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杨广为何被称为“隋炀帝”?——权力巅峰的...

杨广为何被称为“隋炀帝”?

隋帝杨广的谥字为“炀”,所以被称为隋炀帝

杨广在江都兵变后,被宇文化及叛军杀害。其时天下已经大乱,各有朝廷,互不买账。按照正统来说,应该是沿用隋恭帝杨侗对他的追谥“明”皇帝,庙号世祖,即称之为“隋明帝”。但是谁说了算已经不是末路王朝能做主的,各路叛军纷纷追谥,以显示自己的正统帝业。夏王窦建德追谥为“闵”皇帝,而唐高祖李渊则追谥为“炀”皇帝。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而这场天下逐鹿最终是李渊取得了胜利。因此,所有史书就都按照唐之正统称杨广为“隋炀帝”。

何为“炀”?

炀,本意是用火炙烤、烘干,熔化金属。而在《谥法》中: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李渊追谥杨广使用了这个字,是一种批评,也是对自己起兵反隋的一种政治申明。为上奢侈暴戾,好大喜功,逆天虐民,天下人可共诛之。那么我作为你的表兄弟,带头起义反对你就是顺天应民了,取代你也是人心所归。

所以,这些东西,多多少少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宣发手段。只不过李渊走向了胜利,并且将中华带入了有汉以来的另一个盛世王朝,所以他说的都是对的。

那么隋炀帝的“炀”冤不冤呢?

其实在谥号里面的那些论法,集中到一点就是“滥”,什么事情做过头了,没有节制,就是“炀”。从各种说法来看杨广登基之后的作为,说他没有节制并不过分。

这只是杨广的一个方面,后世集中夸大了这一特点。其实在唐朝官方对杨广的评价并没有后来的不堪,那些声色犬马、活色生香的穷奢极侈,大都来源于唐民间传奇——当然,官方不会为了一个前朝的反面形象去说什么。唐朝的《隋书》其实对他的正面评价不少,当然也有负面评价,但主要是无节制地浪费国力,以至于拖垮了整个国家。所以杨广后来的形象先是在民间滥觞,最终到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将他用正式文献的方式给定了性——这就是个暴君。

唐朝官方的客观评价

其实我们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后世的评价日益走偏,唯有最靠近的《隋书》相对比较客观。

杨广嗜杀?哪个生逢乱世的封建帝王不嗜杀?否则何以立足?所以《隋书》不说他这个。因为和杨广比起来,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和登基之路更加血腥而狡诈。

杨广声色犬马,可他和萧后的感情却一直很好,直到被杀。至于后宫三千,哪一个皇帝不是这样呢?所以《隋书》也不说他这个。

杨广穷兵黩武?哪一个有志向的帝王不是这样呢?汉武帝不也败光了文景之治的家底?灭吐谷浑、讨占城、征讨契丹,大宴突厥、征讨流求、三征高句丽,若不是国力不继,民乱、叛军四起,哪一样不是帝王伟业?好大是有的,但是殆政,杨广真算不上。

最为诟病的是大运河。可这是民生工程啊,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而且这大运河也并非就是他开始修的,早在隋朝之前就开始了,一直到唐朝还在修,甚至元朝还在修。

杨广的问题在于没有综合考虑国力,建国之初应该是先休养生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国力搞上去才能着手搞这些工程,像汉武帝,就是亏了有祖宗的积累。

这些东征西讨,运河宫殿的修建,大量透支了国家劳动力,在我们今天,可能体会不到这种大工程对一个社会的影响力,因为现在有很多专门的人才从事建设。而在古代,所谓征用劳役,实际上都是征用农民,一旦大量的农民前去劳役,甚至死去,那么对应的就是一个主要劳动力丧失的家庭破裂,社会最基础的结构被大量打碎,同时因为劳动力不足,直接影响到粮食生产。

粮食不够了,肚子吃不饱了,自然就造反了。

这些都是因为杨广过度透支老百姓的劳动力,也就是国力,唐朝人总结出来的好大喜功、奢侈浪费并非单指他对物质的浪费,更重要地是浪费了整个国家、社会的资源,最终导致了社会体系的崩溃。

所以,一个“炀”字是适合杨广的。这也体现了唐人治史的严谨客观,远比后来宋人要好得多。宋人爱说道理,爱发评价,还爱根据自己的喜好下判断。

理想主义者的悲剧

我们脱离开固有形象来看杨广,就会发现他和历史上少有的几个人物何其相似。都曾经站在权利顶峰,都曾经叱咤风云,都曾经为天下殚精竭虑,最终都事败人亡,负面评价到正史都不愿提及他们。

这正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第一个是王莽的新朝,第二个是杨广的隋朝,第三个是王安石的熙宁变法。

这三个人的经历相似,结局相似,口碑也相似。王莽死后头骨被当做酒杯,隋炀帝留下万古差评,而王安石由于并非权利最顶峰,待遇比前两位要稍微好一点,站在他的角度思考的人也多一点,但还是被人骂作獾子精乱世,一个人背下了北宋覆灭的黑锅好多年。

其实他们都是超越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新朝的托古改制,是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隋炀帝的各类大手笔行为,其实都是国家应该做的。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从今天来看,更是对极了,而且很多都实现了。但是在当时,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这只是一个原因,时机不对。

理想主义者光想做得最好,满足自己的各种规划。如果是个普通人,这种理想没问题,因为你没有多大的权利,调动不了多少资源,会受到现实的打击。但是王莽、杨广是皇帝,王安石是皇帝所倚重的改革小组组长,为了做到最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反而导致、加速了国家的衰亡。

隋朝唯一的大诗人

这一点离题有点远,就不详述了。但是我们说诗歌史,隋朝实在太短。魏晋南北朝诗人如秀木成林,唐朝诗人如过江之鲫。这两个诗歌史上辉煌的时代在隋朝的联系,就落到了杨广这个“美姿仪,少聪慧”的皇帝身上。

如果说隋朝只有一个大诗人,那就是杨广

他承上启下,跳出南北朝迷离之风,有南朝清丽而不颓靡,开启盛唐文学先导。

当然,他不是有意的,他是个皇帝,写诗对他来说,只是个才情表露的小玩意。

但是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关键的,不可撼动的。也正因为这一点,唐朝人其实对他的评价是客观的,在文学上,杨广是不少诗人的偶像。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带着理想主义,冲到权力巅峰的文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杨广  杨广词条  隋炀帝  隋炀帝词条  巅峰  巅峰词条  权力  权力词条  称为  称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