的地位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埋下隐患

一日在朝堂上,赵武灵王看到赵章在赵惠文王面前俯首称臣,听从训示,突然感觉自己亏待老大了。于是便心生念想,打算将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在代郡称王。对赵武灵王而言,这个想法是出于父爱,但对绝大多数赵国臣子来说,把国家一分为二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决定,因此大家心中自然是坚决反对的。

不过赵武灵王的这个打算还未正式提上议程,一场突如其来的“沙丘之乱”就发生了。

四、赵章叛乱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出游沙丘,并分别住在各自的行宫中。一直对自己失位感到极为不满的赵章见机不可失,便联合自己的国相田不礼发动兵变。在赵惠文王卫队的拼死抵抗下,叛军久攻不下。几日后,赵国重臣赵成、李兑率军从国都赶至沙丘,叛军被迅速击溃。

兵变失败后,赵章逃入赵武灵王的行宫中请求父亲庇护,赵武灵王顾念父子之情接纳了赵章。然而,赵成、李兑也立即带兵包围了赵武灵王的行宫,并强行入宫杀死了躲在里面的赵章。

五、沙丘悲歌

按理说,赵章被杀,祸首已除,“沙丘之乱”就应该结束了。可是,赵成和李兑认为在平叛过程中,他们包围了赵武灵王的行宫,这是以下犯上、株连全族的大罪。如果现在退兵,那么他们事后必会遭到赵武灵王的清算。于是二人商议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赵武灵王的行宫围困到底。结果,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赵武灵王就这样被活活饿死在了沙丘行宫之中。

赵武灵王无论在内政还是军事上都有杰出成就,是赵国历代国君中的佼佼者。然而在传位问题上,他却表现地反复无常,屡犯大忌。结果因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导致“沙丘之乱”发生,自己也在这场乱局中凄惨离世。因此杀死赵武灵王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一直在给自己挖坟,最终把自己给埋掉了。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灵王  灵王词条  杀死  杀死词条  一直  一直词条  自己  自己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