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张作霖的夫人 张作霖的六夫人马氏马岳清

马岳清像一朵牡丹花,在春天最美好的季节开出了最艳丽娇美的一瞬。

1923年冬,天津卫“楼外楼”大戏院内,姿容出众的女坤伶马岳清把一出评剧《回杯记》唱得风生水起,台下喝彩声不断。身着便装,坐在台下不起眼位置的张作霖,也被这位唱腔伴相俱佳,姿容绝美的女子吸引,陶醉的目光里透着倾慕之情。

此时,被问鼎中原大梦烧得焦灼不安的张作霖,情绪还没走出第一次直奉战争落败的阴霾,只身一人来到天津居住在租界内“恒聚德”军衣庄,想找一清净之地,排遣郁闷,筹划第二次直奉战争。这次楼外楼看戏便是应“恒聚德”老板的执意邀请才到场。

张作霖的心思被乖巧油滑的“恒聚德”老板一眼看透,并告知马岳清所在的“庆春班”老板,二人出于巴结张作霖的目的一拍即合,不几天便在“恒聚德”后院安排了一场《王二姐思夫》,特意安排马岳清提纲主角,唱得张作霖意兴饱满,之后又单独请马岳清陪同张作霖喝酒从中撮合,张作霖这才意识到二人醉翁之意不在酒。此后的一段日子,二位老板和张作霖有事没事便请马岳清陪同吃饭喝酒。

此时的马岳清,刚刚18岁,身在梨园却涉世不深,即使两位老板把她安排入住在张作霖下榻的军衣庄,也只是与张作霖逢场作戏,若即若离,做着日后唱红津门的美梦。这个青涩少女像一只兔子,梦想着在与三只狼的游戏里全身而退,自己堕入了情网却全然不知,她甚至还为这三个男人的傻气暗暗发笑。

一天,一位算命先生被请到了“恒聚德”的军衣庄,为张作霖与马岳清测算生辰八字,结果是“这位女子能给他带来大福大贵。”这让一向迷信并且正做着入主中原大梦的张作霖真正动了迎娶马岳清的念头。然而,自己毕竟身为东北军最高将领,况且家中已经娶过五位夫人,尤其五夫人寿懿,不仅美貌绝代,而且还是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如果冒然将一位“戏子”娶回家,不仅在家庭里不好交待,在社会上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在百般纠结中,张作霖返回奉天。

张作霖回到奉天不久,心思很快被细心的寿懿察觉,寿懿从他的贴身随从那里了解了他与马岳清的一段情缘。寿懿在张作霖不知情的情况下,亲自下天津把独自居住在军衣庄的马岳清接到了奉天,誊出自己所住的房间,把马岳清直接安排进了张作霖专为她建的“小青楼”。这一举动,不仅让张作霖感动不已,把初登豪门、不知所措的马岳清感动得泪流满面,自此寿懿成了马岳清最可信赖的人,两个女人从此相伴直走到人生的尽头。

自从马岳清进了帅府,张作霖的“问鼎中原”之路顺风顺水。1924年发起的第二次直奉大战旗开得胜,适逢马岳清唯一的女儿怀敏出生,张作霖便把战争胜利说成“天降吉兆”,在前线的回电中第一次把马岳清称作“六夫人”,于是帅府里的“岳姑娘”才挂上了张家的名号。张作霖从前线凯旋归来,在大帅府大摆宴席3天,名为“庆功宴”,其实更是为给他“带来大福大贵”的六夫人确立名份。

之后,在郭松龄倒戈事件中,张作霖依靠日本人的力量,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化险为夷;1926年,他力排众议再次带马岳清出关作战,每每在紧要关头都能转危为安,使张作霖更加确信马岳清能为他“带来大福大贵”。为此,1927年8月南口大捷后,张作霖带着风姿绰约的马岳清检阅部队,成为马岳清人生旅途中最为辉煌的一瞬。

随之而来的是张作霖平步青云的“官运”。先是1926年被推举为“安国军总司令”,1927年又被孙传芳、张宗昌推举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此时离“坐上金銮殿”的大梦只有一步之遥。

历史捉弄的往往是那些不顺应历史的人,张作霖在此时被历史抛弃了。1928年,在“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命丧黄泉,跟随在他身边的马岳清也受伤被送进了医院。当马岳清治愈脚伤出院的时候,她的眼前的一切完全变了。她的命运再次汇入历史的洪流,江河日下。

马岳清,一个出生在贫苦农家的女孩,15岁被卖到戏班,18岁遇到了张作霖,22岁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夫人”,对于马岳清来讲像是一场戏,然而却是一场被浓缩了的戏,刚刚拉开序幕她却发现已经是结局了。

张学良易帜后,大帅府已经不是“东北王”的大帅府了,大帅府里女人们的命运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23岁的马岳清更是把寿懿当作自己的靠山,相依为命,走着一条相同的生活轨迹。

1931年“九一八事变”暴发,寿懿把大帅府内资财交于自己的母亲王松岩打理,与马岳清等其他几位夫人一同入关,在张学良的关照下居住天津,最后定居台湾。直到1974年的44年间,马岳清、寿懿一直没有分开,寿懿去世后马岳清跟随台湾的女儿张怀敏一起生活,1975年70岁的马岳清在台湾寿终正寝。在张作霖六位夫人中她虽然辉煌,却是没有故事的女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马氏  马氏词条  夫人  夫人词条  
综合

 (原创)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摄影、文|杜文杰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先烈英雄事迹,对党员进行一次现场教育,2019年清明节前夕,我们来到了郧县区南化塘烈士陵园祭扫为中原突围和中国...(展开)