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刺董卓
汉献帝初平三年四月,皇帝得病后全愈,在未央宫召开庆祝大会。
秉持朝政的太师董卓和往常一样,朝服整齐,乘车前往,前后精骑环绕。从董卓的住地到宫殿,一路上甲士林立,护卫森严。
董卓的义子吕布,天下有名的勇士,就守在他的身边。
这是董卓的一贯作风,因为自己的残暴凶狠,杀人无数,董卓的保卫工作也做的很周到。
董卓的车辆进入北掖门,突然从门内冲出十几名身穿卫士服的军人,为首的是骑都尉李肃,挥着长戟猛剌董卓。
董卓身上裹着厚厚的甲,长戟只伤到他的手臂,人从车上跌到地上。他大叫:“吕布在哪儿?”
不料身边的吕布大喝道:“有诏捉拿贼臣董卓!”
董卓又惊又怒,大骂:“狗奴才!敢这样做!”
说时迟,那时快。
吕布挥着长予直插董卓,众兵一拥而上,把董卓砍死了。
吕布从怀里掏出一张诏书,大声宣布:“皇帝有令,只杀董卓,其他事情都不追究!”
所有的士兵都站在原地不动,大家齐声欢呼“万岁!”,声振屋宇。
至此,东汉末年最大的乱臣贼子董卓被诛杀,一个威胁到东汉皇权的一代枭雄,就这么死在自己的义子手上。
又一次雄辩地证明,一切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消息传到市上,整个长安沸腾了,饱受董卓荼毒的长安百姓跑到街上载歌载舞。
大家卖了金银首饰,买上酒肉欢庆,到处都是欢呼雀跃的人群。
将军皇甫嵩率军攻进董卓的老巢郿坞,把董卓的一家男女老少全部杀掉,尽灭董氏家族。
这次成功刺杀董卓行动的总设计师,幕后的真正指挥者,是司徒王允。
这个看上去才短短几分钟的刺杀行动,是王允和他的小集团苦心孤诣经营多时才达到的效果。
2、幕后操作
早在董卓进京,一手掌握了东汉王朝的大权时,王允就察觉到这个人是个祸害百姓,危及社稷的恶狼。
董卓进入洛阳后,废掉了少帝刘辨,立献帝刘协,借以扬威。
接着又毒杀太后和少帝,广植党羽,培养亲信,统收兵权,控制朝廷。种种倒行逆施,到了人神共怒的程度。
他手上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党羽众多,而且董卓本人凶残毒辣,戒备心理很强,要想正面攻击他,无异于以卵击石。
董卓进入洛阳后,为了站稳脚跟和扩大势力,极力拉拢朝中有影响的官员。
身为朝中重要人物的王允表面上听之任之,甚至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去迎合董卓。
董卓早知王允才具不凡,见其对自己忠心不二,便把王允当作自己的心腹亲信,对他毫无疑心,许多朝政大事,都托付给王允处理。
在取得董卓的信任,站稳脚跟后,王允秘密地团结了一批效忠于汉室的大臣。
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执金吾士孙瑞等都是这个集团的主要成员。
初平二年,山东诸侯袁绍、曹操、孙坚等起兵讨伐董卓,董卓为避其锋芒,挟持皇帝迁徙到长安。
论功劳,封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这是董卓进一步拉拢王允的行动。
王允听从了士孙瑞和光同尘的建议,接受了封赏。
这样,董卓的亲信将士,包括吕布,都更加交好王允了。
董卓性子残忍,动不动就杀人。
常因部下小错误,当场就斩杀在面前。
所以人人自危,有朝不保夕的担忧。
吕布武艺出众,英勇无敌,董卓也知道自己仇人多,经常就把吕布带在身边,以防万一,还认吕布为义子,相当地信任他。
但老董骄横习惯了,一次吕布一个小失误,董卓一怒,拔出手戟就朝吕布掷去!幸好吕布手脚敏捷,一下跳躲开了。
小吕急忙向董卓陪罪,董卓也不计较了,但吕布恨上了董卓。
他又和董卓的一个小妾私通,这个董大爷动不动翻脸不认人,让他知道只怕这小命保不住。
吕布更加不安了。
初平三年春天连续阴雨六十多天,王允等人以为是天怒人怨的结果,准备动手干掉董卓。
正好吕布找上门来,向王允诉说董卓和自己之间的事,向老王求教。
吕布唯一的问题是自己和董卓名义上还是父子呢!
王允说:“你姓吕,他姓董,本来就不是骨肉。现在是性命要紧,还讲什么父子?掷戟的时候,他有考虑过父子情谊吗?”
