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购物,为何叫“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要说古代的繁华王朝,唐朝肯定是许多人的首选,所以,历史上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才会以唐人自居。确实,唐朝在历史上的影响,是国际性的。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可谓是万国来朝。
由于国力强盛,政治开明,文化也非常繁荣,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唐朝文化对周边各国的影响深远,甚至到现代尚有遗迹可寻。如此强大的唐朝可说的方面很多,都城长安,展现给世人的,就是盛世之象。
长安城中的街道都十分宽阔,一般有25米至50米不等。最为人们熟悉的朱雀大街长近5000米,宽达155米。而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长安城中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如织,真实情况是会让你大失所望的。真实的长安街道两旁是没有店铺的,只有一段段的坊墙,大街上实际很无趣。
长安的商业区集中在东部的东市和西部的西市。市的每边长约1000米,内有宽达30米的街道,商店就开设在街两旁。唐代政府对商业控制很严,每天中午打鼓三百下表示开市,店铺才能开门做买卖。太阳快下山时敲钲(铜制乐器,似锣)三百下,商店必须关门。
唐代长安城有百万人口,需要大量的商品供应。根据前代都城将工商业店肆集中在固定地区的制度,唐长安城在外郭中的东西两侧设置了东西、两市。东市和西市各在朱雀街两侧相同的位置,左右对称,各处在皇城外的东南方和西南方,占地面积大致相等。东、西两市搭建起了唐长安城的商业格局。
当时的东、西市是各有分工的,东市是国内市场,西市是国际市场。根据史书记载唐代‘公卿以下居止多在朱雀街东,第宅所占勋贵’。诸州、藩镇的驻京机构州邸或进奏院分布于东市附近,国子监和赶考的各地考生们也都在附近活动。因此,东市的客源较西市相比,达官显贵应该更多。”
根据史料记载,东市内除了店铺外,最中间的地方还设有管理机构和朝廷派驻机构。唐代律法严明,中央为了管控市场秩序,不仅在东市内设立了市署这样的管理机构,还设置了常平仓(官府用以调节粮价的粮库)、平准署(是物价机构)这样隶属于中央的派驻机构。
西市位于唐长安皇城的西南方,也称为“金市”,是当时规模宏大、国际贸易繁荣的商业市场。始建于隋,兴盛于唐,占地1600亩,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有220多个行业,繁华程度盛极一时。当时的西市商业贸易西至罗马、东到高丽,是占地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大、业态最发达、辐射面最广的世界贸易中心、时尚娱乐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据相关文献中记载,东、西两市内不仅有笔行、酒肆、铁行、肉行、雕版印刷行等,还有赁驴人、买胡琴者、杂戏、琵琶名手、货锦绣财帛者……诗人李白在《少年行》一诗中,就记录了游玩归来跑到胡人酒家畅饮的欢愉: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的这首诗,当写于唐玄宗天宝三载(公元744年),主要是抨击那些纨绔子弟过着骄奢的生活。诗中的“金市”,就是指唐长安的西市。“胡姬”为唐时旅居长安的西域胡人,有以卖酒为业者,其侍酒胡女称为胡姬。
诗中的长安阔少们,在市场上东走西撞,骑白马跨银鞍到处游逛。在郊外玩够了,又撞入有侍酒胡女的酒肆中去饮酒作乐。寥寥数笔即勾勒出浮浪子弟的形象,也将长安的“国际都会范”也渲染得淋漓尽致。
“东市”和“西市”是唐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东市、西市如此繁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以至于当时人称买商品为“买东西”,且沿用至今。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