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第二十八集(1)
东汉太学当时是全国最高的学府。太学,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鼎盛与东汉,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太学便开始承载传承儒学经典、培养政府官员的任务,太学也是皇帝咨询国事的地方,博士学生都可以发表意见,便于太学生养成忠君爱国、关心国事的风气。太学初立时不过几十人,而到东汉后期,聚集京师的太学生人数达三万多人,而随着人数的激增,太学生的出路正变得非常狭窄。
察举制,顾名思义先察后举,察就是考察,就是地方官他到基层去,去根据百姓的评价来选出人才,当然他的标准的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德,一个是才。到东汉时,察举的科目已经很多,既有以德为主要考核对象,孝廉等科,也有以才能为主要考核对象,勇猛知兵法科等,不过,所有科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更重要的是,察举制完全以推荐为基础。那么他就可能把皇权通过察举的过程,变成私权,必然是形成一个利益集团。
大多数太学生处境艰难,形成东汉一大难题,而大学生本身则必须面对更大的矛盾,太学生接受的教育是忠君爱国、公正无私、敢于直言。然而,现实在无情地打击着他们的信念,他们需要作出选择,要么屈服权贵违背伦理道德,要么坚守原则维护人格尊严,但不能入仕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社会的尖锐矛盾集中到太学生身上,使他们更容易看到社会弊端,更容易对权宦产生强烈的不满。
士人在东汉后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清流派士大夫,他们与太学生的领袖人物联合起来,以匡扶汉室、维护正义为目标,以言论批判为武器,针砭时弊、抨击权宦、品评人物,号称清议。清议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舆论,制造舆论的主体是清流派士大夫,外戚宦官以及碌碌无为的官员都是清议批判的对象,正直忠义、勇于任事的名士和官僚则成为清议褒扬的对象,由于其影响大,无人不怕这种清议。
宦官的出现年代是比较早的,比较确切的年代,一般可以追溯到我们所说的商代,这个群体他们最初都是来源于刑徒,以及战俘,当然还部分的是属于自宫之人,他们主要是服侍于王室或皇室。西汉时期,内廷官职或用阉人或用士人,而到了东汉中期,内廷官职全部由阉人担任,并形成系统而完备的机构设置,与皇宫外庞大的士大夫群体对应,皇宫内的宦官群体数量同样可观,到东汉后期,宦官人数已经达到两千多人,他们与皇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有着很大的权势,然而,他们又往往深受世人的鄙弃。
对小皇帝来说,没办法执掌朝政,所以小皇帝的母亲,也就是太后会临朝称制,对于这些比较年幼的皇后和太后来说,她们想要治理朝政也比较困难,所以都会依赖自己的父兄,但是对小皇帝来说,当自己逐渐长大想要执掌朝政的时候,必须推翻外戚群体,所以在种情况下,他们都是依赖身边的宦官群体,来达到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