一锤定音,吕布成为了内应。
才有上文所述,王允安排刺杀董卓的小分队,在李肃率领下直取董卓的关键时刻,勇士吕布反戈一击,才杀死董卓,大功告成。
3、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王允是个忠君爱国、文武双全,能力很强的人。
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一样,这样的人,反过来就特别不会变通,容易独断专行,我行我素。
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王允的威望更高了。
免不了沾沾自喜,居功自傲。
许多事都听不下同事们的劝说,一意孤行。
当时最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蔡邕,是董卓的旧臣,董卓被杀的消息传到,蔡邕正好和王允在一起,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
王允却一下子翻脸,指责蔡邕:“董卓是国家的罪人,现在被杀。你只顾自己私恩,竟然感到可惜,完全是和董卓一个鼻孔出气!”
不容分辩,把蔡邕扣起来,下狱。
蔡邕谢罪,表示愿意受削足那样的酷刑以保全余生,只是为了完成《汉书》的编写任务。
朝中大臣也都为蔡邕说情。
王允却不为所动,还是把蔡邕杀了。
老王私下以为,王允肯定会杀掉蔡邕的,因为他之前也是靠董卓获得权力的,自己的合法性在于反对董卓的一切,放过蔡邕不等于打自己的脸?
这一来,大家大失所望,对王允很没信心。
果然在处理董卓的旧部的问题上,王允的偏执起了很大的反作用。
董卓死后,他的凉州兵的处置问题就摆在朝廷面前,原先大家都认为赦免他们是正确的,王允也持这种看法。
后面老王不知怎么地,又改变主意,说:“部下都是跟着上司。现在给他们一个‘恶逆’的罪名再赦免他们,可能反而让他们起了疑心,不是稳定局势的办法。”
就下令暂时不行大赦。
王允又以为原来董卓的对手关东军袁绍等人是自己人,要多多团结,以打压凉州兵。
待到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等请求赦免的文书到达时,王允以一年内不能赦免两次为由(这一年年初大赦一次)拒绝了这些人。
这下子凉州人急了,坊间又传说朝廷要杀尽这些人。
于是李傕郭汜等人一商量,反正要杀我们,我们干脆和他们拼了。
收拾人马,反向长安杀来。
一路上收拢散兵游勇,到长安已近十万之众。
这些人本来是在凉州和少数民族打了十几年战的老战士,战斗力在东汉军队中属一流。
几下就把长安打下来了。
吕布出逃,王允扶皇帝上宣平门躲避乱兵。
李、郭等人到城门下拜见献帝,说:“董卓忠于陛下,无故被杀,我们是来替他报仇。”
逼王允出来,王允说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我会做任何事情。
昂首挺胸出城,被李傕郭汜等人当场杀死。
东汉有希望重建秩序的时机,又一次付诸东流了。
李傕郭汜比董卓差远了,于是军阀联军开始各自为政,天下真的大乱了,皇帝差点饿死了。
4、以天下为已任
王允字子师,来自山西名门大族,太原王氏。
生长于官宦世家,自幼熟读经史,聪明能干,常有平天下的大志。
王允十九岁出山任职,就杀了晋阳为非作的一个小黄门赵津,名声大噪,但已得罪了朝中宦官权贵。
后来他在任豫州刺史时,大破黄巾军,在敌人那儿得到朝中宦官头目张让的宾客和黄巾军通信的证据。
王允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把情况上表朝廷,结果是没有扳倒张让,打蛇不死反被咬一口。
张让是十常侍之首,权倾朝野,居然有人敢来摸老虎屁股,大怒。
没多久就找个借口把王允下狱了。
正碰上朝廷大赦,王允出狱。
但张让没放过他,再找个事情,又一次把他关起来了。
一年内两次进牢房,人人都看出来张让是铁了心要置王允于死地,朝中大臣何进、孔融等也全力为救王允奔波。
大家劝王允向张让低头服软,保住性命再说,老王的倔脾气根本听不进。
有个人劝得火了,拿来一杯酒,说:“你要保全自己的名声,不如喝掉这杯毒酒了结。何必在监狱里受苦?”
不料王允抢过酒泼在地上,大声道:“我是堂堂国家大臣,如果判我有罪,我必须接受审判。按法律在大街上砍头示众,以惩戒后人。怎么能自己了断,逃避法律的处罚呢!”
就这种把牢底坐穿的精神和张让硬顶。
事情越闹越大,朝中的三公何进、袁槐、杨赐一起上书皇帝,为王允求情。
连连上书多次,汉灵帝才答应赦免王允。
王允算是拣了条命回来,但还是改名换姓,远走他乡以避祸。
这样过了几年大将军何进与宦官集团的斗争白热化,正值汉灵帝驾崩,王允入京,立即得到何进的重用,担任要职。
不料世事难测,何进与宦官集团争斗两败俱伤。
董卓后来居上掌握了朝政,才有王允危难之中显身手,筹划刺杀董卓,挽狂澜于既倒这一幕的发生。
王允嫉恶如仇,誓死报国的忠烈精神值得大书特书,只可惜才能不足以济大事,过于偏激,把个大好局面再一次给搞坏了。
千年之后,还是让人深为叹息。
杀掉一个董卓太容易了,杀了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