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用反间计除去乐毅的人是谁?田单用反间计逼走乐毅

用反间计除去乐毅的人是谁

田单是怎样用反间计除去乐毅的?

反间计,原文的大意是说:在疑阵中再布疑阵,使敌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万无一失。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孙子兵法》就特别强调间谍的作用,认为将帅打仗必须事先了解敌方的情况。要准确掌握敌方的情况,不可靠鬼神,不可靠经验,“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里的“人”,就是间谍。《孙子兵法》专门有一篇《用间篇》,指出有五种间谍,利用敌方乡里的普通人作间谍,叫因间;收买敌方官吏作间谍,叫内间;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所用,叫反间;故意制造和泄露假情况给敌方间谍,叫死间;派人去敌方侦察,再回来报告情况,叫生间。唐代社收解释反间计特别清楚,他说:“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

乐毅和田单都是难得一见的将才,俩人谁更强一点?这其实真不好评价。田单的确用火牛阵大败燕军,但当时的主帅已不是乐毅。田单的确用反间计逼走了乐毅,但那是因为新即位的燕惠王耳根子太软,假如是燕昭王还在世就没问题。而且换了田单自己,在处理和新任国王的问题上,也感到异常棘手。名将和新任国王向来是一对矛盾,所以“一朝天子一朝臣”成为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

田单用反间计逼走乐毅

燕惠王即位的消息传到即墨守将田单耳朵里。这个田单是齐国的王族,但应该属于远支,一直未能得到重用。最初,田单在临淄只担任市掾的职务,这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市场管理员。田单智勇双全,也属于怀才不遇的类型。这时,作为即墨守将的田单还听说,燕惠王当太子时,和乐毅有过冲突。于是他大喜过望,就派间谍前往燕国都城使用反间计。这在中国历史上,这也是较早记载和最为成功的一次反间计。下一次是约20年后的长平之战,赵王中计用赵括替换了廉颇。

齐国间谍持重金收买了燕惠王的一个宠臣,让他对燕惠王上书称:“齐国的两座城池现在没攻下来,主要是乐毅和大王您有矛盾,他还是想当齐王。现在齐国人最怕让别的将领替换乐毅了。”燕惠王果然上钩,派自己的另一个宠臣骑劫前去代替乐毅,并召乐毅回京。

《史记·乐毅列传》记载,乐毅很清楚,自己一旦回去,很可能会背上莫须有的罪名,惨遭杀害。此前他替燕国游说赵国时与赵惠文王相谈甚欢,去赵国应该比较安全。这显然是明智的选择,虽然家眷都在燕国,乐毅还是去了赵国。赵惠文王爽快地给他封了官。

而骑劫一上任,就一头钻进了齐军的圈套里。在乐毅时代时,只知道死守的田单,瞬间就神奇了起来。史书中详细记载了田单制定的作战方案:首先,树立信仰。一天,某名齐国士兵训练累了,就说:“我是神仙。”然后跑回营睡觉。田单得知,连忙将他请进官衙,称他为“神师”。士兵慌了,说:“大人饶命,小的是骗您的。”田单把眼一瞪:“我说你是你就是。”接着,亲自传授演技。此后,田单每次巡营都带着这个士兵,说他是神师,天佑齐国定将取胜。

其次,激起愤怒。田单再纵反间计,命人宣称:“齐国人最怕燕军把俘虏的鼻子割掉,这样一来就没人敢反抗了。”骑劫大喜,照此办理。齐军见如此暴行,誓死不当俘虏。田单又宣称:“齐国人重宗族,最怕城外的祖坟被掘,这样人心就散了。”燕军就把齐人祖坟挖了个遍,纵火烧死人。齐军从城头望见,泪流满面,怒火中烧,纷纷表示誓与燕军决一死战。

大摆火牛阵拯救了齐国

为了鼓舞齐军士气,田单亲持兵器与士卒一起操练,还将妻妾编入军队之中干杂活。他还使用骄兵之计,让精兵全藏起来,只让老弱残兵和妇女守城。并收集城中的金银细软,谎称城中富豪想投降,送给燕军,希望城破之后,给家人留条命。骑劫忘乎所以,燕军也更加松懈。

最关键的一步是大摆火牛阵,这也是田单对中国军事史的一大创举。他收集了城中的千余头牛,给它们穿上红色缯衣,并在牛角上绑上尖刀。在牛尾拴上芦苇,芦苇涂油。趁着夜色,他派人将城墙凿出数十个大洞,点燃牛尾上的芦苇,千余头火牛冲向燕军营寨,人逢人倒,马碰马亡。本就松懈的燕军被冲了个七零八落。五千精兵紧随火牛之后,乘势追杀,杀得燕军血流成河。骑劫仅经此一战,就横尸沙场。

此后,田单乘胜追击,一举将燕军赶出齐境,赴莒城迎回齐襄王,七十多座城池重归齐国所有。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靠着田单一人,将悬崖边上的齐国救了过来。对齐国而言,幸有田单,幸有莒城,才使香火并未断绝。后来,“勿忘在莒”变成后人自警自励的座右铭。齐襄王论功行赏,封田单为安平君。燕昭王和乐毅三十年苦心经营,五载攻城略地,所有努力转眼间灰飞烟灭。燕惠王肠子都悔青了,也意识到乐毅的厉害,一面恨他降赵,一面又怕他报复,于是写了封信给乐毅乐毅回信把他教训了一顿,最后说:“大王放心,虽然您以前对不起我,但趁燕国新败而引兵来进攻,那种不义之事,乐毅绝不会做。”燕惠王很惭愧,但也终于能睡着觉了,他下诏让乐毅的儿子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和封地。赵国和燕国还分别封乐毅为高官。年老的乐毅变身成为燕赵亲善大使,游走于两国之间,在赵国寿终正寝。

