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界中期,1853年日本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国门就莫名其妙的被美国海军准将佩里所率领的黑船就这么“撞开”了,并且受到了步步紧逼,相继于次年开始签署不平等条约,答应开放通商口岸,放弃了关税自主权。在这之后,俄英法荷诸国也纷纷跟进,要求订立同等条约。
看来,闭关锁国是行不通了,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尊王攘夷"也不现实,怎么办?国难当头,退无可退,唯有变革图新才是最佳选择。于是在列强环伺的背景下,一些先进的日本人开始实行明治维新,以期通过改革壮大国家实力,废除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主权独立。
参照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模式,维新政府迅速出台"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大刀阔斧地进行全方位革新。
在此情形下,幕府时期死气沉沉的局面一去不返,走出封建桎梏的广大民众由此迸发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为不让日本陷入殖民地深渊而奋斗。
不过,在资金、技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日本要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近代化强国谈何容易?如果说当时还有点零星工业的话,那也只能称为"原始工业",就是德川时代盛行于农村的手工纺织业,只是这种效率低下的生产方式如何同已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相比?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就是这种情况,日本在二十世纪前的明治中期,经济还是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使得国家实力大踏步提高,并在十多年后一举废除了所有不平等条约。
那么,日本在这一时期是如何实现经济飞速增长的呢?
增加港口数量,发展进出口贸易
日本是岛国,总面积近37万平方公里,到1900年人口总数为4500万,鉴于此,国内消费市场有限,开展国际贸易才是日本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
随着维新变革的持续发力,德川幕府被迫对外开放的5大贸易港,已远远不能满足日本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内要求继续增加贸易港的呼声日益高涨,而原先与外国订立的条约中并没有限制日本开放港口数量,于是政府在原来基础上又加开27个贸易港。
这样,日本进出口贸易便显著增加,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从1880-1913年的近三十年间,日本进出口贸易量增长了8倍,远高于当时全球贸易总量。在此情形下,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日益凸显,1885-1914年,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由5%上升至15%,升幅达10个百分点。
德川时代,幕府一直实行锁国政策,根本没有注意到日本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以致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实力远不如西方国家,从而遭致"蛮夷"的欺凌,被迫向其开放口岸。而今,实行维新变革后,尝到对外贸易甜头的明治政府,一下子增加了5倍的港口,由原来的被动变成了主动,国民生产总值显著提高,这从而表明发展港口贸易,实行对外开放何其正确。
做大做强纺织业,提高纺织品的出口含金量
纺织业是近代日本的传统产业,也是其经济支柱,但原始的生产方式必须改变,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和质量,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对此,明治政府一方面从西方国家进口了为数众多的先进生产设备,另外鼓励国内发明家不断对传统纺织工具进行改进,其中丰田佐吉在1894-1897年发明的"自动回线织布机"和G型自动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并且所产棉布因品质上乘而颇受好评。
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工人,为此,企业主每年都会到广大农村招收年轻女工。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截至1911年,从事纺织业的工人为47.5万人,占所有厂矿工人总数的近60%,而纺织女工高达38万,这些受过初小教育的劳动力大军,为日本的棉纺、丝织业的发展和出口作出了突出贡献。
1893年,日本的生丝产量达到了1020万磅,欧美是主要的出口对象。从1875-1900年这25年间,丝出口量占出口总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40%以上。此外,日本的棉布在周边国家非常抢手,尤其是大清帝国,甚至将其誉为"东洋布",足见对这种布料的高度认可。
纺织品产量、出口比重大,这就为日本创造了重要的外汇收入,从而为换取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助推各行各业的有力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维新变革凸显明治政府高层的胆识和勇气,他们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日本纺织业传统优势,并做大做强,使得产量和出口量稳步提升,外汇收入源源不断,日本打造近代化强国也就有了可能
不断对外移民,国家收入因其汇款而有增无减
为改善国内贫困人口生活,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政府高层接受商业精英和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建议,积极鼓励日本人到海外打工,他们多数来自农村,因此到了国外大都从事农业劳动。
在移民海外的国家中,美国和拉美诸国是主要目的地,此外,中国、朝鲜也有不少日本人前往。以美国为例,1890年到夏威夷的劳工数量在5000人左右,加州有1000人左右,到了二十世纪初,在这两地务工的日本人已跃升至12.5万。
这些"打工仔"看似无足轻重,殊不知从1890-1924年间,日本的外汇总值有3%来自他们的汇款贡献,不仅其家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国家的繁荣发展也有所促进,难怪日本的有识之士希望通过贸易和移民实现日本和平崛起,而非对外诉诸武力,只可惜他们的忠言无人相信。
向国外输送劳动力,不仅有助于解决日本的就业压力,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国家还能获得可观的外汇收入,虽然数量有限,但对于促进日本的强有力发展不啻为锦上添花。
结语
近代日本发展工业化有着太多的宝贵经验,对于很多国家和地区而言,不啻为有益的启示。为什么置身于内忧外患的日本却没有陷入严重的殖民地危机呢?显然,认清形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因地制宜,发挥本国优势,就能让本国获得高速发展而不倒。
就拿十九世纪末日本经济发展的高歌猛进来说,政府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主动扩大港口开放规模,大力拓展进出口贸易;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推进纺织品规模化出口;派出劳动力大军出国务工,以涓涓细流汇聚可观的外汇收入,诸如此类,就让日本的经济发展有声有色,不经意间,日本成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强国。
日本发展经济有一套,不仅表现在明治时代,诸如1929-1933年的"经济大恐慌"时期、二战后百废待兴以及"失去的二十年",日本都能坦然面对,寻求对策,在如今世界竞争对手更加激烈的情况下,日本经济照样稳摘"探花",仅次于美中,不能不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