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沧海明月生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山西作为李唐皇室的龙兴之地,唐朝时的山西还是天下八大望族的发源地,两百多年间走出过众多的传奇人物。浙江卫视曾经播出过一部都市商业剧《鸡毛飞上天》,讲述了主人公陈江河从最开始的鸡毛换糖,发展成国际巨商的励志故事。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出自山西河东的裴氏,他的故事,比《鸡毛飞上天》里的陈江河更真实。
一、破烂王的发财梦
大唐贞观年间,山西河东有位叫裴明礼的年轻人,脑子非常活络,不屑于在土里刨食的他一心想做生意,因为缺少本钱而没能如愿,就随同乡到长安做了京漂。
初来乍到的裴明礼,从走街串巷收破烂开始做起,做点“收人世所弃物”的小生意。当时正值贞观之治,长安城内商贾云集,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流连于此。
裴明礼充分发扬了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先将垃圾成堆低价购入,分类筛选后再翻倍卖出,没几年就成为“产业巨万”的有钱人。
寻常人到了这个地步,早就安心享乐了。然而对于裴明礼而言,眼前这点成就只是完成了一个小目标,未来还有更大的市场等他去发掘。
财大气粗的裴明礼将目光投向了金光门外的一处荒地,而这处地方让周围的人都暗笑不已。
长安城有12处城门,西面正中间的那处即为金光门,从后面的故事来看,裴明礼选中的这个地方,显然具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
二、一地三吃
在裴明礼看来,金光门外的这处荒地可谓潜力巨大:附近有皇家祭祀的雨师坛,达官显贵络绎不绝,这些都是潜在的高消费群体;不远处还有斩杀人犯的刑场,能吸纳周边的看客,这又形成了中低端的消费市场;最关键的,这里的地价低廉,很有开发潜力。
荒地散落着大量的碎石、瓦砾,若是搞开发必然要耗费人力物力。但裴明礼自有妙招,他先在荒地四周竖起几根木杆,木杆上各挂一个竹筐。
接下来,裴明礼亮出了一波眼花缭乱的骚操作。
首先,他到处发小广告:凡是过往的男女老少都可以捡碎石瓦砾朝筐里扔,投中的奖一吊铜钱,投不中的不限次数,免费继续投。由于筐口很小,挂的位置又偏高,每天能投中的,也不过一两人而已。
如此进行了一段时间,等众人手法练得快娴熟时,附近的碎石瓦砾也都被集中起来,裴明礼看现场收拾得差不多了,就宣布活动取消。
几场大雨过后,荒地上长满了野草,裴明礼又发出通告,让牧羊人到这里免费放羊,没多久野草被啃得精光,堆积的羊粪让这里变成了一片沃土。
裴明礼让人将荒地翻犁了一遍,再种上果树,被农家肥滋养的果树长势茂盛,第二年就结出了累累硕果。
这些果子在很受长安百姓的青睐,成车的果子被一抢而空,这时的裴明礼不仅收回了成本,还翻赚了几倍的利润。
三、再续传奇
紧接着,裴明礼再掀起了一波轰轰烈烈的造富运动。
他先在果树四周布上蜂箱养了一批蜜蜂,又种上了各类花卉。阳春三月鲜花盛开,成群的蜜蜂上下翻飞采花酿蜜,当年裴明礼除了销售水果,还顺带卖了一批纯天然无公害的生态蜂蜜。
腰包越来越鼓的裴明礼,又在果园里建了几处精美的豪宅,吸引长安的达官显贵来此度假,从众人置之不理的荒地到熙熙攘攘的农家乐,裴明礼只用了数年而已。
裴明礼迅速成了长安的第一红人。唐太宗李世民听说了他的故事,认为这是个商业奇才,就破例招纳他入宫,从主簿一路做到了中书舍人。
史书称颂裴明礼“谋生之妙、触类多奇,不成胜数”,事实证明这样心思活泛的人,混起仕途也照样风生水起。
在唐高宗年间,裴明礼被晋升为太常卿,这是主管礼部的要职,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副部长,而谁又会相信,这个正三品的朝堂大员,竟是收破烂出身?
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缘由。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横财,所有的财富都是机遇与精心筹谋的结果。
就像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留下的那句经典名言:“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让一只商队从我身边路过,那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百万富翁。”
参考资料:《御史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