襄王对田单不冷不热

据《资治通鉴》记载,齐襄王统治重新稳固之后,虽然让田单担任相国,但处处提防他功高震主。有一次,田单陪齐襄王从淄水边上走过,看见一位老人冻得走不动了。田单就过去脱下自己的皮衣给老人穿上。齐襄王对田单的举动很不满,自言自语说:“田单处处施小恩小惠,说不定将来会夺取我的王位啊。”旁边一个侍臣说:“大王不妨夸一夸田单,下诏说:"寡人担心百姓挨冻,田单就脱下皮衣给百姓穿。"大王这样赞美田单,就等于宣传自己。”齐襄王照着做了。果然齐国百姓争相传诵:“田单爱惜百姓,原来是大王让他做的!”平度文史专家陈传瑜认为,由此来看,齐襄王是有些小家子气的。

襄王身边还有九个宠臣,一直想方设法谋害田单。齐国有个官员名叫貂勃,是田单任命的。这九人就给齐襄王建议,让貂勃出使楚国。齐襄王同意了,楚王留貂勃喝酒,过了几个月还没让他回来。这九个人就进谗言说:“貂勃这么久还没回来,还不是仗着田单的后台吗?而且,田单对内收买民心,对外拉拢有能耐的人,说不定会谋反啊。”齐襄王更加担心了。

有一天,齐襄王说:“召相国田单来。”田单察觉齐襄王的敌意,就摘了帽子脱了鞋,光着上身来进见,还请求判他死罪。这一来,齐襄王反而不知如何是好了,赶紧让田单退下。过了5天,齐襄王又召见田单,说:“你没得罪我,今后咱们各守自己的君臣之礼就行了。”后来,在貂勃的劝说下,齐襄王不得已杀了那九个宠臣,赏赐田单食邑万户。但君臣两人的关系一直不冷不热。

另外,田单也不是战神。比如,《资治通鉴》称,田单攻打弱小的狄国;《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称,田单收复被燕军再次占领的聊城,这两场战争都迟迟未能取胜。后来,在一位叫鲁仲连的先生的帮助下,才取得胜利。

田单的结局史书中语焉不详。《战国策》中称,赵惠文王用57座县城的代价,向齐国换了田单,让他当赵国大将,一度成为赵国的相国。

乐毅屯兵地现成为村落

二千多年前的这场大战除了史书记载之外,还有什么遗迹可以佐证吗?在文史专家陈传瑜的带领下,城市信报记者日前来到平度市的古岘镇,这里有乐毅城遗址,即当年乐毅筑垒和屯兵的地方。

陈传瑜先生说,乐毅城范围大致包括古岘一里、二里、三里、四里等四个村子。城市信报记者看到,这四个村子虽然看起来和其他村子区别不大,但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村子周边往往环水,特别是二里村北面,地势明显高出一截。这些水其实就是护城河,可以起到防守的作用。试想,如果当时还是乐毅当燕军主帅,田单的火牛根本不可能冲进来。当初乐毅的规划,对后来村落布局也产生影响。

城市信报记者拿到一份1983年的古岘公社地图,从上面看,有郭家寨子、矫家寨子等多个名为“寨子”的村。陈传瑜先生认为,这些村名可能受以往燕军驻扎的影响。另外,沿着原平度二中旁的一条小路往前走,地势越来越高。这里名为“屯粮埠”,或许就是燕军屯粮地的遗址。

历史上多有人问:为什么乐毅围城数年,即墨城中不光没有断粮,而且还能养得起上千头牛?陈传瑜先生认为,这里面有即墨大夫苦心经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即墨城很大,在内城之外,还有外城。外城中有大片良田。平度有几句民谣:“山酒罐,洼蓼兰,不高不洼是古岘。”说土地肥沃地方主要有三处,高处和洼处的分别是“酒罐”和“蓼兰”,而古岘不高不洼是最好的地方。正是这一片沃野,给田单提供了反攻的坚实基础。

在古岘镇朱毛村附近的田野上,能看到一处狭长的大土堆,近看似墙。土堆旁边有两块石碑。一块刻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墨故城址”,另一块刻着“平度八景之一即墨故城”。据古岘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2001年,即墨故城遗址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烧死的牛葬在牛齐埠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历史上的即墨之战遗址居然在平度?即墨谱牒研究会副秘书长江志礼说,当时那一战是在即墨故城,和现在的即墨不是关系不大。即墨市史志办负责人也对城市信报记者表示,那一战确实发生在平度境内。据历史记载,隋文帝时期,将即墨县城从原址向东南方向挪了40多公里。挪动之后的位置,才是近现代人熟悉的即墨。

在即墨华山镇境内的东西牛齐埠村,仍流传着一个故事,就是关于火牛阵中那些牛的。故事中说,田单当时将千余头牛聚集在一起,训练阵法,这也是牛齐埠名字的由来。江志礼先生认为,这只是传说而已,“你想,这牛齐埠离着即墨故城有七八十里路,田单带着这么多牛出来训练,人家燕军早知道了,这阵还摆得起来吗?”

当地另有传说称,在用火牛阵击败燕军之后,田单收集被烧死的牛的尸体,将它们一起埋葬在“万化山”。而这个“化”字,在古代能和“花”“华”通假,所以“万化山”又叫“万花山”或“华山”。

城市信报记者联系到华山镇政府负责宣传的一位林姓工作人员,他说当地确实有一些关于火牛阵的传说,只不过随着城镇化建设,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任何遗迹。

人物简介

乐毅(yuè yì),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生卒年不详,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魏将乐羊后裔。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乐毅  乐毅词条  反间计  反间计词条  除去  除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