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北宋时期的名臣,曾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御史中丞、三司使等官职,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因为包拯的清廉正直、刚正不阿的品行,获得了当时百姓们的爱戴,以至于包拯在民间的威望非常高。关于包拯的事迹很多都被改编成了影视剧,里面除了突显包拯的正直,还将他塑造成了一名判案高手。其实包拯对于当时百姓们的影响,更多的还是他品行,例如包拯的家训就非常有名。这次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几篇古代著名的家训,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押字)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包拯在家训中说道,子孙后代做官者中,若有贪污的人,都不能回老家,也不允许死后葬在祖坟上。包拯的家训,不仅是他对后人的训诫,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包拯清廉一生为官清廉,后代子孙清贫生活,包拯家训影响如此之深。
孔子“训子鲤”: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一日,孔子站在庭院中,他的儿子孔鲤低着头,很快地走过去。孔子拦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答:“没有”。孔子说:“没学诗你怎么说话?”孔鲤便回去学习诗文。第二日,孔鲤又碰上了站在庭院内的孔子。孔子问:“学礼了么?”孔鲤答:“没有。”孔子说:“不学礼你怎么做人。”于是孔鲤回去习礼了。这个故事叫做“过庭训”,后来古人将父亲训斥儿子称为“过庭训”。
司马谈“命子迁”: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司马谈认为自孔子过世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统一,有许多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然而作为一名太史令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不安,因此临终时边哭边嘱咐儿子司马迁,希望它能子承父业,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司马迁不负父命,最终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这是诸葛亮在晚年时写给他八岁儿子的一封家书。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要求儿子要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下功夫。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文末又谆谆教诲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诸葛亮为了蜀汉之国事日夜操劳,无暇顾及儿子的教育问题,于是写下这封书信告诫儿子。
韩愈家训名言:
1、有人问我尘世事,摆手摇头说不知。
2、须就近有道之士,早谢却无情之友。
3、退一步自然优雅,让三分何等清闲。
4、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
5、贫莫愁兮富莫夸,哪见贫长富久家。
6、宁可采深山之茶,摸去饮花街之酒。
7、大丈夫成家容易,七君子立志不难。
8、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中不惊。
从这几句家训格言中,不难看出韩愈正直坦诚的个性,以及对待人生是一种因缘自适、随遇而安、达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他要告诫后代的。
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陆游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为此他专门给子孙写了一段的家训。他告诉后代:孩子的品行应从娃娃抓起,有了好的道德操守,才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才能真正服务社会;而教育孩子,要先成人,后成才。陆游认为孩子的成长与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要广交益友。
纪晓岚“四戒”“四宜”:
四戒:
一戒晚起; 二戒懒惰;
三戒奢侈华丽; 四戒骄傲。
四宜:
一宜:勤奋读书; 二宜:尊敬老师;
三宜:普爱众生; 四宜:小心饮食。
纪晓岚还有一封《训大儿》的家信,受到后人的推崇。在信中教育儿子要谨慎交友,三思后行。懂得辨别君子与小人,要多交正直有用的人。
欧阳修《诲学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选自欧阳修《诲学说》
欧阳修劝戒子孙要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修养。告诫后代:人都要经过雕琢磨砺才能有所作为,人的习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质环境影响的,若不能时刻磨炼自己,提升学识修养与品德内涵,就会舍君子而为小人了。
并且必须要提及的是旅行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个人阅历,还可以让我们的眼界在不断开出的同时,让我们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当我们在欣赏沿途风景的同时,还能更好的批明白其实在整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我们中国用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其它国家当中他们也有非常丰富的自然风景以及很多有趣的事情都能在我们去不断的发现。
可以说我们中国是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可以说在整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我们的历史沉淀,的悠久相比拟的。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个,可以说是一个历史名人他就是北宋的名臣包拯。据说到现在为止,很多人在听到他的名字的时候不由得对他心生崇敬称赞有加。
可以说他一生为官清廉是一个真正的好官。可以说一直到今天,我们当下社会他也是成为了无数的官员的榜样。在民间,它也一度被人们称为是包青天。可以说包拯他不仅自己为官清廉,包括对于他们的子孙后代的教育也是,不遗余力的他一直告诫他的后人一定要清白做人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但是他的子孙繁衍到了第65代。
居然拥有这样非常拥有名气以及知名度的先祖,但是他的后代却是过着非常拮据的生活。甚至于,有个别的后代,为了看守他先祖包拯的祠堂。他们不惜每天,在一个工厂作为一个清洁工虽然拿着并不高的工资,但是能够解决日常的生活所需,就是因为拥有这样的生活环境他们也不忘记来到包拯的祠堂来这里清洁卫生。
并且在这件事情被社会上所说这之后有很多人想来接济他们,为他们捐款,但是也被他们婉言拒绝了,在他们心中认为,成为包拯的后人自己要有觉悟,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他们可以好好的守护好他们的祠堂不受他人的恩惠,并且他们将守护思堂作为了他们自己一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