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因一生均为中国和平奔波,故后人称其为“和平将军”。因为张治中留在大陆且与中共关系密切,故而两党对其评价不一,蒋介石更是称其为“革命叛徒”,“文白无能丧权辱国”。
张治中将军的夫人,名叫洪希厚,跟张治中将军是同村人,生活在安徽省巢湖市。1909年的时候,19岁的洪希厚根据当地联姻习俗,嫁给了19岁的张治中。两人同样是贫寒家庭出身,故洪希厚一直都很支持张治中外出闯荡的生活。
张治中将军是家中长子,洪希厚嫁到张家,自然而然就承担了照顾公公婆婆的责任。当时,张治中还有弟弟需要养育,张治中将军的夫人洪希厚,可谓是又当妈又当女儿。当张治中将军的父母去世的时候,张治中还在外办事,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回来张罗。
张治中将军的夫人洪希厚只能一人独自办理公婆的身后事,事后,只能无奈回到娘家,带着只有七岁的小叔子。当时的张治中将军的夫人洪希厚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为了生存下去,只能在娘家帮忙做一些女红补贴家用。
张治中将军的夫人是农村贫寒家庭出生,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也不例外。张治中夫人洪希厚大字不识一个,在张治中将军的教导下,直到去北京参加会议,才磕磕巴巴的学会了书写自己的名字。
许多国民党的高级政要都劝张治中娶一个高贵世家的小姐。毕竟在当时,男子三妻四妾十分正常,只要你有能力,而张治中对此嗤之以鼻,说道他是我的内人,还是我孩子的母亲,如果另娶一方,我又怎么去面对家乡人。众人听后,纷纷动容,对张治中的言语敬佩不已。
洪希厚作为张治中的夫人,对张治中的工作事情上从不胡乱插嘴。在淞沪会战开始前,洪希厚希望小叔子,即张治中的四弟,从小被洪希厚养大,能够一直呆在张治中的身边。张治中以战士应有战死沙场的觉悟拒绝,这也是唯一一次洪希厚向张治中发表意见的事件,还被拒绝了。
张治中子女
张治中与妻子洪希厚共育有两子三女,长女张素我(已故),曾任全国妇联第六届副主席。次女张素端,信息不详。三女张素初,信息不详。大儿子张一真,信息不详。小儿子张一纯,原北京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