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总要面临无数次选择,但能影响命运的关键选择却不多。比如朱元璋,让他改变命运的关键选择共有6次。这6次选择,有的成就了他的称霸,有的让他享有盛名,有的却令他背负骂名。
第一次选择:做逃难的和尚?还是参加造反的义军?
朱元璋小时命运凄惨,倍受苦难的磨砺,选择当和尚其实是一种无奈。17岁时,因闹蝗灾、旱灾、瘟疫,再加上大饥荒,他的父母、兄长相继死去,一贫如洗、孤苦无依的他,最后得邻居支助才能把亲人安葬;为填饱肚子,无奈才进皇觉寺当和尚。
他当和尚一个月后因寺里无米下锅,只好外出云游讨饭。当他结束云游再回皇觉寺时,已是24岁。其时兵荒马乱,义军四起,因又逢大饥荒,寺里的大多和尚都已外逃避祸。是做逃难的和尚?还是参加义军?是朱元璋当时必须面临的选择。
举棋不定的朱元璋最后决定听天由命,就是采取传统的做法占卜问神。因占卜得吉,他最后决定去参加当年在濠州起兵造反的郭子兴。据《明史》记载:“太祖时年二十四,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闰三月甲戌朔入濠见子兴。”
第二次选择:一直追随郭子兴做将军?还是自立门户称王?
朱元璋经卜问选择参加义军,其实还有另一个重大意义,就是在那个极相信所谓天命的时代,让他坚信,造反是他唯一的出路,是顺应天意,自己就是天命之人。
也许正因他有这样的信念,所以当他觉得与郭子兴不足以共谋大事时,就主动卸去兵权,与徐达、汤和等到定远自立门户。据《明史》记载:“时彭、赵所部暴横,子兴弱,太祖度无足与共事,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汤和、费聚等南略定远。”朱元璋先“计降驴牌寨民兵三千”,再“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其卒二万”。这“二万三千”人就成为朱元璋起家的班底。
郭子兴死后,“刘福通迎立韩山童子林儿于亳,国号宋”,封朱元璋为副元帅。但朱元璋并不接受,慨然说:“大丈夫怎能受制于人?”不过朱元璋仍然“用其年号以令军中”。此时的朱元璋,所选择的是拥兵自立,做一个不需听王命的一方诸侯。
第三次选择:面对最强大的陈友谅,是暂避锋芒?还是背水一战?
在诸多起兵的义军中,朱元璋刚开始可说是最弱小的一旅,但朱元璋正是利用其他对手对他的轻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加快积势和发展。当时势力最大的是陈友谅。朱元璋与陈友谅的第一场战役是龙湾之战;而让朱元璋成就大势,一举奠定大局的战役,则是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当时只有二十万兵力,陈友谅却有六十万,可谓实力悬殊。他完全可以选择暂避锋芒。但他的选择却是主动出击,且是一场生死决战。这一战历时1个多月,期间可谓险象环生。如有一次朱元璋亲自督战,如不是正陪侍左右的刘伯温突然让他更换战船,可能就被飞炮炸死了。据《明史·列传第十六》记载:“与友谅大战鄱阳蝴,一日数十接。太祖坐胡床督战,基侍侧,忽跃起大呼,趣太祖更舟。太祖仓卒徙别舸,坐未定,飞炮击旧所御舟立碎。”
这次决战,除了人谋,也有许多运气的成分。据《明史》记载:“大风起东北,乃命敢死士操七舟,实火药芦苇中,纵火焚友谅舟。风烈火炽,烟焰涨天,湖水尽赤。友谅兵大乱,诸将鼓噪乘之,斩首二千余级,焚溺死者无数,友谅气夺。”因得天时之助,朱元璋最终大败陈友谅。惊慌失措的陈友谅最后死于流箭。这一战可说是朱元璋的逆袭之战,也是他逆转大局之战,因他从此成为所有义军中势力最大的人。
第四次选择:偏安一隅?还是一统天下?
朱元璋出身贫贱,起于布衣,当他消灭陈友谅、张仕诚统一江南后,其实已可安享荣华富贵,完全没必要自讨苦吃,再去挑战依然强大的蒙元大军。而相信天命在身的朱元璋,并没有做这种安于现状、偏安一隅的选择。有一次他召诸将商议时说:“元祚将亡,中原涂炭。今将北伐,拯生民于水火……”此时的他已是心怀天下,欲一统江山。
1367年4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由“淮入河,北取中原”。他正式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统一天下的大志已是显露无遗。而此时的元朝已是势孤力单,气数已尽。朱元璋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已基本平定天下,他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第五次选择:做安于享乐的皇帝?还是勤政为民的皇帝?
史上打天下时发愤图强,得天下后安于享乐的不乏其人,如后唐的庄宗李存勖、隋朝的杨广、亡明的李自成之类。而布衣天子朱元璋并非如此,他得天下后,非但不安于享乐,反更“忧危积心”,以致“忧劳而逝”。这一点从他的遗诏中便可见一斑——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
正因朱元璋做皇帝后励精图治,勤政不怠,使其仁政得以施行,生产得以恢复,社会得以发展,江山得以稳固。他在位期间,减税负,惩贪官,抑豪强,解放奴婢,屯田积谷,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经济作物等,开创了“洪武之治”的盛世。
第六次选择:善待开国功臣要芳名?还是屠杀开国功臣要骂名?
自古杀功臣的帝王都会被骂,英明神武的朱元璋自然明了于心,但他晚年仍然作出了屠杀功臣、甘愿背负千古骂名的选择。他的这个选择一直倍受后世非议,很令人费解。《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这简直就是朱元璋当年屠杀功臣的写照。
朱元璋为何要做这样的选择?其真正的原因我们已不得而知。功高盖主,自古便是大忌。明朝的开国功臣很多,朱元璋在位自然能镇得住,但他的接班人懿文太子却在十四岁病死,皇太孙朱允炆成了未来的接班人。自古以来,对年幼皇帝威胁最大的就是权臣。已年迈衰老的朱元璋不得不为大明江山作长远打算,也就是要为年幼的皇太孙清除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也许正因朱元璋要为年幼的皇太孙铺路,他才不惜背负千古骂名,开始对所有开国功臣大开杀戒。在明朝开国元勋中,除了汤和等寥寥几人幸免于难外,几乎都不得善终。
朱元璋尽管因屠杀功臣而背负千古骂名,但无论如何,他都是中国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康熙曾这样赞誉:“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